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挪威研究波浪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挪威研究波浪能余志(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510070)1引言应挪威理工学院(NTH)J.Falnes教授的邀请并得到挪威研究基金会(NFR)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我于1994年5月10日至11月3日在NTH物理系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访问与...  相似文献   

2.
约尔特,J.(JohanHjort,1869.218~194810.7)挪威海洋生物学家、水产资源学创始人。1869年2月18日生于挪威,1948年10月7日逝世。其父是奥斯陆大学眼科教授,为继承医业,在瑞典隆德大学学医,后在赫特尔威克(Hetwig)改学动物学,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海洋动物。回国后,1900~1916年任由他创建的卑尔根国立水产试验场场长、1921年任奥斯陆大学海洋生物学教授。挪威捕鲸学会会长、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副会长,1932~1948年任会长。主要研究海洋水产资源,海洋生物和海洋学。在水产资源上,研究各种重要鱼类的产卵…  相似文献   

3.
韦普自希特,K(KarlWeyPrecht,18389.8~1881.3.29)奥地利北极探险家。发现前苏联以北的一个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1838年9月8日生于柯尼希,1881年3月28日逝世千米赫尔什塔德。在海洋学上的贡献是,两次参加北极探险。第一次试图寻找由大西洋经欧亚大陆北部通往太平洋的航道(东北航路)。第二次,1872~1874年与奥地利北极探险家J.佩耶(Jul山sPayer,1842~1915)率领奥地利一匈牙利探险队北极探险航行。经东北航路从巴伦支海到达白令海峡,航行到新地岛附近时被浮冰所困,漂流一年多(372昼夜),于1873年8月30日发现一个新地…  相似文献   

4.
第33届世界地质大会于2008年8月6—14日在挪威奥斯陆召开,本届大会专门设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分会场,共收编论文摘要34篇(见附录),就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领域涉及挪威大陆边缘、韩国陆缘、日本海、日本南海海槽、西伯利亚冻土区、麦肯齐三角洲、墨西哥湾、智利陆缘、台湾西南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南极附近海域、尼罗河深海扇、加利福尼亚陆缘、鄂霍茨克海萨哈林陆缘、贝加尔湖等水合物发育区。  相似文献   

5.
海洋人物     
海洋人物希尔德布兰松,H.(HugoHildebrand-Hildebrandson,1838.8.19~1925.7.29)瑞典气象学家。1838年8月19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925年7月29日逝世于乌普萨拉。1878~1906年任乌普萨拉大学气象...  相似文献   

6.
毛鳞鱼、灯笼鱼类、玉筋鱼生态和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4,18(4):23-25
毛鳞鱼为百万吨级经济鱼类,又为大西洋鳕、狭鳕等重要饵料。灯笼鱼类据称其资源蕴存量可达亿吨,又为鲸类、海豹、海豚、鲨鱼、金枪鱼类和乌贼等饵料。玉筋鱼资源量虽小,但为近海渔业捕捞对象,从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着眼,研究其生态习性和资源状况,具有很大意义。1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1.1分布与环境 毛鳞鱼围绕北极而分布。在北极深度200m陆架水域内均可发现,但大量渔获是在挪威、冰岛、苏联和加拿大等高纬度海区,其中主要包括巴伦支海、喀拉海和纽芬兰外海等北大西洋海域。 前苏联和挪威北部的巴…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现代化统计气象学的发展与应用,提高天气、气候分析与预报水平,由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现场统计研讨会地质水文气象统计委员会、山东海洋湖沼学会、山东航海学会、青岛现场统计研究会、青岛海洋须报中心、青岛天文气象学会和青岛海洋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发起的《现代统计气象学研讨会》于9月15日—19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招待所召开。来自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气象水利业务部分与气象出版社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30余人,会议特邀北京气象学院教授郑祖光、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周家斌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黄嘉估介…  相似文献   

8.
北极拥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同时也是全球变暖最关键的敏感区,世界各国针对北极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计划,并开展了多年的北极海洋科学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7年SCIE文章,采用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的方法与工具,分析了13784篇北极海洋科学研究的整体态势与热点前沿,结果表明:①全球北极海洋科学研究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近5年的发文已经翻了一番,年均发文在689篇以上; ②环北极八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力量,美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挪威、丹麦研究基底深厚但近年发展稍缓,英国、德国是主要的非北极研究国,瑞典、法国的论文质量均衡,中国、波兰、格陵兰和荷兰则是该领域的后起之秀; ③俄罗斯科学院在本领域发文最多但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丹麦&格陵兰地质调查机构与挪威海洋研究所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研究占比高,哥本哈根大学、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华盛顿大学在该领域科研影响力较大; ④全球海洋科学研究主要涉及地质学、海洋学、环境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等领域,研究热点包括北极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冰川消融与海平面上升、北极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北极海洋酸化与污染防治等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发布,建议我国针对本国情况制定综合性北极科研计划,并注重科研机构间跨部门、跨领域的研究合作,加强与环北极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并开展国际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9.
津沙 《海洋世界》2012,(1):48-51
据估计,全世界19个北极熊种群的数量在2万只到2.5万只之间。生活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波弗特海以及哈得逊湾的北极熊是被研究时间最长的北极熊。自缪尔搭乘“考温”号前往阿拉斯加以来,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1华氏度左右。看似很小的1华氏度,却严重破坏了冰雪环境,好像在北极上空放了一个巨型的放大镜。  相似文献   

10.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系有悠久的历史:1946年初建于厦门大学,1952年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海洋系并设物理海洋专业,1958年增设海洋气象专业。1983年成立了物理海洋研究所,1984年成立了环境海洋研究所,1987年又成立了物理海洋实验室。1993年在两系、两所和一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环境学院是青岛海洋大学10个学院中最具海洋特色的学院之一,它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任务。该院现有4个硕士点(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环境海洋学和流体力学)和3个博士点(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和环境海洋学),其中物理海洋学还设…  相似文献   

11.
1910年--年1912年阿蒙森率领“费拉姆号”;他在鲸鱼湾过冬,率先到达南极。1910年~1913年斯科特率领“新地号”在罗斯岛过冬,到达南极。和四个同伴死于归途。1872年6月16日,阿蒙森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附近的一个农庄,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3次率领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探险。1897年、作为大副,阿蒙森第一次参加了南极探险。1909年45月间,当他正在“先峰”号船上制订环北极航行计划时,有两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他毅然放弃子北行的计划、一则是美国险险家皮埃里已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另外一则是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创造了抵达南纬88°23′的最高纪录、距离南极点只有178公里的路路。为此,阿蒙森随  相似文献   

12.
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在1981年9月的第8次会议期间,建议由WMO组织一次区域性的海洋气象服务讨论会。在1982年6月举行的第34次WMO执委会批准了这项建议,并且决定讨论会由Ⅱ区、Ⅴ区中的一个国家组织。在东道国印度政府的支持下,WMOⅡ区、Ⅴ区海洋气象服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12日──16日在印度的孟买举行。有2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讲演者或代表(共39名)出席了这次会议。这些国家和地区是: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中国、阿曼、沙特阿拉伯、卡塔尔、菲律宾、也门、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基斯坦、伊朗、马尔代夫、日本、斐济、马来西亚和香港。上海气象局海洋气象台副台长吴志德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王喜年分别作为会议代表和讲演者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青岛天文气象学会受“华北、东北区气象学会协作组”委托主办的“全国首届‘埃尔尼诺’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10月27至30日在青岛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学会和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高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7日9月17日,北冰洋的勘探和研究将揭开历史的新篇章,3艘破冰船驶向北极实施钻探.站位在距北极250km、水深800m的北冰洋中部的Lomonosov脊,钻探取心深度为海底之下500m,用以研究北冰洋的地质历史。同  相似文献   

15.
达纳,J.D.(JamesDwightDana1813.2.12-1895.4.14)美国自然科学家、地质学家。其地质学研究影响美国地质界思想达半个多世纪。1813年2月12日生于纽约的尤蒂卡。1895年4月14日逝世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1833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历任耶鲁大学化学与矿物学助教(1836)、自然科学史、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1850~1894)。在海洋考察上,1838~1842年参加由美国极地探险家Ch威尔克斯(CharhiWilkes,1798~1877)率领的环球航行,进入南极区,在南太平洋考察了约26O岛屿。作为地质学家,达纳负责大部分动物学考察,在19卷中著…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局青岛海洋预报区台,青岛海洋大学,雨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进修学院,青岛气象局,山东航海学会,山东省、大连市、青岛市、上海市气象学会12个单位和群众学术团体参加联办的,1990年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9月及5日在青岛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除北自辽宁,南至两广的沿海各省市外,还有来自西北、  相似文献   

17.
卡彭特,W.B(WilliamBenjaminCarpenter,1813.10.29-1885.11.19)英国生理学家、海洋生物学家。1813年10月29日生,卒于1885年11月19日。早年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1844年任伦敦大学皇家医学研究所解剖学与生理学教授,综合大学法医学教授。曾任伦敦大学校长,并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除医学外,在海洋学研究上作出重要成就。1855年在阿兰岛采集到海星和海百合类等动物,而海百合被称为是活的化石。1866年向皇家学会提出关于这些动物的构造和生理研究论文。1868-1871年参加深海考察;1868年乘《莱特宁号》(Lightning)于恶劣的…  相似文献   

18.
海洋初级生产过程中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92年8月-1993年5月,运用生物抑制剂方法和^14C,^15N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胶州湾表层水中小于200μm的浮游生物群落中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以及在硝态氮(NO3^--N)、氨态氮(NH4^+-N)和氨基酸氮(AA-N)吸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原核生物在总初级生产力中占有相当比重(16.38%-41.00%),NO3^--N主要由真核生物所吸收(64.86%-87.2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88年全国海浪预报学术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5日在上海召开。有北起渤海之滨的秦皇岛市南至广西北海市共9个省、市26个单位的4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上海气象台研究所的秦曾(氵颐)同志主持、上海气象局总工程师束家鑫同志致开幕词、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唐新章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我国海浪专家文圣常教授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20.
时讯     
《海洋世界》2004,(9):1-1,M002
中国首座北极科考站建成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考察站——黄河站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举行。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考察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