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厦门港及九龙江口沉积物中镁铝含量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洋沉积物中,各种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布是千差万别的,但并非杂乱无章。元素本身的化学特性和一定的沉积环境,往往决定了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因此,有的元素含量会随着沉积环境的变化而呈现某种规律性变化;有些元素则彼此间含量变化始终保持着某种相关关系。在地球化学工作中,人们经常通过研究两种(或数种)不同元素的含量比与沉积物形成环境间的关系,来认识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反之,也可利用这种比值来判别沉积物的形成环境。如现代海洋碳酸盐中Ca/Mg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温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笔者在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的调查研究资料,着重讨论颗粒态磷(P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有机磷(DOP)、总磷(TP)等各种形态磷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叶绿素(Chl.a)、总悬浮物量(TSM)等其他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九龙江口海域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7年3月至1988年12月笔者在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的调查研究资料,着重讨论颗粒态磷,溶解态无机磷,溶解态有机磷,总磷等各种形态磷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叶绿素,总悬浮物量等其他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亚湾沉积物中磷化学形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对Cr、Co、Ni、Cu、Zn、Al、Mn和Fe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行分离,即分作可交换态(EXC)、碳酸盐结合态(CAR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ERO)、有机结合态(OSM)和残渣态(RES)并测定了含量。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Cr主要赋存在OSM态中,Mn主要赋存在CARB态中,Ni在OSM态和ERO态含量相当,Co、Cu、Zn、Al和Fe元素主要赋存在ERO态中。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D断面表层沉积物中Cr、Co、Ni、Cu、Zn、Al、Mn和Fe元素的非残渣态含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ERO态金属元素随着沉积物中铁锰水合氧化物的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且ERO-Cr、Co、Ni、Cu、Zn、Al与铁锰水合氧化物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金属元素受到铁锰水合氧化物的影响。各金属元素非残渣态总量与ERO-Fe含量之间相关性也较好,说明各元素非残渣态受控于其各自主要的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6.
九龙江口厦门港沉积物中镉、铜、铅的分布和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河口区是江河所携带的泥砂、悬浮物和各种化学物质的主要沉积场所。河流悬浮物是重金属元素很好的清除剂。在河口水质条件急剧变化和复杂的化学、生物等过程中,它们能从水体中吸附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一起进入沉积物。Hely指出:Back河口海水中有些痕量金属的浓度要比排入该河废水中低10—100倍,这种减少既有海水的稀释作用,也有流出物中所含有颗粒的沉积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悬浮物的吸附和聚沉作用。因此测定河口沉积物中痕量重金属含量(总含量和各种可能迁移相),通常能预示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如果再指出它们与沉积物的某些重要组份及所处环境条件,就有可能进一步了解河流物质进入海洋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和九龙江口区海水与沉积物中总β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东 《海洋科学》1986,10(2):35-38
厦门位于东海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海上花园”,也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特区和旅游城市,因此对厦门环境的污染情况及其质量评价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由于大部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能放出β射线,所以通过对海洋环境样品中总β强度的测量就可以了解该海区的本底水平和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情况。因此我们于1981年1—4月间测定了厦门港及九龙江口附近海域的海水和沉积物中总β强度。此外,还对厦门地区盛产的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水产品——牡蛎体内的总β强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河口及莱州湾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及其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3个河口站位的沉积物以及莱州湾两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中的磷的三种基本结合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河口沉积物中总磷量与河流污染程度有关。磷的主要存在形态是以磷灰石结合态磷(PAI)存在的无机结合态磷(PIN)。莱州湾的柱状沉积物磷含量以及存在形态在离岸近和表层站位受到河流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深层和离岸远的站位受河流影响的程度降低,各种形态的磷含量已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重金属存在形态的研究已日益为环境科学工作者所重视。重金属在环境中分布、迁移和转化等化学行为都与它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对生物的毒性效应也取决于它的存在形态。离子态铜的毒性远大于络合态铜,并且铜的络合物越稳定,其毒性越小。因此,如果只测定重金属的总浓度,就难以对环境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更需要人们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Florence和Batley(1976)及Florence(1977)提出了较详细的重金属存在形态分类图式。这个形态分类图式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将溶存天然水中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珠江口贫氧区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Fe和Mn含量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迁移和固-液平衡过程相互作用的特征;研究了沉积物的环境因素和重要组分对其沉积-溶解作用的影响;研究了表层沉积物对它们的富集作用。结果发现,沉积物对Cu,Pb,Zn和Cd的富集系数(K)排列次序为K_(Cd)>K_(Pb)>K_(Cu)>K_(Zn)。K_(Cd)大于对照区和长江口的相应值。此结果说明,上述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可能有自生的CdS。且贫氧水的表层沉积物中Fe,Mn,Cu,Pb和Cd的地球化学特性尚未有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鸭绿江河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个峰值。R型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控制效应对鸭绿江河口地区常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起着主要作用,贡献方差达76.55%。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各站位归为两种类型,揭示出沉积动力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通过与附近河口对比发现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含量同朝鲜半岛的河流、中朝准地台花岗岩以及朝鲜半岛花岗岩比较接近,但与长江和黄河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海水化学要素分布和水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5年在同一时段5~6月,在珠江口按年度分区进行了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其中包括海水取样和样品测试,测试项目有理化常规、营养盐、有害重金属等。对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珠江口化学要素分布是来源、水体运动、迁移等一系列过程的最终反映,各要素分布的变异性差别较大;存在季节性低氧区,与受到污染或以南陆架盐水入侵有关;大量的径流输入使得NO3-N和硅酸盐含量很高,营养盐类型为磷限制型,氮硅比例则比较适宜;局部有害重金属Pb、Zn、Hg含量较高,与径流输入和沿岸排污直接有关,底床细颗粒沉积物受到扰动的二次释放对水体也有所贡献;硫化物对海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石油类污染也需要引起关注,无机氮污染尤其严重,反映出人类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影响着珠江口。最后,讨论了海水与表层沉积物化学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陈敏仪  朱旭 《海洋与湖沼》1988,19(6):601-605
海洋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可以为探明汞在该海域中的迁移机制、最后归宿以及在本海域的自净容量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和执法管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珠江口八大口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性、空间分布规律和来源,探讨了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与珠江和南海北部浅海及其他区域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Sr、Zn、Zr和Ba的含量平均值都超过了100 μg/g;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都在1 μg/g以下;其他元素含量平均值则在21.5至82.3 μg/g之间。元素Co、Ga和Zr,Ba、Pb和Ga,Cu和Ni以及Cr和Ni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陆域岩石的风化剥蚀、人为排放和海洋生物是珠江口微量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除Sr之外的所有被研究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在空间上总体都呈现出近岸高、离岸低和某些口门区低值的特征,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是影响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区除Zr和Sr之外的微量元素,平均含量都高于上游的珠江沉积物和下游的南海北部浅海沉积物,Pb、As、Cd和Zn含量超过了全球页岩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铀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4年4月—1984年11月和1987年10月对黄河口铀的调查结果,讨论了铀的某些化学行为,提出,黄河口(特别是河门站)水中铀可能是处于热力学不平衡状态,较详细地探讨了影响黄河口水中铀存在形态的各种因素。黄河口水中铀除以可溶态存在外,悬浮态铀的存在比较明显。还初步认为黄河口水申铀的地球化学异常现象具有一定的非保守性质。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底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长江口区32个表层沉积样品中Cu、Cr、Zn、Pb等重金属元素及Al等常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进行定量研究,揭示水动力和沉积作用是研究区元素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而采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沉积地球化学分区。此外,本次研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以Cu、Cr、Zn、Pb重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对长江口区进行底质环境的多因子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的底质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为探讨研究区沉积地球化学过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悬沙及其运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口现代沉积动力过程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1976年以来,我们对长江口徐六泾以下航槽底质和悬沙进行了沉积学的研究。本文就长江口的悬沙特性、航槽间泥沙交換和泥沙运移作一初步探讨,以期为长江口河床演变和航道治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有害重金属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应用近期珠江口水域表层沉积物有害重金属测试数据,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并根据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分析了各单项因子潜在风险指数以及重金属风险指数(单项因子指数累计),结果表明,各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不一,局部镉、汞的较高,前者达到强,后者达到中等,而砷、铜、铅、铬、锌依次偏低,只达到轻微。从空间分布来看,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以澳门东南最高,达到强这一等级。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沿岸牡蛎养殖场沉积物及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珠江口9个牡蛎养殖场沉积物及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中的Cd、Cu、Zn、Pb、Cr和Ni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Cd、Cu、Zn、Pb、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5—3.8、32.4—108.0、58—395、13.2—96.1、14.7—39.9和9.35—40.15μg.g-1干重;牡蛎体内Cd、Cu、Zn、Pb、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12.07、128.8—380.6、1 456.2—1 938.4、0.43—0.98、3.26—10.53和1.44—3.31μg.g-1干重。河口区沿岸养殖牡蛎与沉积物中的Cd、Cr含量具显著相关(p<0.01;p<0.05),可作为Cd和Cr污染的良好指示生物。所有采样点牡蛎体内Pb和Cr含量均低于我国颁布的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但6个采样点的Cd含量略超过安全标准(1.00μg.g-1湿重);4个采样点的Cu含量略超过安全标准(50.00μg.g-1湿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南岸边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记录的磁诊断方法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根据长江口南岸边滩南区排污口附近采集的柱样的磁性测量和重金属含量分析,探讨了磁性测量方法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记录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磁性参数xARM、xfd%、xARM/x和xARM/SIRM与重金属Cu、Zn、Pb、Cr具有极为相似的垂向变化特征,反映了细晶粒亚铁磁性太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以及沉积物粒度组成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根据上述相关性,建立了利用磁性参数推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根据上述相关性,建立了利用磁性参数推断重金属含量的线顺归模型。不同柱样基于磁性参数xARM的层位对比表明,不同部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记录可以对比,但其含量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复杂性,本项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磁性测量可以在分分辨率的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