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集中体现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的用地理念。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广西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倡导珍惜资源的文化理念,严格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缙云县地处浙南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8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近年来,缙云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立足科学发展,围绕“富民强县、创业创新”发展战略,以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土资源调控作用,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努力破解用地“两难”,走出了一条具有缙云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土地政策,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以及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扎实开展“双保活动”,6月22日,经会议研究决定,玉林市纪委、市监察局将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保卫战”活动。  相似文献   

5.
节约集约用地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是合理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土地利用方式方法上确实存在“乱占滥用、粗放低效利用、浪费利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侣亿亩耕地红线保护目标的全面实行,也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节约集约用地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仅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突出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08,(4):30-32
2008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省委、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会议。同时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8]3号)。“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澉浦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需求不断加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该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郯城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举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面旗帜,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化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是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环,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做到集约节约用地,保障经济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从加强耕地保护入手,以集约节约土地资源为主,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明明  陶琦  葛炎 《广西地质》2009,(10):F0002-F0002
2009年9月17日,广西国土资源厅与广西纪委、监察厅在玉林市召开广西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保卫战现场会,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坚守土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双保”行动目标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1.
嵊州市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是,闲置浪费、低效利用土地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仍时有发生,土地粗放利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强化耕地保护,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嵊州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质》2011,(8):32-32
日前,安徽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破解用地供需矛盾长效机制,推动该省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当前该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正值“十二五”开局的黄金机遇期,全省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供求形势严峻,坚持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3.
张曦 《山东地质》2009,(11):5-6
随着“东西帮扶”工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鄄城县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鄄城县把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用地观结合起来,把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作为破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不断完善集约节约用地机制。据历年土地调查数据,1996年全县耕地面积66821.3hm^2,2006年66942.52hm^2,10年间耕地增加了121.19hm^2。在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仍然保持了耕地总量稳中有升,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牟傲风 《辽宁地质》2011,(12):10-11
节约集约用地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缓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岳传明 《山东地质》2014,(10):84-86
当前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背景下,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利用工作的当务之急。利津县通过严格按照产业政策供地、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等措施,提高了用地效率,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但工作中应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等问题,严格用地管理,优化用地模式,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既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变农村面貌,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应充分做好节约集约用地的文章,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土地开发整理的作用,应进一步拓宽土地开发整理的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力度推进基本农田整理和村庄整理,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既节约集约用地,又切实保护耕地,还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毕宇亮 《山东地质》2011,(10):74-75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以编制计划来保证集约。认真做好201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结合威海市经济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市场状况等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明确到具体地块,并在门户网站及土地有形市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新要求,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管理工作提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李晓虎  陈军伟  曾亮 《山东地质》2011,(5):52-53,57
全面分析了当前临沂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临沂市作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这一背景,借鉴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好的做法,提出通过规划计划、城乡统筹、机制创新、舆论宣传4个方面共同推进,走出一条临沂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