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几何因子对于计算地层真实电阻率、了解地层特性、划分储层等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里建立双线圈系感应测井基本模型,分别得出纵、径向简单多层地层模型的几何因子理论曲线,从中可得知感应测井响应值受到目的层厚度、围岩电阻率、泥浆电阻率、侵入带等多种情况的因素影响,1目的层越厚,感应测井值越接近原状地层电阻率值;2在过渡带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冲洗带深度越大,测量的电阻率越小,它的径向几何因子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整体来说,随着冲洗带的半径增加,视电导率增加幅度变缓,且越来越接近过渡带地层的电导率;3在冲洗带厚度不变的情况下,过渡带的深度越小,越接近原始地层的电导率;4泥浆侵入会导致得到的地层电阻率与实际地层电阻率存在较大偏差。将这些结论应用于计算塔河油田石炭系区域井的真实电阻率中,得到塔河油田石炭系区域地层电阻率真值,最后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对比证实,这一过程确实提高了地层电阻率和冲洗带电阻率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频率电磁测深复电阻率含有振幅视电阻率和相位,相位既可由复电阻率的虚部和实部表示,也可通过振幅视电阻率转换得出。阐述了振幅视电阻率转换为相位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根据典型地电模型计算的振幅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分析了相位曲线与振幅视电阻率曲线的关系及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相位曲线变化幅度更大,相应频率更高,可提高对地层的分辨率,加大探测地层深度。将振幅视电阻率和相位资料结合解释,可提高解释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稠油热采地层温度的独特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了目的层和围岩的电阻率,进而导致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变化;因此,了解地层温度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对于更准确地确定地层电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地层温度与地层电阻率的相关关系,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不同地层温度和不同地层结构的阵列感应测井响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线圈结构子阵列的视电阻率随地层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下降幅度与地层温度、线圈系结构以及地层原始电阻率有关;三层阶跃地层中目的层及围岩电阻率、目的层温度和厚度都会影响其测井响应,使各子阵列视电阻率曲线由目的层边缘向围岩处呈现上升的形态。通过对这些响应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油田实例G1井进行了对比和验证,模拟结果较好地阐释了现场阵列感应测井的异常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中提出了一个一般介质的裂隙集中体积模型,由此导出了裂隙介质以及作为特例的EDA介质的各向异性电导率表达式。然后,从大地电磁测深法的角度,详细地推导了双层地层 (含裂隙)结构的视电阻率正演公式。最后,利用所得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电性各向异性及其与地震的联合解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常,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这是目前用测井资料划分钻孔岩性剖面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一种利用FUZZY(模糊)综合聚类分析进行钻孔岩性识别的方法。针对研究矿区浅部第四系地层特征,我们选取了对岩性有较好分辨力的两种测井信息:视电阻率(DLW)和自然伽马(FG)作为样本指标,记为t={1-DLM,2-FG}。通过测井分层原则进行分层、取值,并对数据按下式进行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电磁测深法视电阻率定义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首先提出电法勘探中视电阻率定义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MT法、TEMS法及FEMS法中各种视电阻率定义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办法.研究发现,MT法利用面阻抗实部或在时间域中给出的视电阻率是很有效的定义方法,能很好地区分良导层,而面阻抗虚部定义的视电阻率效果最差.对TEMS法来说,利用视电阻率全区定义较通常的远区或近区近似定义更有效.研究还表明,由磁场时间导数定义的全区视电阻率有时出现多解性甚至无解,而利用磁场本身定义的视电阻率是很有效的.对FEMS法,进行了类似的全区视电阻率定义问题讨论,虽然取得的结果不如TEMS法理想,但比起目前常用的大、小感应数条件下定义的视电阻率响应还是有一定效果.文中对电磁测深法中出现的视电阻率响应曲线的假极值效应进行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维和三维正演程序分别生成了回线源瞬变电磁法的感应电压场和B z场数据,并从多个角度对比了二者的探测效果。通过多个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数据在当前主流硬件的数据采集精度下的最长有效延迟时间;通过全时视电导率计算与一维反演对比分析了两种数据的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结果表明,在本文采用的仪器精度水平和测量方式下,只有当模型中存在电导率≥0.036 S/m的高导异常体时,B z场的有效观测延迟时间才可能比感应电压场更长;B z场相比感应电压场虽然能够提前感知到地下异常体,但是在横向和纵向分辨率以及对异常体电导率的呈现程度上均比感应电压场差。在实际野外测量时,不建议仅开展B z场测量,而是在有条件情况下,同时采集感应电压场和B z场,充分利用感应电压场和B z场各自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储层裂隙阵列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隙是煤层气储层重要的流体渗流通道,是煤层气有效储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研究裂隙的测井响应特征是确定煤层裂隙参数的关键。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确定不同裂隙条件的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研究表明:阵列侧向测井修正的视电导率与裂隙孔隙度、裂隙流体电导率基本为线性关系;随裂隙倾角增大,阵列侧向视电阻率升高;随基块电阻率增大,阵列侧向视电阻率增加;高角度裂隙(组)的阵列侧向测井深浅视电阻率呈现正差异,而基块电阻率较大的低角度裂隙(组)的响应可呈现负差异特征;相同裂隙孔隙度下,裂隙密度增加可能使裂隙组的阵列侧向视电阻率增加,当裂隙密度足够大时,测井响应基本不随裂隙密度发生变化;交叉裂隙的测井响应与平行裂隙组差异明显,且不同倾角组合的交叉裂隙的测井响应之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延长组沉积为陆相三角洲沉积,主要含油气层位为长6油层组.受沉积环境及泥岩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该区非渗透层段测井曲线响应差异较大,使得测井曲线标准化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在借助自然伽马、井径测井、声波测井、感应测井等曲线构建"视标准层"的基础上,利用ΔlgR方法剔除受有机质影响明显的非渗透层段,进而选取不受井眼条件、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因素影响的非渗透层段作为"视标准层",最后采用直方图法对研究区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并结合孔隙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ΔlgR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消除非渗透层段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提高陆相地层中"视标准层"构建的质量,为后期储层参数的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能够高效探测海冰厚度的电磁感应方法及其在南极考察中的应用。该技术方法针对海冰和海水的电特性,利用电磁场原理精确探测仪器至冰水交界面的距离,以实现海冰厚度的测定。通过电磁感应(EM)仪观测的视电导率与同点位钻孔测量数据对比分析,获得视电导率与海冰厚度的换算关系式,通过对用该关系式计算出的海冰厚度进行验证,表明电磁感应技术能够获得可靠的海冰厚度数据。对探测剖面的海冰厚度统计表明,2005—2006年夏季南极内拉峡湾内海冰以平整冰为主,其厚度为0.8~1.4 m。  相似文献   

11.
复信号分析技术在地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利用复信号分析方法分离出地质雷达信号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参数,通过一维数值模拟对其进行多参数分析,并进行了工程应用。模拟实验和工程实测表明,地质雷达瞬时相位有助于提取深部弱信号;瞬时振幅与瞬时频率为进一步进行土层和岩石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对提高地质雷达图像解释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祥娥  詹毅 《物探与化探》2006,30(6):538-540,544
地震信号的数据量非常大,如果简单利用复序列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对地震信号进行处理,将会成倍增加数据量,增加计算量,因此针对地震信号这一实数序列,讨论实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文章提出了3种实序列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对运算量的减少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计算,从分析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这3种方法可以明显减少运算量,同时节省了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政府基金机构,对促进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政策、方向遴选、评审程序、经费分配、管理机制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对其它国家的基础研究政府资助机构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在分析美国NSF近3年经费状况及其领域分配情况、近5年项目受理与批准情况、近12年项目评议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学学部(GEO)的近期重点资助领域、近3年按照NSF的整体优先领域和战略产出目标的经费分配情况、近10年按科学处的经费分配情况及变化趋势、各科学处2004—2006财政年度经费状况与重点资助领域、近10年项目的资助率与资助强度变化情况等。NSF地学学部是美国政府资助以大学为主的地学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其经费约占美国政府资助地学基础研究经费的62%。对NSF的基金项目资助战略,特别是对其地学学部项目的资助情况予以全面分析,对我国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离散单元法(DEM)与有限单元法(FEM)等数值模拟方法,全面地对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二闸室至三闸首部分的中隔墩岩体分别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应力分布、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垂直于闸室轴线的水平位移在开挖完成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在运行期有所减少;平行于闸室轴线的水平位移总体向下游发展;而垂直方向的位移先表现为回弹,后发生沉降.在中隔墩中上部位出现拉应力区,拉应力值一般小于0.6 MPa.  相似文献   

15.
C++对Windows图形设备界面(GDI)进行了封装,使得Windows环境下的图形开发相当快捷,尤其是它提供的几个设备场境类,使得对图形的操纵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从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出发,以在北京市进行的关于市民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的调查研究为例,详细分析了调查方法和结果。通过对结果的评价,探讨了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在我国进行环境物品价值评估实践中的可行性,得出了这一方法在我国具有推广前景的结论。最后对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今后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混沌振子对小信号的敏感性以及对噪声的免疫力,使它可以应用于微弱信号的检测。根据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对噪声经过混沌振子后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输出噪声为非平稳过程,而且该过程为循环平衡过程的结论,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EMD方法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磁干扰大的地区进行长周期大地电磁测量,如何有效地抑制各种电磁噪声,提高信噪比,从而保证数据质量,是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采集与处理的核心问题。针对长周期大地电磁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和非最小相位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长周期大地电磁信号进行噪声压制。讨论了EMD算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并将该算法应用于长周期大地电磁信号的噪声压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压制长周期大地电磁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19.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例介绍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灌注桩(模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确定缺陷的范围。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混凝土缺陷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20.
探地雷达在桥塔塔基岩溶勘查中的应用及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张家界—花垣县高速公路岩溶勘查为例,探讨探地雷达在竖直型岩溶勘查中的应用和效果;同时,说明复信号分析方法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有效性。竖向岩溶的横向规模小,在雷达图像中相应的异常范围比较窄,异常不易分辨。首先对原始采集信号进行二维空间域滤波,再对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雷达信号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然后对这些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维空间域滤波可大大消除高频噪声的干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多参数综合分析可提高探地雷达解释的精度,最终的钻探成果也验证了反演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