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自然降水特征及火箭人工增雨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统计分析了1981~2000年20年中15种降水天气系统影响下河北地区自然降水特征,并对火箭人工增雨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统计分析表明:西来槽类、高空低涡类、冷锋、切变线和副高后部等天气系统是影响河北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其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占到了90%以上;不同的天气系统在不同季节对降水的贡献有所不同,其中西来槽类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居首位,开展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机会最多;夏季降水系统最强,云水资源最为丰富,人工增雨潜力很大,是开展火箭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最佳季节,春秋两季增雨潜力明显比夏季小,冬季最小;倒槽、副高后部、台风低压、高空低涡类和气旋类等系统最强,日降雨量和单位面积降雨量明显比其它系统大,尤其对蓄水型火箭增雨作业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中西部自然降水效率及人工增雨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中西部自然降水效率及人工增雨潜力的研究宫德吉(内蒙古气候中心)我区开展人工增雨试验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现在人工增雨已成为我区农牧业每年抗旱保收的重要手段。回顾30年来我区的人工增雨工作,总的看来,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实际的抗旱增雨效果方面,都...  相似文献   

3.
锋面云系降水中的增雨潜力数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李宏宇  王华  洪延超 《大气科学》2006,30(2):341-350
采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研究2002年4月4~5日出现在河南省境内的一次冷锋云系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云系降水机制以及区域内水分循环收支、"拟降水效率"与云系增雨潜力.模拟结果显示,这次大范围冷锋降水云系分层、非均匀性结构明显,高层主要由冰相粒子构成,中层是冰-水混合层,低层为液水层.云系内同时存在较强的冷、暖云过程,低层和中层首先由暖云过程生成大量云水,而高层冰晶出现后不断向雪转化,大量的冰雪晶由高层降落至中层高云水含量区,促使雨水大量产生,云系存在明显的"播种-供给"云降水机制.此外,模拟显示云系降水主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增雨作业前缺少微物理资料确定人工增雨潜力区的问题,文章利用欧洲细网格资料、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和飞机探测资料,根据人工增雨前所需具备的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可播区条件,分析了层状云切变线型降水人工增雨潜力区的宏观判据。结果表明:欧洲细网格模式预报大气可降水量、低云量、比湿最大值、气柱总含水量和850 hPa比湿与降水的演变趋势一致,大气可降水量预报平均值为43.0 mm,气柱总含水量预报平均值为33.0 kg·m-2,850 hPa比湿预报平均值在6.4 g·kg~(-1)时,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实施;模式探空资料反映的湿层(相对湿度≥80%)高度与厚度、e-Ei反映的冰水转化区与T-T_d反映的准饱和湿层的垂直分布,可确定人工增雨作业的合适时间与最佳播撒高度;欧洲模式预报对判定人工增雨潜力区和降水过程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与地基微波辐射计和飞机的探测结果较为一致,模式预报产品与观测资料结合为判定人工增雨作业潜力区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文昌为例,通过对影响海南省的四类十二型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对降水天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海南省的天气系统,以热带系统较多,冷空气类系统次之;单一系统,以变暖高压脊(G2)和西南低压槽(SWT)较活跃,华南沿海槽(ST2)和越南低压槽(YT)较少。降水则以冷空气类(除WS型)和低压槽类(除SWT型)较多,降水概率基本在50%以上,其中静止锋(WQ,EQ)系统和华南沿海槽(ST2)的降水概率甚至达到65~70%;较好地揭示了各种天气系统在海南省的活动规律及与降水的关系,为海南省指导各县市的天气预报及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西干旱期间的天气条件、气柱水汽量、对流云回波(云顶高、云强度等)特征、作业技术方法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江西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技术数据和指标,为江西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西干旱期间人工增雨天气条件与潜力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江西干旱期间的天气条件、气柱水汽量、对流云回波(云顶高、强度等)特征、作业技术方法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江西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技术数据和指标,为江西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NCEp再分析、小时降水量、探空、地面观测以及卫星资料等,从水汽、云水两方面,探究空中水物质及降水效率评估方法,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区域不同天气系统降水效率。5—9月各天气过程平均水汽初值为27mm,过程中水汽总输入量是水汽初值的36.7%,水汽降水效率为7.5%。各天气系统平均水物质总量为10mm左右,其中,水凝物初值较小,为2mm,水汽的凝结量为水凝物初值的4倍左右,过程水凝物降水效率大约为41%。全区降水效率较低,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9.
海南乐东降水特征与干旱及人工增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海南省乐东县境内的乐东站和莺歌海盐场气象站及所属5个单位气象站1977~2006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东县降水特征与干旱进行分析;并根据气象学原理对乐东县人工增雨潜力进行了分析,为当地政府进行抗旱减灾,找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及云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和作业云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辽宁的天气特征,高空环流分为4种类型,其中西风槽和冷涡为多见;地面以冷锋和蒙古气旋多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云系是层状云系。  相似文献   

11.
陈羿辰  何晖 《大气科学》2017,41(3):578-592.
本文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近三年的有效降水,重点研究了积层混合云降水特点并对其分类,发现积层混合云降水出现频次约占总降水次数的61%,其中积层混合云降水以积层连结型和水平混合型为主,二者之和占近80%。重点分析了积层混合云中对流和层云两种不同特点降水类型的宏微观结构,确立了反射率因子Z、温度T、粒子含水量M、催化剂AgⅠ(碘化银)活化率NE和粒子相态HTC(hydrometeor type classification)为人工增雨潜力识别指标及这些识别指标的取值范围,同时也根据研究现状和人工影响天气需求总结制定出人工增雨潜力等级。利用偏振雷达构建模糊逻辑识别算法对积层混合云三种降水类型进行增雨潜力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播撒碘化银增雨来说,积层混合云的增雨潜力区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增雨等级为“不适合”)和下层(零度层及以下)分别受含水量和温度等影响不适合增雨,中间层(增雨等级大于等于“等级一”)是可增雨区域;(2)积层混合云中层云区增雨潜力较小,对流云区可增雨潜力要远大于层云区,开式流场型与积层连结型可增雨潜力要大于水平混合型;(3)当降水云中识别出霰粒子时,其附近的大部分区域会有较好的增雨潜力。通过偏振雷达实例检验和数值模式模拟在积层混合云不同部位播撒碘化银催化试验发现,在增雨潜力较好的区域催化有很明显增雨效果,模拟试验结论与偏振雷达识别增雨潜力区结果也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偏振雷达的增雨潜力区识别方法和结果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对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和作业云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按照辽宁的天气特征 ,高空环流分为 4种类型 ,其中西风槽和冷涡为多见 ;地面以冷锋和蒙古气旋多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云系是层状云系  相似文献   

13.
强对流系统诱发的局地暴雨往往造成城市内涝, 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强城市内涝预警能力、提高内涝预报精度、改善风险空间描述,急需研发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城市降水监测产品。本研究基于深圳市1部S波段双偏振雷达和2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观测资料,研发了深圳市S波段双偏振雷达和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组网拼图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4个模块:(1)雷达非气象回波的识别与去除;(2)复合平面扫描仰角信息计算;(3)S波段和X波段雷达单站降水率计算;(4)S波段和X波段雷达QPE拼图。基于新研发的S波段和X波段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拼图系统,产生时间分辨率1 min、空间分辨率30 m的QPE产品,并以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为标准,与深圳市目前天气预报业务QPE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新研发的降水拼图系统产生的QPE产品,在精度和稳定性上优于业务产品。  相似文献   

14.
北方降水性层状云人工增雨潜力区的逐步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1~1999年9年间飞机人工增雨外场试验期间长春市气象局07:00或19:00(北京时,下同) 的701测风雷达和吉林省气象台713数字化雷达观测资料,依据穿云实际宏观观测资料将增雨潜力区分为:Ⅰ级(较大)和Ⅱ级(较小)。然后应用逐步判别方法求得500 hPa风速的南风分量、回波顶高度、负温层回波厚度/正温层回波厚度、0℃层高度/回波顶高共4个气象因子参加的两组判别函数S1、S2。再用Microsoft VB6.0可视化编程语言,以作业前最近时次探空报中500 hPa风向风速和雷达回波参数为基础将全省划分成9个催化作业区域,根据云系主体回波所在区域,对预催化或正在催化的层状云系进行自动解报、逐步判别方程计算和增雨潜力的自动显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美国NASA Langley研究中心提供的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单个卫星视场大气顶/地面通量和云(SSF)的Aqua卫星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的云水路径和冰水路径资料,分析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效率和人工增雨潜力。选取天山、祁连山、南疆沙漠和东南部季风区4片有代表性的地域,按该资料的云分类,分别计算低层云和高层云区域月平均值,结合相应时期和地区的降水量,分析不同云层与月降水量的相关。结果表明,西部干旱区降水与高层云相关较好,而东南部季风区则与低层云相关好。整个西北区以低云的云水路径与降水量相关系数最高,平均R2=0.8459。定义月降水效率为月平均降水强度(mm/h)除以总的云水路径,结果表明,不论低层云或高层云的降水效率都是东南部季风区最大,祁连山区略大于天山区,南疆沙漠最小。其年变化低层云除南疆7月最高外,其余地区8月最高。高层云的降水效率东南部季风区8月最大,其余3片7月最高。取(LWP/IWP-C)×LWP作为人工降水最大可能增(减)雨的度量,则4片中祁连山区最大,其次是天山,东南部季风区最小,年平均为负值。人工增雨潜力的年变化表明,高层云的峰值A区和C区在8月,D区则在9月,其余峰值均出现在6或7月。本文重点研究天山、祁连山区地形云人工增雨潜力,为今后人工增雨(雪),开发山区云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有利的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有利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采用VB6.0设计编程,模拟预报员的天气分析思路,自动判定天气过程,显示资料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和天气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000~2003年3~10月,甘肃省实施飞机人工增雨的116架次资料为样本,以增雨当日08时500hPa资料为主,根据冷空气入侵甘肃的不同路径,将有利飞机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分为5种类型:高原低槽型、西南气流型、平直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北方低槽型,并分析了不同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有利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采用VB 6.0设计编程,模拟预报员的天气分析思路,自动判定天气过程,显示资料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统计分析了影响卢氏县降水的天气系统,结果表明:冬春季节可能造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有西风槽、低层东北风和高空西南气流相结合、高空西南气流和地面倒槽相结合等,夏秋季节有西风槽、东西向切变线、南北向切变线、黄淮气旋、华北冷涡、高空强冷平流区、偏南气流等.华北冷涡、高空强冷平流影响时,产生冰雹的可能性很大;西风槽、东西向切变线、南北向切变线、黄淮气旋、偏南气流影响时,有利于暴雨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山西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91~2000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山西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山西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华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热带高压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24 h影响山西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