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地质》2009,(2):18-19
2009年2月13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省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08年工作,布置2009年任务。会上,厅党组书记、厅长楼小东做了重要讲话,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施彩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组长陈松根作工作报告。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潘圣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民生大事,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汛期的恶劣天气,又使此项工作突显紧迫。本期攻玉之石栏目,特别介绍三个单位的工作经验和一位基层国土资源所同志在地灾防治一线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4.
2008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系统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5.
耕夫 《广西地质》2014,(6):18-22
题记:土地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是很多问题的“根”。因此,土地制度成为近年采上至决策层,下至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安排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在全球化中取得世界瞩目经济成就的一大秘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转的制度保证……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基础、重要且有效的制度,近年来却受到各方面质疑甚至围攻,媒体和学界甚至已经形成了现行土地制度祸国殃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解与沉淀强烈控制着深埋藏地层中碳酸盐岩储层质量,与之有关的地质过程是人们多年来不懈研究的热点领域。热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所造成的碳酸盐溶解成为近年人们普遍认可的模式,但这不能圆满解释大量存在的不与断裂伴生的深埋藏碳酸盐的溶解机制。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和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埋藏碳酸盐溶解与沉淀机制的研究,认为埋藏过程中盆地的沉降与抬升是碳酸盐溶解与沉淀以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另一重要机制,在改变流体对碳酸盐饱和状况方面具有和热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相同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与川东北飞仙关组类似的埋藏历史更有利于深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特点是当前埋藏深度不是最大埋藏深度,在最大埋藏深度附近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其后盆地持续抬升造成温度降低和碳酸盐溶解,与之有关的次生孔隙形成所造成的岩石力学性质的变化与上覆载荷减小可以得到平衡,次生孔隙得以保存,岩石储层质量改善;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奥陶系埋藏历史不利于深埋藏成岩过程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特点是当前埋藏深度是最大埋藏深度,古喀斯特发生之后盆地持续沉降造成温度升高和碳酸盐沉淀,并与上覆载荷的增加同步发生,结果是孔隙的封堵、岩石的致密化和储层质量的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