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赏石便成了人们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增长的一种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赏石便成了人们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增长的一种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按观赏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含意义等特点将区内观赏石划分为6种类型,即造型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事件石类,纪念石类,不同类型各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观赏石贸易中注意保护资源,合理评估品级和价值,努力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广西的石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碧茹 《广西地质》1997,10(4):71-76
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内容,观赏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及商品经济价值。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根据观赏石的形态特征、产出地质条件划盼为造形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特殊石类等,各类观赏石其形成地质环境各异,在大自然的雕塑下展现出的欣赏价值各放异彩。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及较高收藏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谈观赏石     
沈才卿 《铀矿地质》2000,16(2):125-126,128
通常,凡具有观赏、玩味、陈列、装饰价值,能使人的感官产生美感、舒适、联想、激情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石体统称为观赏石。1 观赏石的分类我国观赏石的产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国内对观赏石的分类尚不统一,目前有李饶(1990)、袁奎荣等(1991)和宋魁昌等(1991)3种分类方案;本文仅以李饶的分类方案为例对观赏石的分类作简单介绍。李饶(1990)按观赏石的产出特征将其分为3类18型。(1)岩石造型类①地表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奇特造型。如新疆和内蒙的“风陵石”;②由海蚀或河流冲涮作用形成的自然造型。如南京雨花石、山东长岛鹅卵石等;③淋积作用形…  相似文献   

6.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造型美,品相佳。自古山东为观赏石大省,具有深邃的齐鲁石文化积淀。文中对山东观赏石分类,并着重论述了泰山石奇石、琅砑石、临朐石等30多种观赏石的机理及特征。对观赏石的研究与开发,领先的奇石文化市场,必然对山东经济发展具添砖增瓦意义,山东石文化将在发展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浅议观赏石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供石、奇石、珍石、欣赏石)主要是指天然形成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纪念石、盆景石、工艺石、文房石等.它们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产量又比较稀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体量上可有大中小之分,据造型、纹理、色彩、质地及产出量多少又有高中低档之别.观赏石基本上是一种发现艺术,是科学与文化共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观赏石的分类与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观赏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这一认识出发,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石、古生物化石、纪念石和特殊石6大类。又以观赏石的地域审美观为指导,从色泽、形态、图纹、质感、组合、使巧、命名和意境8个方面对观赏石的审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安徽省灵壁石、太湖石、景纹石、昌源石、腊石、青石、山花石资源的分布及其产出的地质条件,并对各石种的品质及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安徽省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安徽省观赏石开发利用前景进行论证,认为其开发利用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11.
一、开发历史 浙江省观赏石开发历史可以追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距今7000年前的浙东北余姚市河姆渡镇古人类遗址文化层中,就出土有石珠和简单加工的玉器;在距今4000—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镇古人类文化层中,又出土了玉琮、玉壁、玉钺等玉石制作的礼器,是史前时期浙江观赏石开发历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土资源》2006,(2):F0003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赏石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赏石是一项健康的审美活动,它使人们在赏石过程中,更加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崇尚自然。在观赏石这个繁花似锦的领域中,它包揽了奇特而充满奥秘的景观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矿物晶体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生物化石,甚至原生岩及其衍生的许许多多的欣赏元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观赏石全集》是黄河出版社于2009年8月推出的观赏石类书籍,由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大学地质系以及广西观赏石协会等19家单位共同策划、淮海工学院王实教授总编,分为上、下集,全集定价:¥300元。该书共90多万字,采用大16开铜版纸全彩印刷,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用广泛,是一部具“读、赏、藏”兼备的大型工具书,较全面地论述与展示了中国观赏石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蕴含着宇宙之万有;岩石文化是地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景观大自然,或者是观赏石,都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璀灿无比的情趣。《上海地质》将从本期选载作者刘志华撰写的《石文化风韵》一文。该文分三部份:一、“景观大自然”——(梦幻般的奇岩怪石);二、“观赏石的审美情趣及石体的艺术语言”——(雅石与自然、神似与形似、抽象与具象);三、“赏石群簇”——(岩石类、化石类、矿石类、宝石类)。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并充满魅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球文石是CaCO_3的第3种亚稳定多形体,它常在实验室中被合成,很少在自然界产出。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球文石的野外地质、显微光学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的球文石为紫红色,呈放射状、菊花状及同心圆状结构,长径范围为0.5~3.00mm;光学显微镜下呈六边形结构,发育一组不完全解理。闪突起十分显著,并由低负突起过渡到高正突起,少数呈聚片双晶、集合体等;在红外光谱图中,常发育1494cm~(-1)、1086cm~(-1)、876cm~(-1)+848cm~(-1)、713cm~(-1)+677cm~(-1)等4个特征吸收峰。当前,尚未发现有肉眼可识别的大粒度球文石的报道,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肉眼可识别球文石的发现对未来球文石结构的表征、与其次结构相关的晶体结构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地质学刊》2007,31(4)
江苏独有的观赏石-溧阳石品种———溧阳石,是一种主要由颗粒极细的叶蜡石矿物集合体组成的岩石,颜色丰富多彩,主要有红、黄、褐、灰、白等色,有时具紫、蓝、绿等色。溧阳石中常含杂质或蚀变的角砾。杂质和角砾经过多次蚀变后,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观赏石。按颜色、质地和花纹不同,可划分为:溧阳红、溧阳紫、溧阳黄、溧阳花石、溧阳冻、溧阳星点红、溧阳星点紫等品种。有些溧阳石切割抛光后十分美丽,如:《仙女下凡》、《红衣公主》、《峡谷风光》、《朝霞满天》、《雄狮》等观赏石,在中华奇石馆展出和南京电视台多次播放后,引起人们的兴…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矿产种类划分方案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志刚  朱明玉 《矿床地质》2015,34(6):1321-1345
文章是为"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进行"全覆盖"的矿产成矿规律研究而撰写的,旨在了解中国矿产的种类及其数量。在对前人有关古代矿业的众多资料和1949年至今的5个矿产分类方案进行汇总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上的矿产分类,根据《地球科学大辞典》中有关"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诸多术语之定义,对诸方案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宝玉石矿产分类分别进行述评后,提出了中国矿产资源的系统分类,包括:1能源矿产13种;2金属矿产39种/族(其中,黑色金属5种、有色金属13种、贵金属3种/族、稀有金属8种、稀土金属15种+钇和钪、分散元素9种);3非金属矿产114种/组,其中,矿物类非金属矿产65种/组、岩石(土)类矿产49种/组;4水气矿产6种,合计172种(组)矿产,并给出它们的矿物分子式。此外,还重复列出宝玉石类和观赏石类(装饰石、收藏石及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砚石、印章石)矿产53种;其中,宝石类矿产14种/类、玉石类矿产22种和观赏石类矿产17种;另增加有机类的琥珀1种。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文化包含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  相似文献   

19.
北京西山和湖北铁山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人们对于石香肠构造的普遍性及其意义早就有所认识。 Lohest于 1 90 9年最早对石香肠构造进行了描述。但直到 Cloos于 1 947年和 Ramberg于1 95 5年对石香肠构造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后 ,人们才逐渐的注意这种构造。根据石香肠构造的连续性 ,将其可分为膨缩石香肠构造 (或藕节状石香肠构造 ) [1]和断裂石香肠构造 [2 ] 。经典的膨缩石香肠都是双凸形。而 Malavieille等 [3] 发现了一种双凹形石香肠 ,并称之为骨节状石香肠。此后不久他们的文章被介绍到中国 ,但这十多年来 ,国内并未见骨节状石香肠的进一步报道。笔者在进行“石香肠构造流变计研究”项目的过程中 ,对北京西山和湖北铁山的石香肠构造进行了研究 ,分别在两地发现了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北京西山的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发育于震旦系碳酸盐岩建造中。由灰质白云岩组成香肠体 ,白云质灰岩组成基质 ,石英脉充填于香肠体裂口处 (图 1 )。反映出两期垂直层面的压缩和平行层面拉伸的纯剪切变形的叠加。图 1 北京西山第一类骨节状石香肠1石英脉 ;2灰质白云岩 ;3白云质灰岩湖北铁山的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发育于狮子山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热动力变质带上...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龙门山前甘溪地区吉维特阶发育一套厚2~3m灰-深灰色微生物岩,由直径0.1~4.0cm的核形石组成,其核心皆由早期葛万藻及其他生物碎屑组成,包壳由具同心圈层结构的亮色和暗色含葛万藻的纹层组成,并可分为球状、帽状和变形状3类核形石微生物岩,垂向上可分4个旋回,从底到顶核形石密度和粒径总体变密、变大,平面上呈不均匀发育。核形石样品具不同程度的δ~(13)C、δ~(18)O值负偏移和~(87)Sr/~(86)Sr正偏移特征,表明核形石微生物岩层遭受过古表生期大气淡水的影响,其中亮色纹层与球状核形石微生物岩受大气淡水影响最为强烈,核形石是在葛万藻发育、水流扰动及大气淡水参与的环境下,葛万藻包覆于生屑的外缘而成,藻类越发育、水体能量越高、沉积环境越稳定,形成的核形石粒径越大、丰度越高。核形石微生物岩在纵、横向分布特征,表明在全球中泥盆统艾菲尔期—吉维特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龙门山地区吉维特金宝石组末期表现为至少6期次脉动式且逐渐强烈的构造抬升作用,造成该地区金宝石组末期海平面大幅下降而暴露于地表遭受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