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煤层顶板基岩风化带特性决定了其隔水能力的强弱。通过分析孙疃煤矿7211工作面72煤层顶板基岩风化带的岩性特征、矿物成分、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风化带分布特征等因素,表明:该工作面基岩风化带岩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古地形对风化带的发育厚度变化影响较明显;风化带具有一定的隔水能力,具有抑制冒落带与导水裂隙带向上发育的作用,这对缩小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安全煤岩柱高度和回采上限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连城吉龙山锰、硫铁矿为异体共生矿床。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于北东向、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及侵入接触带中,地表属风化淋滤锰矿,深部为接触交代型硫铁矿。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分析研究,矿区内地表锰矿为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矿质主要来源与围岩地层有关,深部硫铁矿与接触交代成矿作用有关。花岗岩与栖霞组石灰岩的接触带是硫铁矿形成的有利部位,是寻找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硫铁矿最具潜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风化深槽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尤其是桩基工程,具有很大影响和危害。深圳湾地区发育多处风化深槽,其中后海风化深槽是目前揭露的规模最大的风化深槽,槽底深度175.9 m。通过分析风化深槽的发育规模和工程地质特征,重点探讨了风化深槽内隐伏断裂发育迹象。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是形成风化深槽的控制因素,深圳湾地区受北东向五华—深圳断裂带和北西向狮子洋—珠江口断裂带相互交切作用,断裂破碎带宽,断裂力学性质属压扭性兼具张性,利于风化作用向深部扩展;后海风化深槽内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特别深厚,风化岩强度低。  相似文献   

4.
多煤层开采覆岩破断过程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先分析了研究区煤矿山西组煤层剖面和水文地质特征,针对多煤层联合开采的特点和覆岩的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工程地质力学模型实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多煤层开采的采动影响及岩层动态断裂机理,得出了有关岩层移动参数和多层煤同采时应力分布状态,计算得到了多煤层开采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分别为32m和81.5m,导水裂隙带高度影响范围已经达到风化带,未形成切冒,局部穿透粘土层。  相似文献   

5.
峰峰通二井田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井下地质调查,率述了通二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煤层断裂展布规律,表明已采区中,小型煤层断层的展布具有分区性和方向性等特点,并就层滑断裂引起煤层变薄与增厚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北部(深部)未采区进行了构造预报。  相似文献   

6.
上庄金矿区金矿化主要分布于主干断裂——招平和涧里—跃进村断裂及其两侧的次级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或韧性剪切带的控制,金矿化在断裂产状发生变化、构造叠加改造部位,节理密集带与破碎带的复合部位富集。找矿方向为①号脉以南至涧里—跃进村断裂与主断裂交汇处;涧里—跃进村断裂带两侧密集次级断裂及深部;招平断裂入字型构造部位,即①、②、⑧、⑨、⑩号脉深部。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区花岗岩风化球成因探讨及勘察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林  黄汉盛 《广东地质》1997,12(4):57-62
通过对深圳地区花岗岩的成因,区域构造,风化作用等因素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风化球成因与它们的内在联系。燕山晚期混染花岗岩,蚀变花岗岩是风化球形成的内在原因,断裂构造带及次生裂隙为风化球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化带特征与风化球形态有密切关系。由此提出圈定花岗岩风化球发育地段的几点原则和勘察对策。列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的工程地质背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述了榆神矿区煤层上覆红土、风化带基岩、未风化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认为红土层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风化带基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增加,隔水性能明显增强。2-2煤层上覆基岩为中硬岩石,而且有较多的软弱岩石夹层,煤层开采的冒裂带发育高度相对较小,影响不到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底部,具有较好的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江南造山带位于组成华南大陆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是揭示华南陆块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探索该地区大规模岩浆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键窗口。前人在构造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对江南造山带的深部结构认识不明,导致对其定义、边界范围、形成时代及演化过程等方面长期存在争议,故亟需开展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工作,为解决上述争议问题提供约束。鉴于后期构造运动对上地壳大幅改造的影响,致使对于江南造山带的深部边界存在不同认识,本文以重力数据和航磁数据为主、辅以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并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深部边界。综合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深部电性结构及75种元素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聚类分析结果,推测钦杭结合带可能为江南造山带东南侧深部边界,并推断了江南造山带北部可能的深部边界和周缘的断裂构造。基于上述结果和认识,分析了区域构造对金、铜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江南造山带深部边界及深部断裂扮演了成矿系统中“导矿通道”的角色,从深大断裂形成之初就提供了铜、金等幔源成分为主的矿物质,在合适位置就位成矿;后期复杂的构造运动,使得局部位置再次活化,成矿物质重新富集迁移,在次级断裂等有利...  相似文献   

10.
鱼田堡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深部突水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鱼田堡煤矿各生产水平、开采区域、开采煤层涌水观测资料,以及水质化验、连通试验等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查明了该矿深部煤层开采的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浅部与采空区融为一体的“地下水库”及深部K3(4#煤层)开采时在煤层顶板以上发育的采动离层裂隙带,为防治矿井深部突水提供了较为切合实际的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深部土岩接触带是指厚表土底部一定厚度的土层及其下一定厚度的煤系风化岩组成的土岩组合体。由于它由高压态土体、高压水和软弱破碎风化岩体组成,故具有整体不良的工程地质性质,在接近该带下采煤时易发生采场顶板矿压突变剧增、突泥溃砂、突水等重大安全问题。在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深部土层土性和岩层岩性将深部土岩接触带划分为4种类型:砂土-砂岩接触类型、砂土-泥岩接触类型、粘土-砂岩接触类型、粘土-泥岩接触类型,分析了每一种土岩接触带类型对应的工程地质意义,并对丁集矿井西南区13-1煤层的土岩接触带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13-1煤层土岩接触带类型以砂土-泥岩、砂土-砂岩为主,近松散层工作面受到底含水的威胁比较严重,工作面溃泥、溃砂、压架出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开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2.
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上的电阻率测深资料经二阶差分法处理后,可以明显识别深部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带的顶界面,并可利用ρα^m断面图的0^-线特征求取其顶界面埋深。电阻率测深资料经变换为轴向测深曲线后,可明显识别深部断裂构造矿化蚀变带,提高了深部垂向分辨能力,突出了深部找矿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壁芯观察、薄片鉴定、储集空间面孔率统计、孔渗分析、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对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花岗岩潜山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南低凸起花岗岩潜山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和裂缝。储层纵向上发育为风化溶蚀带、风化裂缝带和构造裂缝带,风化溶蚀带和风化裂缝带储集物性较好,构造裂缝带储层物性的不均一性较强。潜山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包括风化淋滤作用和断裂活动,风化淋滤作用对松南低凸起基岩潜山储层的改造起到积极的作用,断裂活动为基岩潜山储层的发育提供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急倾斜煤层覆岩结构的复杂性,使得现有的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陷规律,为了深入研究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陷规律,本文采用MIDAS/GTS对急倾斜煤层开采情况进行模拟,并将"三带"理论应用于急倾斜煤层的研究。根据煤层开采后覆岩移动规律和地表沉陷的特点将煤层开采分为浅部开采阶段和深部开采阶段。浅部开采阶段覆岩破坏范围较小,顶板形成以上下煤柱为拱脚的拱形结构,地表表现为非连续的塌陷坑;深部开采阶段基本顶断裂、垮落在采空区形成铰接结构,地表表现为连续的下沉盆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深埋土岩界面下压架突水事故的机理,在分析高水压裂隙岩体赋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值及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资料,采用理论及主控因素影响分析研究了深埋砂土砂岩界面下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深埋土岩界面带煤层开采,裂采比与防水煤岩柱高度符合Boxlucas1指数函数模型;当煤层顶板岩层大部分位于风化带深度范围时,风化带岩性的存在对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发育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风化带厚度对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砂土砂岩界面下,由于下渗带的存在,水对岩体强度的影响,使得处于下渗带内岩层实际对导水裂隙带高度抑制作用相应的增大。  相似文献   

16.
川中灯影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中磨溪-高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受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的影响,致使灯二段及灯四段顶部遭受风化剥蚀,区内大规模发育的溶蚀孔洞在测井曲线上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的钻井、常规测井及FMI成像等资料分析,将研究区岩溶剖面从上而下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及深部缓流岩溶带。研究表明,地表岩溶带由风化残余物杂乱堆积而成,水平潜流岩溶带顺层孔洞发育,二者是研究区储层最为发育层位;渗流岩溶带储层较发育,深部潜流带储层不发育。从区域上看,研究区位于古岩溶斜坡带,从南西向北东方向,岩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海域太古代-古元古代片麻岩潜山分布面积巨大,已发现多个油气田,有重要勘探价值。本文综合应用岩心、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常规物性、锆石测年、矿物溶蚀模拟等实验手段及统计分析方法落实了渤海片麻岩风化壳型储层地质特征、成因机理及发育模式。研究表明,片麻岩中长英质矿物含量大于70%有利于形成潜山裂缝型优质储层;大气水风化淋滤作用对长石类矿物的溶蚀,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和沿裂缝的溶蚀扩大孔隙,极大改善了片麻岩潜山的储层物性;构造作用产生的断裂和节理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储集空间,还可以作为渗流通道加大风化淋滤作用的影响深度和范围,促进深部岩石的溶蚀改造,加速风化过程。上述主控因素指导下建立自上往下发育粘土带、砂化带、砂化砾石带、裂缝带和基岩带的片麻岩风化壳型潜山储层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尖山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的风化带广泛发育,其规模、产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中元素的迁移规律均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元素迁移相对强度曲线揭示了该风化带的发展过程及风化速度。对深层风化带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豫西南许窑沟金矿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许窑沟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几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断裂,特别是韧性剪切带对成矿的主要控制作用;花岗岩与成矿有较大的时差,具有穿时,穿层的特点,它起着沟通深部与浅部的作用,并使深部的含Au流体沿断裂破碎带上升,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20.
依据江西省46个勘查区252个煤样的测试成果,提出了以瓦斯含量作为划分煤层瓦斯风化带的主要指标。并以丰城矿区石上井田为例,提出了确定瓦斯风化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