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开队  王继东 《地理研究》2007,26(1):210-210
2006年11月17~19日,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了“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15个省市(区)和台湾省等地知名高校及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校的近百名历史地理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还与韶关市政府、韶关学院共同举办了“韶关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论坛”。著名学者邹逸麟、周振鹤、朱士光、张修桂、司徒尚纪、辛德勇、韩光辉、满志敏、侯甬坚、郭声波等出席本次研讨会并作了主题报告或发言(详细报导及图片见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舆地”网站,网址:yudi.inu.edu.cn)。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由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至2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内外学者共13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或摘要120余篇,学者们就诸多历史地理问题展开了认真研讨,收获丰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3-6日,第七届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相似文献   

4.
刘峰贵  赵歆 《地理学报》2006,61(9):1001-1003
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CNCIHDP.CNCIGBP/LCS)、国际景观生态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新疆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地理学会协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1-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96个教学与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在开幕式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郑度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吾满江研究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CNCIGBP)代表林海研究员,国际景观学会中国分会秘书长陈利顶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秀彬研究员,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原校长邓国雄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魏生贵先生,新疆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鹏研究员,新疆地理学会秘书长杨德刚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等10个学术团体和个人向大会的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向来自海内外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生地所的简况。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06,61(1):111-111
应中国地理学会(GSC)邀请,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IGU)执行委员会2005年秋季工作会议于2005年10月23 ̄28日在上海举行。IGU主席Adalberto Vallega教授(意大利)、前主席Anne Buttimer教授(爱尔兰)、第一副主席JoséL.Palacio-Prieto教授(墨西哥)、秘书长兼司库Ronald F.Abler教授(美国)、副主席Nikita F.Glazovsky教授(俄罗斯)、Markku Loytonen教授(芬兰)、刘昌明院士(中国)、Lindisizwe M.Magi教授(南非)、田边裕教授(日本)、柳佑益教授(韩国)等IGU执行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另外,IGU地理之…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9月2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2013年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321会议室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有:①缅怀著名地理学家赵松乔先生的学术贡献,特别是25年前赵松乔先生两岸破冰之旅对海峡两岸地理学交流的深远意义;②研讨2014年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及纪念赵松乔先生两岸破冰25周年有关活动安排;③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中赵松乔纪念厅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18会场的主题是“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理学研究”,由北京大学阙维民教授和中山大学徐红罡教授主持。国际地理学会副主席Dietrich Soyez教授和来自国内10所大学与研究所的14位研究者,围绕国内外的遗产地理研究专题,探讨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特征价值、评价标准方法、保护和利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这是中国地理学界在遗产专题研究领域组织的第一次学术专题讨论会,也是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论在遗产研究中实践运用的一次有效检验。  相似文献   

8.
李晓英 《地理学报》2014,69(4):575-575
正政治地理学作为西方人文地理学最古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西方学界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但由于受国情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政治地理学研究一直没有很好地展开。2013年12月,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先生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填补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空白。全书共30多万字,分为范式的转换—从沿革地理、政区地理到政治地理;政区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学术术语;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三循环;行政区划幅员的确定。行政区域划定的基本原则: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行政区划地理分布的变迁;行政区划变迁中的文化因素;行政区划的等第变化;军管型的特殊政区;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6-9日,第六届中日韩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地理学者93人出席了会议。作为中日韩三国地理学术会议机制的发起者,中国地理学会派出了由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教授为团长的18人代表团出席了本届会议,日本和韩国的参会学者分别有30人和45人。会议开幕式由韩国地理学会会长、韩国庆熙大学ChooSungjae教授主持,陈发虎教授代表中国地理学会致词,介绍了中国地理学会的发展,并展望了中日韩三国地理学家交流与合作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21-22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民族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刘祥学教授主持,院长周长山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出席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21-26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在云南丽江市召开2008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大学、宁夏大学、鲁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17个单位的60位科研、教学第一线从事沙漠研究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创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5日在中国郑州召开。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副理事长蔡运龙教授、顾朝林教授、宋长青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地理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蔡运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3.
花蕊  朱会义 《地理学报》2012,(9):1291-1293
2012年7月24日至25日,"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CNC-IGBP&CNC-IHDP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14-15日,"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俄罗斯的学者4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江苏省地理学会  相似文献   

15.
16.
段伟  吴松弟 《地理研究》2011,30(6):1157-1158
2011年5月28~29日,"纪念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1911年出生在沈阳皇姑屯车站宿舍。1930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顾颉刚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1950转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1982年任系主任,兼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1982~1986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曾当选为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4年,协助顾颉刚发起成立禹贡学会,任理事,主编《禹贡》半月刊。同年发起中国地理学会。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其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55开始,由他领衔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经30余年编绘出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重要的成果,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由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也即将问世。谭其骧先生还主编有《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个人文集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先生育人有方,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培养了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等一大批中坚力量。如今,在谭其骧院士的影响下,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茁壮成长,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是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近年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研究,在生态环境、人口地理、行政区划、经济地理、区域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研制的CHGIS(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为众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7.
毛曦  高松凡 《地理研究》2012,31(11):2115-2121
从中国大陆出版的教材及通论性着作的内容来看,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以中国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及学术进展的了解乃至研究较为薄弱。我国台湾省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与大陆有所差异,陈芳惠所着《历史地理学》主要从一般原理意义上整合世界历史地理研究成果进行内容编撰,姜道章所着《历史地理学》重点论述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情况。启示如下:建设中国的历史地理学,除了需要继续推进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外,更应系统开展世界历史地理研究和进一步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学科问题研究,进而在整体推进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期待有通论性的“历史地理学”教材及着作的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8.
武旭同  傅伯杰  王帅 《地理学报》2016,71(10):1849-1855
本文介绍了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的会议概况和主要议题,从会议论题中总结当前国际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地理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主要有:未来地球研究,陆地表层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与决策制定,地理学与多元文化等。地理学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自然—社会系统的耦合研究及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突破。中国地理学应关注当前国际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实现系统的综合和耦合,引领地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11,30(6):1156-1156
2011年5月14~15日,"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和俄罗斯的学者4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江苏省地理学会等单位协办。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主持。
出席本次年会的专家和领导有: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佘之祥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教厅原厅长、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杨伟聪(Henry Wai-chung Yeung)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研究员和毛汉英研究员等。为了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长足发展,会议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还专门邀请了一批兄弟院校的校长、院长约20余人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本次年会交流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大会报告论文21篇,分会场交流论文90篇。这是近10年来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成为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地关系创新与城乡统筹发展和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先生光辉的一生,颂扬李旭旦先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李先生的人地关系思想传承下去,成为指导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题,会议设立了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与城乡统筹、低碳城市与宜居城市、旅游开发与景观设计、历史过程与文化底蕴六大分会场和一个"编辑·作者·读者"座谈特设分会场,大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创新成果。会议期间,还专门组织了人文地理啤酒沙龙和人地关系大辩论,各位代表更是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将整个会议推向了高潮。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作了大会总结,颁发了本次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下届人文地理年会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教授向各位代表发出参加下届学术年会的诚挚邀请。为了鼓励人文地理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快速成长,本次会议推选出了10篇青年优秀论文并在闭幕式上予以表彰。在明年条件成熟的时候将以中国地理学会的名义设立"李旭旦奖"。
展望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在未来征途中,将以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为平台,以李旭旦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理论、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点轴结构理论等核心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国家与地方战略需求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为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