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三角网格法进行等值线绘制比常用气象绘图软件的矩形网格法更客观更快速,而在众多的三角网剖分方案中,以Delaunay三角网最好最正规.本文是关于二维离散场等值线绘制的算法集成,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生成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凸壳生成、初始三角网生成、逐点插入、LOP优化、寻找包含插入点P的三角形等过程的算法流程,并给出了不规则区域等值线绘制中所采用的二次B样条曲线光滑、交点计数法点面关系判识、互为异侧法线段相交判识等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2.
气象要素等值线分析是气象业务与服务不可或缺的手段,依据等值线自动填充的色斑图广泛应用于各类气象要素场的空间分析。等值线自动填充最关键的环节是确定区域属性值和排序,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格点与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包含关系判别,通常需要反复遍历格点数组和创建临时区域,占用内存较多,影响运行效率。文中基于有序标记,巧妙地运用位置关系替代传统的包含关系判别,显著降低了区域属性值确定与排序的难度和复杂度。对于离散的气象要素场,密集的等值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影响空间分布的直观效果,文中基于同一网格边上等值点的有序标记,提出一种自动隐藏部分密集等值线的方法,有效改善了离散场空间分布特征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绘制贵州省等值线雨量图为例,着重介绍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区域图和在底图上绘制等值线图的方法,展示用Delphi7.0编程语言调用Surfer8.0的绘图函数,实现Surfer8.0与Delphi7.0之间的API自动化接口,从而实现区域等值线图的程序化输出。  相似文献   

4.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区域等值线绘制关键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顺谦 《四川气象》2005,25(1):39-41
基于三角网格法进行等值线绘制比常用气象绘图软件的矩形网格法更客观更快速,而在众多的三角网剖分方案中,以Delaunay三角网最好最正规。本文是关于二维离散场等值线绘制的算法集成,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生成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凸壳生成、初始三角网生成、逐点插入、LOP优化、寻找包含插入点P的三角形等过程的算法流程,并给出了不规则区域等值线绘制中所采用的二次B样条曲线光滑、交点计数法点面关系判识、互为异侧法线段相交判识等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5.
等值线相关算法类库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强 《气象科技》2010,38(4):478-483
介绍用VB.NET独立开发的等值线算法类库wContour.dll,包括离散数据网格化、基于网格数据的等值线追踪、平滑、裁剪及填充功能。该类库的算法经过随机生成数据的严格测试,能够灵活、有效地用于软件开发中等值线功能的实现。区域填充算法是基于拓扑关系的,能够生成多边形矢量图形。wContour.dll可以免费下载、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志春  李毅  包云辉  陆海云  安新宇 《气象》2006,32(S1):52-55
气象等值线图应用广泛,以Bowyer-Watson算法的思想为基础,对已有等值线生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实现了由任意离散点生成Delaunay三角网格的算法,讨论了等值线自动生成与追踪技术及等值线平滑方法的原理、不同方法间的优劣性,解决了等值线曲线化后拓扑关系的保持问题,提出了等值线端点向边界延伸的方法,探讨了等值线的填充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三角网格等值线绘制技术中的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三角网格等值线绘制的速度和质量,最终通过编程实现了快速、客现、便捷、美观的气象等值线的给制,达到了等值线的自动分析、生成、输出的业务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吴岚  贾珺  唐小新 《气象科学》2009,29(4):541-545
通过分析规则格网雷电统计模型的建立,提出了基于此规则格网统计模型的等值线模型的建立方法,选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建立起某一区域的雷电统计数据的等值线模型,进而在地图上形成雷电统计数据的等值线分析图.对雷电分布的时空规律研究、雷电风险评估及雷电防护设计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Surfer Automation技术的气象等值线自动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斌 《山东气象》2010,30(4):30-33
介绍了在VB6.0环境下,引入Surfer Automation提供的ActiveX对象,通过对象编程,实现了基于Surfer Automation技术气象等值线的自动绘图方法,充分应用Surfer8.0强大的等值线的绘制功能,达到了客户应用程序与Surfer服务器通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气象要素的等值线绘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Surfer和Grads2个等值线绘制软件系统,并结合业务需要,对这2个绘图软件分别进行了探索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采用Surfer强大的绘图功能与VB编制交互界面程序相结合,定时将区域范围内自动气象站分钟雨量下载,生成自动站降水等值线,利用强降水中心与雷达强回波位置的必然关系,完成在这空挡的时间差里继续对雷达强回波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1.
总结Surfer7.0的使用经验,并详细介绍了利用该软件绘制气象等值线图形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 Gr ADS绘图系统绘制具有不规则边界的站点资料等值线的方法 ,使站点等值线的绘制变得简单易行 ,图形输出更为美观。并对 Gr ADS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吐鲁番主要农区为试验区,运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图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葡萄种植面积遥感调查。运用IHS变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区多光谱与全色高分辨率图像的融合工作,生成了质量较好的图像。用于土地分类及葡萄面积提取。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中,本文采用的分类方法是结合目视判读的经验,在无监分类法和有监分类法的基础上,辅以地面数据,在遥感图像处理常规分类方法的范畴内,采取最大程度的有利于提高分类精度的措施,得到了全试验区相对最高的计算机自动分类精度65%;然后采取分区分类或人工解译改进分类结果,可使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超过90%。因此,此方法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作物面积监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易语言调用surfer8.0绘图软件,设计实现临汾市17个县(市)气象站雨量等值图形化功能。该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临汾市雨量等值图的图形化显示、输出和保存等工作。绘制的雨量等值线图结果直观、快捷、方便、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常规分类方法复杂的数学理论和繁琐的计算,提出了基于集对原理的洪水分类新方法——集对分析法(SPAM)。系统地给出了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步骤。建议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是一种有效的分类途径。以实测洪水过程为例,应用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法的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常规分类方法复杂的数学理论和繁琐的计算,提出了基于集对原理的洪水分类新方法——集对分析法(SPAM)。系统地给出了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步骤。建议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是一种有效的分类途径。以实测洪水过程为例,应用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法的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类生物气候区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苏平  张文 《气象》1994,20(5):10-15
为研究气温,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对人体冷热感的综合影响,利用有效温度和风冷指数以及我国657个气象站30年的气候资料,做了中国人类生物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我国冬季大致可分为27个生物气候区,夏季一般可分为20个生物气候区。区划结果对旅行,定居,城市建设,事行动等人类活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降水区划模糊聚类软划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州杉月  杨林 《气象科技》2011,39(5):582-586
利用软划分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中国160个观测站的近50年的年均降水数据进行研究,按降水量的多少和年际变化规律,把中国降水区域划分n类降水带,并研究了聚类参数对于划分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经典的5类降水带划分法,发现了一些被分入某一降水带的地区可能具有较大的与其他类别的相似性(如通辽,大连等),研究结论提供了更丰富的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气象灾害预警业务中客观描述降雨型滑坡发生不确定性的实际需求,利用2014—2020年全国滑坡数据以及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数据,通过样本构建、模型训练、参数优化以及预报输出等关键步骤构建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区域降雨诱发滑坡概率预报模型,探究不同类型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识别诱发滑坡的降雨过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算法评估中,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准确率最高且泛化能力最好,其次为逻辑回归算法,再次为最邻近算法。在预报试验中,线性判别分析、逻辑回归以及最邻近等算法能够提取并学习降雨诱发滑坡的条件特征,对诱发滑坡的降雨过程有一定识别能力,最邻近算法和逻辑回归算法的概率预报高值区范围相对较大,易造成虚警结果,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对局地降雨信息的提炼较好,但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在非降雨中心区域输出低值概率预报的面积偏大。  相似文献   

20.
阿克苏地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气候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阿克苏地区10测站建站至1999年逐月、年气温资料,在线性模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地区40余年的气温变化规律,从时空角度揭示出我区气温变化的地域差异,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站点气温场进行空间分类归并,同时结合气温的线性趋势变化率和3种气温变化类型,确定了阿克苏区域气候的3类4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