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本文通过对山东樵岭前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了突出地学特色,建立综合旅游区的构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探讨了景点组织与路线设计以及服务设施的配置问题,从而提出了一幅总体规划草图。 相似文献
8.
基于"认知-态度-行为"的理论框架,将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节约型和促进型三大维度,选择海滨风景区为调研区域,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验证滨海旅游情景下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引导机制。研究表明:旅游环境认知对旅游环境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环境认知和旅游环境态度对不同维度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驱动效应显著,且旅游环境态度在旅游环境认知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海滨风景区管理部门应通过加强滨海旅游环境知识宣传等手段,强化旅游者的环境认知,促进旅游者产生积极情感的环境态度,进而引导、培育和提升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9.
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21世纪世界旅游发展的方向,生态旅游开发从理论到实践中许多问题有待探讨。文章对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原则及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站在战略的层面,对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的背景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我国海滨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组合,结合考虑区域问海滨旅游资源相似性、经济条件、区位条件、客源市场等因素,提出了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结构。最后针对我国海滨开发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为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给出了几点战略措施,旨在对我国海滨旅游的开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三亚海滨旅游开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亚的海滨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国内具有典型性.通过回顾三亚近20年来城市发展历程,系统考察了海滨旅游推动下三亚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发现尽管三亚城市经济增长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城市经济基础仍相对薄弱,由于缺少旅游相关产业的支撑,旅游收入漏损严重;城市经济波动性明显,经济系统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经济结构、消费结构、主客文化、居住空间等愈益显现出二元性特征,相对超前的旅游业和相对滞后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自1984年夏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这段海岸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提出了《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的报告后,县委、县政府根据这一科学论证,确立了开发旅游事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振兴经济的指导思想。1985年春自力更生、各方集资100多万元,开展旅游开发区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的基本建设,同年七月七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以来,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日接待数目人至几千人。游人大部分来自北京、天津、唐山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准噶尔盆地地东部以其拥有规模庞大,保存良好的多种类化石,奇异的地貌形态,具特殊鸣沙效应的沙山以及神密的荒漠野生动物构成与我国东部完全不同的旅游区,合理开发该区旅游资源将形成新疆新的旅游业拳头产品,带来丰厚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热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滨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和强烈干扰,导致该系统严重受损和退化。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有关其退化及生态恢复的研究热点涉及该系统的演化与机制、对外来种入侵的响应与生态控制、退化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及其保护与利用平衡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上述热点研究的进展,有利于把握国际前沿研究动态,借鉴最新研究方法和经验,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综合型海滨度假区形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两处中外典型案例——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和印尼努沙杜阿度假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成功开发的综合型海滨度假区在形态规划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度假区与东道社区应保持一定的空间隔离,同时维持度假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避免社区在旅游开发中被边缘化;海滨度假区分区规划应坚持级差地租导向和功能控制的原则,使得稀缺的海滨土地资源开发价值得到优化;度假区内通道系统设计应简洁通畅,在保证海岸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一线度假酒店与海滨沙滩的一体性;度假区内应合理布局若干商业服务中心,既满足度假客人多样化需求,又为东道社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度假区与社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1)
山地夷平面是以河流为主的各种外营力对地面的长期剥蚀、夷平作用形成并被后期地壳运动抬升到山地顶部的大范围的平坦或微波状起伏的面,是复原地貌演化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卫片图判读以及野外考察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等方法,对华北山地夷平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山地有3期山地夷平面和1期山麓剥蚀面,其形成条件与构造、气候、海平面有关,并有初期的地壳急剧抬升-快速下切、中晚期的逐渐减缓-侧蚀夷平与末期的相对稳定-风化壳发育3个阶段,以溯源侵蚀-谷坡后退的方式进行,夷平面形成后还会产生变形与解体。夷平面研究对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喀纳斯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各分量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1)景区的限制因子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的适宜承载力为2 352人次/日,极限承载力为2 822人次/日;(2)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旺季适载,旺季高峰目超载,旅游淡季严重弱载;(3)景区各景点承载力利用水平不同,游客多聚集在观鱼亭和湖边.在此基础上,提出时空分流、新增景点等调控措施解决景区超载和弱载问题,为景区的规划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