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景观格局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广南县岩溶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然因素(高程、坡度、公路、河流)对岩溶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岩溶山地乡村聚落格局优化及土地集约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广南县乡村聚落密度较低且空间分布极为分散,由于广南县自然条件(高程、坡度、公路、河流)的差异,乡村聚落分布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2)海拔在1 100~1 500m为广南县乡村聚落最佳选址区域.(3)乡村聚落数量与坡度呈正态分布关系,而乡村聚落面积与坡度却成正比关系.(4)随着离河流距离的增加,乡村聚落数量迅速减少,但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距离河流5 000m以外的区域都还有一定数量的乡村聚落存在.  相似文献   

2.
闵婕  杨庆媛 《中国岩溶》2014,33(1):99-109
为探索岩溶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特征,以位于重庆东北部岩溶广布的巫山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布测度模型、空间规模测度模型和空间形态测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巫山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并进一步划分了地域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巫山县的乡村聚落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乡村聚落的规模普遍偏小,具有低值集聚的特征,空间上呈现县城西北、西南大规模农村聚落集中,东北、东南小规模零散分布的“西热东冷”的格局;在空间形态上,巫山县西部区域连接性好,但形状不规则,复杂程度高,东部区域连接性差,复杂程度不及西部区域。整体而言,巫山县的乡村聚落形状规则性差,缺乏规划与引导。通过构建乡村聚落空间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巫山县乡村聚落划分为6种类型:低密度散点型、低密度小团块型、低密度不规则团块状、中密度不规则条带型、高密度宽带型、高密度散点型。未来的县域乡村聚落重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是一门独立科学,有特定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地理学的基本规律包括有地域分异规律、地域综合规律和地域发展规律等。研究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有助于认识许多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对构建社会建设的总体思想和区域发展战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地理学研究的五个主要方向:①深入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原理;②综合研究地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因素和机制;③揭露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域组织的规律性;④深入研究社会地域组织的理论原理;⑤发展地理信息学、绘图模拟和遥感探测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学科15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过去的 15年中 ,把握科学目标与国家目标双重定位的前提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学科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 ,取得了一批瞩目的研究成果 ,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稳定了研究队伍 ,形成了学科发展特色。1 地理学学科发展状况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管理的角度地理学学科 (包括土壤学和遥感 )分为以下 5个方向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环境地理。地理学目前主要发展趋势是研究陆地表层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 ,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 ,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6.
红枫湖流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发艳  李阳兵 《中国岩溶》2014,33(3):326-337
研究流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为聚落优化与调控提供依据。文章以红枫湖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 3个时期的 TM 影像为主要数据,借助 Erdas8.5、Arcgis9.3等软件提取出红枫湖流域内聚落、旅游、道路及河流等用地,划分聚落等级,并利用聚落面积百分比图和密度图分析流域内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划分道路、河流缓冲区并利用等高线形成坡度图来探讨流域聚落分布和道路、河流及地形地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流域的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在增加,数量由852个增加到2592个,面积由1204.3 ha 增加到4200 ha;聚落平均密度由0.44个/km^2上升到1.33个/km^2;聚落百分比值较大和密度值高的地区都是平坦的坝地,聚落面积和聚落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基本一致,面积小的聚落在快速增长,增加的聚落主要由耕地转换而来;聚落扩展方式主要是分散扩展、带状扩展、块状扩展;聚落的空间形态主要有散点式、干枝式、规则式;道路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却在逐渐减弱;居民点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且25°-80°地区的聚落面积增长率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星 《中国岩溶》2010,29(4):457-462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谷地聚落因峰丛洼地环境容量小,形成散珠状小聚居的形态和独特的垦殖文化景观;半坡村聚落因喀斯特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等特征;溪边村聚落因峰林坝地环境容量较大,沿河形成串珠状聚族而居的形态;丘原区聚落因丘原盆地环境容量大、地域环境开放,形成多民族杂居、村寨密集分布、文化交融强等特征;洞穴聚落因岩洞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依洞而建的小聚居形态;屯堡聚落因喀斯特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形成典型的集聚型村落,将石文化、江南文化、军事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探讨各类型聚落文化在聚落规模、聚落布局、聚落环境、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可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65座城邑与4095座一般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最近邻指数法、重心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这4个时期对城邑与聚落的密度、空间分布集聚程度以及重心位移演变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1)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城邑的分布与聚落的密度关系密切,有83.08%的城邑位于聚落密度较大的地区,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城邑几乎都分布在聚落密度较高的地方,只有少数城邑分布在聚落密度较小的地区;2)河南省仰韶时期至夏商时期城邑与聚落的集聚程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集聚程度由高到低均为仰韶时期-夏商时期-龙山时期;3)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聚落重心相对城邑重心分布在南面,聚落和城邑的重心均是在嵩山及其周边地区按逆时针方向移动,说明了河南省的文化核心区就在环嵩山地区,该地区在新石器至夏商时期文化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河南省新石器至夏商时期城邑与一般聚落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城邑与一般聚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是气候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双重影响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毛磊  张岩  龚绪龙 《江苏地质》2020,44(3):332-336
当前,城乡聚落空间正由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差异的等级体系转变为密切联系的网络化结构,城乡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城乡聚落空间演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以苏南地区为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乡聚落空间演化过程及其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以后城镇聚落扩张强度远高于乡村聚落,城乡聚落空间结构可进一步归纳为集中、双心、多核和密集4种基本格局。该研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聚落空间优化布局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青海省化隆县考古调查获得的新石器-青铜时代(5.3~2.6kaB.P.)的遗址位置和面积,尝试利用聚落等级和等级规模的方法分析该县新石器-青铜时代的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并结合研究区周边地区的全新世气候记录和考古研究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马家窑文化时期(5.4~4.0kaB.P.),化隆县出现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整合的聚落系统,可能与适宜气候背景下,农业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有关; 齐家文化时期(4.2~3.8kaB.P.),化隆县人口规模未发生显著变化,没有出现聚落等级,聚落系统结构简单,各聚落之间为平等竞争关系,可能与区域聚落分布特征改变有关; 3.6~2.5kaB.P. ,化隆县人口规模增加,三级等级聚落系统明显整合,可能是卡约文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计方式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因此,气候变化、生计模式和人口流动是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演变和社会组织结构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地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即主要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形成、演变规律及物质能量的迁移、转化、积累、消耗的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类利用、改造地理环境的途径。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范围集中于地球表层,这一圈层是人类生存、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因此,人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又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大规模工程项目的实施,人地之间的关系会更加错综复杂,矛盾越加尖锐深刻,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从而也将赋于地理学的发展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兵  罗光杰  徐倩  谢静 《中国岩溶》2019,38(2):208-216
探讨自然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变特点,对认识自然保护地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1963年到2015年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形图数据,研究了茂兰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结果表明:(1)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聚落集中分布在4个实验区,从1963年到2015年,实验区聚落一直呈增加趋势,2005年是聚落集聚程度经历了减弱再到增加过程的拐点;(2)在聚落规模增加的同时,聚落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型生态旅游型聚落;(3)保护区峰丛洼地中聚落面积与耕地面积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保护区聚落密度低、聚耕比小是保护区植被得以较完整保存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查清茂兰自然保护地区人-地关系动态状况、为连片峰丛洼地区的人-地关系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建设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载体。特色小镇融合了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实施产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在新型城镇化历史使命下,发展特色经济、建立全新城乡关系、打造新型人居环境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特色小镇建设不仅要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人口,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更应传承和弘扬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将乡土文明、人文风俗融入特色小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港口地理研究的时代背景变迁,分析了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重点从港口地理的基本研究范畴、港口理论、港口体系、枢纽港、港口与腹地关系、航运网络、航运企业和码头企业等角度深入解析其重点历程与主要论点,对中国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国际学者的相关论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研究重点和研究地区等角度,总结和评价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特征,梳理其发展规律与研究轨迹。同时基于以上研究,从研究范式、研究重点、研究单位等角度,对港口地理学的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该研究,系统总结了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有助于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古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程中动物群和植物群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演变的科学。它出自古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的结合。生物地理学原于19世纪中叶,林奈最早认识到在不同地域只要环境相似,便会出现相似的生物群。凯道尔(Candolle,1820)首次将植物地理学分为生态的和区系的两类。华莱士(Wallace,1855,1876)区分了亚洲和澳洲两大生物区系,之间的分界线被命名为华莱士线。达尔文则把生物的地理分布当作有机体一样是演化的,这种思想促进了古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的结合。由于固定论在地质学领域内统治了近百年,古生物地理学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7.
遗址资源域分析是研究古代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方法。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在山东青岛市东部的丁字湾-鳌山湾沿岸19处史前早期(距今约6200~5700年前)遗址进行了深入的遗址资源域调查和分析。调查方法是参照西方同类研究的做法,从遗址中心出发,向不同方向步行1小时路程,沿途详细考察并记录地层堆积和自然资源分布信息,以及体能消耗情况。在此基础上,并运用泰森多边形分析法,讨论这些遗址获取生存资源的范围,并就人地关系演变得出了如下认识:1)这些遗址中约有13处独立的定居聚落,其中10处位于当时的沿海地带,其余3处位于山地之中,5处沿海聚落还各自拥有另外1个附属性聚落作为季节性捕捞或狩猎的营地,以获取足够的自然资源;2)这13处定居聚落都拥有自己的资源域,大致为从聚落出发1小时路程去圈定的地域范围,面积一般为20~30km~2,半径一般为2.5~3.5km,沿海聚落到达海边的距离普遍不超过1km;3)资源域内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聚落所需大多数生存资源都取自这一范围,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经济模式基本一致,可概括为采捞-狩猎为主的模式,农业的比例较小,作为采捞和狩猎对象的野生动植物主要来自聚落周围的海边和山地中;4)这些定居聚落对生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比较充分的,即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整体是比较和谐的,这应该是该地区史前早期遗址数量众多,从而构成该地区整个史前时期聚落和人口最繁荣阶段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微微  丑述仁  程峥 《地下水》2011,(6):174-175
从古镇聚落的整体格局,古镇的空间序列和公共建筑三个方面对碛口古镇聚落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古镇聚落形态的地理环境、地域气候、风水理论、社会经济等因素做了论述,从而有利于更深入地挖掘和继承古镇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乡村景观,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在土地上生产、生活,通过乡民们劳动创造出来的五谷杂粮庄稼地和土墙茅屋砖瓦房等人工形态,与青山绿水等自然形态一同作用、形成的大地田园景观,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地域特色。本来,“乡村各不相同的地域条件、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造就了各异的乡村景观,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1],但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停留、思考、沉淀的时间就少了,乡村建筑和城市建筑几乎都是只解决了居住、办公、商务等具体功能需求的“方盒子”,在人文美学、空间美学、设计美学、建筑美学等美学层面上的考虑欠缺,致使从南到北的乡村和城市都千篇一律,乡村的文化建设丢失严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0.
黄明  马春梅  朱诚 《古地理学报》2017,19(6):1087-109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在聚落选址与地理环境、古气候与古蜀文明发展、灾变事件研究及史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应有很大关系;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其中有多次气候波动和降温事件发生;古洪水、古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古蜀文明发展的关系很密切;基于成都平原诸多先秦遗址的人地关系综合研究表明,河流、地貌、气候等因素与史前聚落变迁有很大关系。总体上,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受限于研究材料和方法,目前仍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成果;自然灾害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古文化演变的一些重要节点的耦合关系仍不明确;今后还需要加强与河流地貌有关的聚落环境考古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定量和模型化研究史前人地关系也将是未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