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物理公司一直在试图用较少的雇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力求快速高效地采集高质量的数据,获到地下目标的良好图像,并用之与地质和石油工程专家相结合,以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这次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协会第70届年会是地球物理界这种努力的集中显示,本文着重对波动方程偏移的论文情况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简称SEG,是群众性的学术组织,该会过去曾屡次邀请我国同行参加年会。1978年学会恢复活动后,我国开始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名义前往旧金山出席该协会第48届年会,1979年我国又去参加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召开的第49届年会。今年是第50届年会,又值该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我国又有9人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的名义参加学术和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与矿产资源调查、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地学研究等密切相关的勘探地球物理,在七五期间如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6年2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勘探地球物理发展方向座谈会,来自全国有关单位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大会发言和小会讨论,在一些共同性方向性问题上充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田勘探地球物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正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1):396-407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日—19日在西安举行。到会中国代表282人,分布在18个部、委的168个单位;国外代表35人,来自四大洲的7个国家。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顾功叙教授任大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矿部副部长夏国治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的、有国内外20多家厂商参加的勘探地球物理仪器展览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展望1995年台式计算机的性能及其对地震勘探的影响。换言之,是试图把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地球物理学家们所作的典型工作以及他们所用的方法联系起来。鉴于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仅可能预测5年以内的情况,任何过多的尝试都是不现实的,甚至5年已是勉为其难了。在预测未来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一时期计算机性能发展史以及正在不断增长的对地震计算能力的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7.
近期油气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回顾了近期石油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些进展,指出应用地球物理正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特别是油气勘探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着重讨论了油气勘探地球物理所取得的成绩,指出石油的有效供给是我国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l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实现石油的有效供给的前提。除了地震勘探方法的不断创新外,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和勘探思路的开拓。另外指出,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将在新世纪地球物理研究的新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26日在北京图书馆新馆召开。设有47个展台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设备展览会(其中国外的展台36个)与会议同期展出。这次会议内容广泛,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展览会等。这样的技术交流会对于地球物理学家及其组织来说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会议将交流近几年勘探地球物理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重点是:①寻找隐蔽油气藏及深部隐伏矿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②直接寻找油气和间接寻找各种矿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③寻找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种矿藏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3年11月13日至19日在天津市举行了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这是继1978年第一次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以来又一次规模较大的综合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个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以及大专院校的2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田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到会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协会(SEG)联合举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于1989年8月22—26日在北京图书馆举行。这次国际讨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SEG联合举办的。会议筹备期间,得到了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的赞助与协助。无论会议规模、参加人数、论  相似文献   

12.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分支学科。基于近代地球物理学观测数据及精度,所进行的研究规模已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地球科学的研究进程,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地表以下的岩石层、地幔乃至地核内部结构,也涉及地表山川湖海的物理现象及过程,还涉及地表以上的大气层、电离层乃至外层空间的各种物理现象及过程。从微观上说,研究的对象已涉及岩石内部的细微结构;从宏观上说,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地球内部物质组构运移及演化,从而也必涉及全球性的资源分布及区域性地质构造的演变。地球物理学利用各种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电学、光学、声学、核物理学、磁学、热学等)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量化的研究,从而使地球科学从定性直观形象的描述跨入定量研究的阶段,逐渐形成为一门精细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西沙海域生物礁地球物理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礁是指由造礁生物营造的碳酸盐岩有机建造.生物礁油气藏具有储量大、产量高的特点,是全球重要油气藏类型,也是南海主要勘探对象之一.西沙海域位于南海北部,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该区自中新世以来具有良好的成礁环境,生物礁大规模发育.本文在西沙海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地震资料为基础,以一个典型生物礁为例,综合分析了该区生物礁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首先,生物礁具有典型的地震反射特征:丘状外形、顶界面为强振幅连续反射、底界面连续性变差、内部反射杂乱、两侧有上超、上覆地层披覆;其次阐述了生物礁具有的其它4个地球物理特征:较高的层度速、较的高波阻抗、无明显重力异常、低磁力异常.最后简要分析了西沙海域生物礁的油气地质条件,推测该区生物礁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特别是临近生烃凹陷生物礁油气成藏条件最有利.  相似文献   

14.
勘探地球物理(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是在三年前由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的三位元老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先生发起,立即得到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SEG)前主席R、J. Greaen、技术委员会主席Stanley B. Jones等的热情支持,经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和美国勘  相似文献   

15.
《勘探地球物理新技术》(New Techno-logies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一书,由奈尔森(H.Roice Nelson,Jr.)著,由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海湾出版公司(Gulf Pub-lishing Company)于1983年编辑出版。这是一本主要为石油勘探科技管理人员写的书,因此,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它只介绍了石油物探的主要方法——地震勘探方法,并只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笔者在第55届EAEG会议期间了解到的情况,对勘探地球物理在石油能源、固体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的进展作了综述,指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学术讨论会”。 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们的合  相似文献   

18.
1 工作特点美国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家们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 (地球物理、地质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来确定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的状况 ,围绕如何保护环境 ,预测未来地质灾害 ,利用土地资源等问题开展工作。他们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地球和水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地质学家 ,同时也包括地球物理学家们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例如他们研究地球运动 ,试图预报地震与火山会在何时何地发生 ,以及它们对周围地区的影响。虽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领域密切相关 ,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地质学家研究地球的构成、过程和历史。…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名称。第二条:目的。第三条:会员。第四条:伦理准则。第五条:会员选举等。第六条:办事人员。第七条:办事人员的职责。第八条:理事会。第九条:执行委员会。第十条:会议。第十一条:分会。第十二条:学生分会。第十三条:普通代表。第十四条:联合或附属学会。第十五条:委员会。第十六条:事务管理人员。第十七条:会员评论。第十八条:细则。第十九条:会章和细则的修正。第二十条:程序手册。  相似文献   

20.
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为背景,对近年来信息处理中一些重要的新技术(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信号重构、小波变换等)以及计算机网络在这一领域中的一些较典型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