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综合应用ASP、VBScript、Java、VB等程序开发工具在Internet上实现等值线动态分析的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资料获取与转换的必要性,介绍了雨量资料获取的思路与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所有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的共享,并与GPRS、GSM乡级自动雨量站资料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乡级自动雨量站与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融合的必要性,介绍了资料融合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两种雨量资料的完全共享.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资料获取与转换的必要性,介绍了雨量资料获取的思路与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所有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的共享,并与GPRS、GSM乡级自动雨量站资料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乡级自动雨量站与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融合的必要性,介绍了资料融合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商丘市两种雨量资料的完全共享。  相似文献   

6.
刘国生  王治平 《气象》1989,15(2):31-32
一、引言 我省高炮人工增雨随机化试验已进行多年。共中浏阳、长沙地区试验区面积为3300km~2,设置自记雨量计130个,观测搜集了大量雨量自记资料。这些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雨量观测资料,不仅可望对积云降水客观估计和人工催化效果分析及检验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云物理研究也具有很大价值。为了更方便更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料,充分提取有用信息,特设计了本资料系统。 本系统在IBM PC/XT及兼容机上运行。  相似文献   

7.
加密雨量资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象观测资料,特别是在暴雨监测预警、遥感观测资料标校、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检验等方面更为重要。渭南市气象部门从2002年开始建设加密雨量点,目前,共有89个雨量监测点,其中气象站雨量点12个、人工雨量点67个、自动雨量点10个。随着雨量点的不断增多,如何及时准确地汇交这些站点观测到的雨量资料,成为加密雨量站网建设和影响其作用发挥的棘手问题。依托当前省一市一县气象部门优越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气象局与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合作,完成了气象水文共享雨量站点“一张网”,建立了统一、实时同步、高效访问的共享数据库,实现了部门双方雨量资料显示“一张网”,并开发了统一的应用终端,基本实现了“一网、一库、一图、一终端”的目标。其中“湖北气象水文雨量一张图分析系统”和“长江流域气象水文雨量资料一张图分析系统”在湖北省气象局和省水利厅、省气象局和长江委之间正式投入使用,对提高局地强对流天气预警精度,更加有效地捕捉和精准防范“坨子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记雨量资料订正雷达估测降水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利用自记雨量计测量降水以及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优缺点,说明了联合自记雨量计和雷达进行降水估测的优越性,并且简单介绍目前国内外利用自记雨量计资料订正雷达估测降水的几种主要方法。1 自记雨量计测雨情况  气象和水文部门广泛应用自记雨量计测量区域降水量,气象部门收集存档的日降水量、每小时降水量资料都是指各个气象站自记雨量计的记录。目前,雨量计的分布比较稀疏,我国雨量计的密度普遍是几十到上百公里。从经济和维修角度,布设稠密的雨量站是不可能的,尤其在高山地区和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及广阔的海洋区域,则…  相似文献   

10.
常履福 《贵州气象》2001,25(5):25-27
针对目前乡镇雨情显示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乡镇雨情的图形显示方法和业务平台,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拽出只有大力开发乡镇雨情的多种产品,才能充分发挥乡镇雨情网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1年51a的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变差分析、EOF、Molet小波变换、M—K突变检测、R/S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a来冬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存在自山区向河谷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幅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小;在空间分布上以全地区一致型为主,部分年份还呈现东北一西南差异分布。冬季降水量在196l一1968年处于偏多阶段,1968--1982年为偏少阶段,此后呈增多趋势。该地区降水以18a周期变化为主,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8a的短周期,在90年代中期出现5a的短周期振荡。冬季降水量的突变特征并不显著。R/S分析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业务,阐述了1个基于INTERNET网上资料的信息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处理德国天气在线网站的资料和日本T213数值预报网站的资料,最终形成MICAPS数据格式的资料和各种图形表格资料,并且能够与现有的业务系统直接衔接,以协助预报员更好地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13.
相控阵天气雷达较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时空分辨率上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探测能力的提高,相控阵雷达数据量急剧增长,数据传输和存储问题凸显。现有天气雷达数据压缩算法可以减少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但现有算法并未充分考虑相控阵雷达特点,数据压缩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提出时空预测的相控阵雷达数据压缩算法(PARDC),使用径向预测压缩数据相关冗余。使用CHATOR雷达数据对PARDC的算法性能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PARDC较通用的压缩算法压缩率性能大约提升了24%。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相当数量的气象科学数据,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通过分析数据仓库技术和气象业务的特点、流程发现,如果将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到气象领域,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按气象预报的需要进行数据重组和数据存储,再进行联机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处理,寻找各物理量和气象要素与某种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减少重复研究,提高效率,为气象服务保障事业提供更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加密探测资料分析冷式切变线类大暴雨的动力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成芳  阎丽凤  周雪松 《气象》2012,38(7):819-827
利用风廓线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加密自动站和闪电定位仪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山东东南部沿海青岛的一次大暴雨天气的动力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探索如何综合应用新资料追踪暴雨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是冷式切变线,冷空气从对流层低层入侵,切变线在850 hPa以下层次明显,地面冷锋逐渐演变为静止锋。(2)暴雨过程经历了两个强降雨和一个弱降雨时段,1小时30 mm以上的短历时强降雨发生在冷空气刚入侵阶段,并伴随雷电。(3)强降雨主要发生在925 hPa切变线附近,降雨分布在925 hPa切变线的东北风与850 hPa切变线的西南风叠置区域。大暴雨的分布与切变线走向基本一致。(4)在切变线移动和发展过程中,水平风有明显不同:冷空气刚影响时,对流层低层产生了明显的中尺度低压环流,是导致对流性短历时强降雨的关键因素;静止锋形成的时段内,从低层至高层,低压环流消失,代之以较强西南风与弱西北风之间的切变线;在静止锋维持的后期,低层和高层均转为西北风,仅在中层有西南风与偏北风之间的切变线,从而产生稳定性弱降雨。(5)风廓线对降雨的起止、盛衰有较强信号,风向风速自上而下顺序变化,当中层西南风风速增大且不断向下扩展,持续4 h后西南低空急流明显加强,当近地面转为东北风时,强降雨开始,强降雨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在风廓线雷达上表现为中低层强西北风和强西南风交替出现,降雨强度与交替的高度有关;当各层均转为稳定的西北风时预示降雨结束。  相似文献   

16.
自动气象站缺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地面自动观测系统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容易受到直接雷击及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害、仪器性能下降、电磁干扰和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影响,导致自动站采集器等设备损坏,造成业务中断,数据缺测,影响了气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连续性。因此,台站观测人员需要在自动站设备故障,资料不正常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数据进行补测、挽救,保证气象数据完整、按时上传。对自动气象站资料缺测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着重对自动站定时观测、每小时上传文件及日、月数据极值、统计缺测等方面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资料动态多进程处理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媛  琚玲  何文春 《气象》2012,38(12):1560-1564
针对目前气象预报及资料同化等业务对数据服务时效的需求,设计给出一种动态多进程的调度模型。该模型根据配置文件确定进程处理自动站资料的范围,同时采用带参数进程对重点区域进行处理。应用结果表明,动态多进程调度模型能够简单方便地根据应急保障需求调整自动站资料的处理策略,以保障具有最高时效要求的资料的处理性能。通过在应对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等三次应用证明能使资料处理时效提高8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市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系统,以该市已经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为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分析、统计技术,实现全市气象部门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整合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气象资料在全市气象部门内的高效共享,并提高了气象资料在业务领域和服务领域的使用率和共享率。  相似文献   

19.
9914号台风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钟卓约  帅方红 《气象》2001,27(7):41-4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和控制1999年14号台风在近海及登陆过程中强度场、多普勒速度场的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探测台风过程中比一般天气雷达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