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倩婷  张琍  段亚鹏  范诗琪 《遥感学报》2021,25(12):2460-2471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是中华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江西具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时空格局的演化承载着江西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结合历史文献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历史、空间及文化3个维度对江西省343个传统村落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空间上看江西省传统村落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且“热点”出现在上饶市婺源县与景德镇市浮梁县、抚州市东北部、吉安市中部3个区域,形成独有的“三核”分布模式。从历史线上看,江西省传统村落呈现出由“北(略偏东)—>南(略偏西)”的时空迁移特征;从村落分布选址角度,江西省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周围靠近水源的地区,江西省的盆地结构与密布的水网决定了自然因素是决定传统村落选址的首要因素,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村落的扩张与壮大。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严重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政策的支持是目前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
<正>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国西北边陲,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得到不断开拓和发展,至唐已十分繁荣。从古至今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在此处碰撞、交融、发展,形成了十分繁荣的文化面貌。同时,这片土地上也留存了许多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文化遗产,古城、烽燧、民居、墓葬、寺院...它们见证了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放包容的胸襟与独特的才华和智慧,见证了此处文明的发展,和知识、技艺、文化、语言、文字、音乐、艺术的交流传播,展现着这片交融之地的灿烂光辉。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普及、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纯熟应用,3维场景数字化与虚拟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在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乃至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技术演变现实,回溯历史建筑的保存价值,在技术与艺术、建筑与科技的交互中把握时代脉搏,呈现现代科技如何承载厚重历史,开启灿烂未来。  相似文献   

4.
卷首     
地图原本起源于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出行路线的纪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图已经成为"表达一种空间的主要图形形式".随着人们对社会认识的逐渐加深,地图中融入了更多的意义,承载着许多的历史记忆、环境描述以及文化内涵,乃至于主权的占有与争夺、政治的文明与野蛮.  相似文献   

5.
吴飞 《北京测绘》2021,35(2):178-182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名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情感。为摸清地名家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我国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地名普查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名和测绘的渊源,阐述了跨越30年的北京市两次地名普查的时代背景和要求。通过测绘技术在两次地名普查实施中的应用,折射出3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由传统模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村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巨大旅游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顺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我国旅游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得到丰富,而随着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安徽西递、宏村等古城、古村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使古村镇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也逐渐显现出来,古村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游客的青睐。古村镇作为承载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宝贵的财富,正逐渐引起国人的巨大关注,如何合理保护和持续利用古村镇旅游资源,也渐渐成为业界所关注的课题。一、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测绘企业认识到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它不仅对其当前的经营与繁荣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其未来发展成为大企业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的中小测绘企业很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伴随着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自发形成的企业文化.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因此.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8.
《地图》2019,(4):74-81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而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广袤复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发掘中华大地上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详细地展现中国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发展成就和愿景蓝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9月17日)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如果说土地承载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土地制度就担负着调节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功能,事关国家政权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兴衰。土地税费金不仅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土地税费金的制度更要承载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调节土地经济社会关系最直接、最有力、最重要的杠杆,世界各国、历朝历代都对土地税费金制度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是城市永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构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是实行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立足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态与特点,运用现代空间、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监测系统,实现有效保护与管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是城市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命脉,也是城市个性塑造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以蔚县剪纸文化为例,提出"派系传承一维关系"、"空间传承二维关系"、"派系与空间传承三维关系"的文化传承景观多维可视化方法,用以解析文化传承景观中的时空传承关系,为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文化传承景观的多维可视化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学思考,通过多维视角深入解读文化景观内涵,有助于文化地理学者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科学工具实现信息挖掘。  相似文献   

12.
做好文物测绘工作是我国开展大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测绘技术在文物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满足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考古修缮、环境整治、规划编制、效果展示等多种不同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在元上都城大遗址测绘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在需求和长城学理论,首先明确信息技术作用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然后运用数字孪生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信息技术方法框架。该方法框架以“循证分析”与“科学推演”两部分为关键内容,涵盖长城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模型构建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技术方法、虚拟修复技术方法、展示传承技术方法等5个方面。基于该方法框架进一步构建面向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案,并以山西省老牛湾堡为例说明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路径。方法框架和技术方案的提出不仅立足于解决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表观与外形的问题,更要揭示长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实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长城文化遗产体系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村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和保护中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在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努力结合实践探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Immovable cultural properties constituting cultural heritage centre upon regions that have the level of natural features required for basic human needs. Such regions constitute a spac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n eco-cultural subregion and they do not have any administrative or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eco-cultural subregion, which is the holistic expression of natural features together with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literature; to present a method in identifying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of subregions; and to formulate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the Phrygian Valley,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entres of ancient Phrygians in Western Anatolia, using a method based on GIS-MCD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The selected MCDM technique was Simos Procedure. Natur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were considered together and the entire Phrygian Valley was approached as both an ecological and a cultural region. Ecological features were analysed using 7 main and 17 subfactors, while cultural heritage was analysed using 2 main factors and 15 subfactors. Simos Procedure was employed in the assignment of weight for main factors and subfactors. First 17 ecological subregion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under 4 levels were identified. Considering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values,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was formulated and eco-cultural subregions were expressed in level/degree in this system. In consequence of this procedure boundaries of eco-cultural subregions were drawn and mapped. This classification also enabled to identify the concept of eco-cultural subregion which is not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It is expected that eco-cultural subregions will provide to discuss ecologic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holistically in conservation and planning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移动GIS可以实现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可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工作的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终端的文化遗产信息快速采集技术,通过统一的内、外业调研平台改变了以往内外业工作割裂的模式,外业现场采集的文化遗产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可以直接导入到最终的内业数据管理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达到提高文化遗产信息采集作业效率和采集数据快速入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蔡列飞  杨小敏 《测绘科学》2012,37(3):163-164,193
本文探讨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基于电子地图、影像和三维模型提供的空间信息服务,设计和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查询、文物保护、文物空间模型服务等功能。作者以泰州市文物管理为例,实践了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系统,为文物管理提供了精细化、定量化和可视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将遥感技术应用到线性文化遗产的自动化监测方法,即基于多时相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运用多波段差值法以及面向对象分类监测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以苏州宝带桥段遗产保护区为例)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但面向对象的分类监测法对连续的、大面积的地物变化更有效,多波段差值法对离散的地物变化更加敏感。该研究为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点云和高清影像数据的文化遗产多分辨率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阐述了基于三维点云和高清影像数据的文化遗产三维重建的流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分辨率遗址文物模型融合与展示方法。本文将该方法用于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的虚拟展示,按照文物虚拟化方法精细重建了石人、石马、牌坊等文物模型,并且实现了文物模型和遗址模型的融合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