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气象代表团于 1 999年 1 1月对日本气象厅及其下属有关单位、大阪府淀川水库管理事务所、WNI公司总部及大阪分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代表团访问的目的是考察日本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管理、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服务工作 ,了解日本气象厅执行《气象业务法》的经验及其与民间气象公司之间的关系。代表团分 3个组 ,每组的考察重点各有不同 ,我所在的第一组的考察重点是日本的气象服务 ,包括商业性服务 ,现作简要介绍 ,以饯读者。1 气象服务组织分工  日本《气象业务法》规定 ,气象厅及所属台站须对气象、地震、海啸、潮位、海浪、洪…  相似文献   

2.
日本气象服务工作是由气象部门(专业)和社会(民间)有关部门共同承担,体现了气象服务的多方位、立体化、交叉网络和商业化的特点。1日本气象服务的组织分工日本气象服务的组织分工是根据日本国会有关法律和世界气象组织第12次大会决议中有关内容(国家气象水文部门与商业气象部门之间关系准则由分的。日本气象厅及所属各台站承担了日本国内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向公众进行公益性气象服务。商业化(有偿)气象服务由民间私人气象公司承担。日本气象厅委托公益法人的气象业务支援中心无偿向民间气象服务公司提供气象服务所需的气象资料和…  相似文献   

3.
按照1996年1月签署的“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会谈纪要”,并应日本气象厅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为团长的访日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96年3月17~25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此次访问重点是考察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管理以及日本气象服务商业化方面的有关情况。本刊特约考察团成员之一的我省气象局副局长赵国卫同志将考察情况简汇成系列报道(共分三部分),以飨气象同仁。  相似文献   

4.
近 2 0年来 ,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很快 ,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 (市、区 )气象部门科技服务与产业营销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推销模式上 ,往往是营销人员凭借多年不变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靠经验、找关系 ,以一种吃苦耐劳的韧性四处推销 ,用户很难长久稳住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用户 ,只是把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略加包装就传递过去。这种习惯性的营销观念及模式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 ,我国已经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我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将逐渐开放 ,国外许多气象服务公司已在准备或正…  相似文献   

5.
按照1996年1月签署的“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会谈纪要”,并应日本气象厅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为团长的访日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96年3月17~25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此次访问重点是考察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管理以及日本气象服务商业化方面的有关情况。本刊特约考察团成员之一的我省气象局副局长赵国卫同志将考察情况简汇成系列报道(共分三部分),以飨气象同仁。  相似文献   

6.
日本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以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薛纪善为团长的广东省赴日气象考察团,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日本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防灾工作的进展,气象业务管理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重点考察日本的中尺度监测和短时预报。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个介绍。1 日本气象的观测体系  日本有161个气象台或测候所进行常规地面观测,观测仪器从1995年更新为95型,除个别目测项目外,均改为自动遥测。AMeDAS于1974~1978年实施,现有四要素自动站840个和自…  相似文献   

7.
岳虎 《干旱气象》2001,19(3):1-3,11
以李黄副局长为团长的中国气象局赴澳大利亚气象服务考察团一行 2 5人 ,于2 0 0 0年 1 1月 1 2~ 2 0日对澳大利亚进行考察访问 ,了解澳大利亚气象局在悉尼奥运会期间的气象服务全过程 ,学习预报服务中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尤其是管理、科学支持和服务领域的经验 ,从而为我国办好 2 0 0 8年奥运会在天气预报服务和技术等方面创造条件 ,同时也为新一代业务体制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1 考察内容1 .1 奥运会气象服务组织管理工作1 .1 .1科学制定项目规划为了做好奥运会气象服务工作 ,新南威尔士区域气象中心办事处早在 1 994年就开始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4)》,目前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迅速而政府拨款相对减少,气象服务市场的潜力巨大,商业气象服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企业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气象服务也出现了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和智能天气设备的新模式。但是我国气象服务体系目前尚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相关部门急需促成气象服务的市场化,增强气象数据的共享,同时气象服务公司需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积极培养专业气象服务人才,努力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特色气象服务。本文还基于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针对风力发电和航空运输两大领域,为相关企业开展了定制专业气象服务的实践,阐述商业化特色气象服务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公共气象模式的内涵,分析了现行的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的气象服务模式,发现气象服务模式与国家国民经济总量和科技水平有着内在的联系。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现阶段适应国家改革的高效率公共气象服务模式,建议开放省内专业气象服务市场,改组成立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和国有商业气象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韩第 7次工作组会谈纪要和《中国辽宁省气象局和韩国光州地方气象厅气象科技领域合作协议》 ,以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为团长的中国辽宁省气象代表团一行 9人 ,于 2 0 0 4年 5月 16~ 2 2日对韩国光州地方气象厅进行了考察访问。1 考察访问概况在韩国考察访问共计 5天。我们代表团一行 9人考察了韩国气象厅 (KMA) ,光州地方气象厅及其所属的木浦气象台、海南气象观测中心 ,济州地方气象厅及其所属的高山气象台。详细了解了韩国气象部门的组织结构、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报服务情况 ,考察了韩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台站建设现状 ,与光…  相似文献   

11.
我们省气象台的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是从1982年开始的,前三年只是资料服务和电话服务,到1985年开始使用气象警报系统,到现在包括无偿服务的用户在内共有500多家,其中使用气象警报接收机的用户有300多家。现在,我们台专业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党、政、军、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文教、商业、厂矿企业、农业、建材、科研、仓储等单位,甚至于个体户。服务内容不断增加,除了  相似文献   

12.
谈谈气象服务的商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的气象科技产品和服务运作已进入市场领域 ,都具有商业色彩。国外的商业化气象信息及其生产加工技术产品早已打破国界 ,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我国气象的商业化服务(专业有偿服务部分)始于1985年 ,它晚于欧美国家约半个世纪 ,但它发展迅速 ,商业化服务产品已从单一领域发展到多行业、多部门。15年来 ,它记录了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篇章 ,它的历史功绩已经载入史册。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 ,必将推进气象事业的兴旺发达。笔者仅就气象服务商业化问题谈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愿与同志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加快地方气象事业发展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近 1 0年来湖北省各基层气象台站的发展状况 ,全省在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绩。尤其是“九五”以来 ,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全面发展态势。然而 ,在各地竞相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气象信息针对性不太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领域偏窄、服务手段有待加强等诸多方面。这里 ,笔者联系1 996年以来仙桃市气象局的实践 ,对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 充分认识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重要性近 1 0多年来 ,地方气象事业己逐渐成为整个气象…  相似文献   

14.
前言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气象服务公司(Metservice),是一个新公司,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创建于1861年的古老的新西兰气象局。80年代,新西兰气象部门的政府专项拨款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政府推行专业有偿服务,给单位以更多的自主权并对政府部门负责。开放气象服务市场的商业竞争以及改由公众资助科学这两个因素,促使1992年7月成立两个政府所属机构。国家水文大气研究所(NIWA)从事公众资助的气象学及水文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等的基础研究,也提供这些领域的商业咨询和研究。NIWA的另一个作用是获取并保存气候…  相似文献   

15.
《达州气候》、《达州世纪气象灾异 (190 1— 2 0 0 0 )》是由达州市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廖祟明编写的两本气象科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内容丰富 :《达州气候》是达州市的第一部气候专著 ,不仅重点介绍了建国以来达州的天气和气候特征、气候资源 (要素 )、气候区划、气象灾害、作物气象、气候变化、气候成因等 ,而且详细列出了建国以来发生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和危害。《达州世纪气象灾异 (190 1— 2 0 0 0 )》则详细介绍了达州气象灾害综述和 190 1- 2 0 0 0年一百年逐年的重大灾害性异常性天气事件。2 用途广泛 :该书既…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上半年省气象局产业处对全省气象信息产业的通报数字显示 :上半年全省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毛收入比去年下降8.3% ,纯利润比去年增长 4 .4 % (不含寻呼 )。这对于近几年纯收入增长均在 10 %以上的河南省气象信息产业 ,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做了调查和分析。1 前几年稳定增长的原因1.1 政策力度加大 ,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 ,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发展气象科技信息产业的范围及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 ,省局与有关单位联合下发了有关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发展气象信息产…  相似文献   

17.
应日本气象厅邀请,由中国气象局李黄副局长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11人于1994年11月16日~25日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考察.我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在1991年后日本气象工作的新成就及今后发展趋势.考察团在日期间考察了日本气象厅的预报部、观测部、海洋部和气象研究所、卫星气象中心及大阪管区气象台(包括高安山气象雷达站)、关西国际机场航空气象台.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日方友好热情的接待,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访日期间,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还就中日气象  相似文献   

18.
刘静 《湖北气象》2001,(3):44-45
20 0 1年 5月 ,我成功地与武汉轻轨 (指城市高架铁路电气轻轨列车 )工程建设小组签订了一份金额为 2 .5万元的气象保障服务合同。在此 ,以这一合同的签订为例 ,笔者将气象科技服务的营销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1 发现目标发现目标 (这里目标特指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对象 )是气象服务营销的第一阶段。自从事气象科技服务营销以来 ,我已形成了每天浏览武汉市各大报刊的习惯。两年前的一段时间 ,我发现武汉市接连推出了不少建设项目 ,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繁荣景象 :武汉长江二桥刚刚竣工 ,长江三桥便已动工 ;城区道路改造还在进行 ,武汉“轻轨”…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60多年的发展,气象部门已从最初为军事斗争服务为主,逐步发展形成包括决策服务、公众服务、行业服务、专项服务和商业服务在内的中国特色气象服务体系。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气象服务的效益越来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近5年来的1%以下。  相似文献   

20.
多行业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商业气象提供了广阔空间。商业气象经过近70a的发展,在欧美日形成了完善的发展体系。本文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的商业气象发展模式,理清公共气象与商业气象的关系,剖析我国的气象服务发展的困境,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