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2009年以来,省厅在全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和基层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建设工作后,各地严格按照省厅要求,把创建地质灾害“十有县”和“五到位”国土资源所作为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抓手,找差距、查问题,以创建促提高,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土资源》2013,(4):F0003-F0003
2013年10月25日,“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副司长陶庆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处处长李铁峰出席,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3.
陈沉 《河南地质》2012,(3):40-41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对于什么是“城市”,“城市”的边界在哪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对该条法律的争议,将其作为“建成区”的有之,将其作为“规划区”的亦有。但迄今为止,未见立法机关的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4.
4月27日,娄底市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娄底市将全面推行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赵旭 《浙江地质》2012,(5):52-52
近年来,随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责任机制的不断完善,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水平逐年提升。根据我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和基层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的统一部署,各地纷纷着力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基层仍在群测群防队伍、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地质灾害隐患巡查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何消除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成了各级部门工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李倩 《广西地质》2009,(6):54-54
5月20日,梧州市国土资源局部署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活动。 为了做好“十有县”建设,该局要求各城区政府、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在多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中的10项具体内容,按照广西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通知建设“十有县”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09,(5):22-22
4月29日下午,2009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受徐绍史部长委托,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负小苏出席会议并代表部党组作讲话。他指出,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气象条件不容乐观;二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可能开始凸显:三是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各地要以“双保行动”和“大讨论”为契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升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5月13日,当栾川县地矿局的工作人员和当地的村干部将一张“地质灾害防治避险明白卡”送到狮子庙镇红庄村王铁成老人的手里时,他激动地说:“您给俺送的可是‘连心卡’啊!”  相似文献   

9.
"送礼"     
“喂!豫NJXXXX牌号是您的车吗?”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宁陵县柳河国土资源所所长魏风波的手机突然响起,他按了一下接听键,非常客气地回答:“是的。您是哪位?请问有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0.
徐歌 《广西地质》2009,(9):38-40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出无以计数的词汇。有这样一个词,叫“鬼门关”,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缘何?因为其撼心慑魄!言“凶险”、“危殆”、“惊悚”,无出其右者。透过它,甚至还能映射出中国人的生死观,以及对生命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11.
我所在的修武县城关国土资源所,被全局干部职工称为“巴掌”所,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有两个原因:一是片小,我们所的辖区在全局8个国土资源所里面积最小;二是人少,全所共有5名工作人员,扳指一数,正好一“巴掌”。  相似文献   

12.
继国土资源部作出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的统一部署后,2009年7月6日,省国土资源厅发出《关于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的通知》,提出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将全省48个山区丘陵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市、区)建设成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2009年每个市要有1个以上县(市、区)通过省厅“十有县”建设验收。文成县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质》2013,(7):71-71
群测群防作为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举措之一,各地从结构层次、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制度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目前,云南省已建立129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大力推广使用了裂缝报警器、裂缝伸缩仪等专业监测设备,推动了“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最近这几个月,全局无私自离岗现象发生,无故迟到、早退现象明显减少,因公外出都在去向黑板上有留言,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查岗,机关作风比前几个月有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大力开展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善、保障体系待健全、防治方向欠清晰等问题。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省内地质灾害的属性及地质灾害防治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区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建以“社会保障、科技保障、经济保障”三大基础保障和“规划评估、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四项防治工程有机结合为特色的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新架构,可为湖南省科学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石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该怎么抓?面对点多面广的危岩崩塌隐患,如何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近年来,广西田阳县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任务”来抓,积极开展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防治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无锡双帆(金帆)钻凿设备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八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于2007年4月16~18日在无锡市紫京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来自国土资源、铁路、公路交通、水利、电力、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云南地质灾害防治历程和云南高原泥石流防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资源与环境理念的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新方法。泥石流防治的基本对策是实施泥石流全流域地质灾害链的系统防治;其目标既要减灾防灾,同时保护土壤资源,兼顾实现砂石料与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要避免形成堰塞湖及河湖淤积等新的环境问题;泥石流防治一是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缓泥石流蓄势速度(可流动松散物质的积蓄速度),二是科学分离和处理泥石流固体物质,变“拦挡、疏排”为“拦淤、清淤”,将泥石流泥沙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将“固床、护岸,拦挡、疏排”改进为“保土、稳坡,固床、护岸,拦淤、清淤”。  相似文献   

19.
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的国内外现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预测的困难,治理费用的昂贵,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近20年来,特别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展以来,国际上研究和防治滑坡灾害空前活跃,各项研究进一步扩展和深入,防治工程提供也在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向轻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本文仅对防治滑坡工程的工程措施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作一简介,希望对对我国  相似文献   

20.
柴娜 《河南地质》2012,(7):20-20
大家都十分熟悉,每年的地质灾害防治都是一项很棘手的工作,干不好还要被政府问责。可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同事——牛文革每次都是首当其冲,勇担重任。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党员,哪里需要往哪里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