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响 《辽宁地质》2012,(5):16-17
“今天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中国海油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月9日上午,北京朝阳门中国海油大厦二层多功能厅,“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开钻仪式在这里举行。主持仪式的中海油公司总经理杨华言语中充满激动。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太平洋岸的埃克斯普雷尔山脊上发现了150万吨的富 Cu 和 Zn 的硫化物矿床。1984年6、7月在这里的水下勘查,致使在1800—1950米深处发现了17个新产地。较大的产地宽150—200米,厚7米。它们的成因与热液脉有关。它们的成分和结构与大陆一些贱金属矿床相似,沿山脊的另一部分,在喷出的306℃海水中发现了块状硫化物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质》2013,(9):12-14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海洋科学研究1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6):871-876
1 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海洋科学是一门认识海洋的科学。海洋科学不仅研究巨大的海洋水体部分 ,也研究 :海岸带、河口和滨海湿地———通过这里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海洋 ;海洋与大气界面———这里发生着海气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海水和沉积物界面及海底岩石圈等。由于海洋的观测难度大且花费高 ,海洋学家始终致力于大力发展快速、高效和先进的观测仪器和技术 ,并且依托海洋科学调查船、卫星和自动观测系统 (如锚系浮标等 )实施海洋观测。海洋科学主要研究海洋中的物理过程、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其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5.
论古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基本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碳酸盐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类型复杂,从而为我国碳酸盐研究提供广阔前景。解放以后,我国首先在四川盆地的二、三叠系碳酸盐岩中获得高产气田,推动了碳酸盐岩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光学遥感应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遥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光学应用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的实施,在该方面有了新进展。文章将着重介绍光学遥感信息的大气校正、光学遥感海洋环境信息提取、光学遥感在赤潮与溢油监测等3个方面的应用科学新进展,并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海洋光学遥感应用科学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1,(4):1-1
海洋是人类的另一片疆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扩张空间和战略性资源宝库。我国蔚蓝的海岸线绵延1.8万公里,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开发这片"蓝色国土",是缓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中国委员会于1989年2月19日在青岛成立。该委员会隶属于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是组织和协调我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JGOFS),并参与国际全球海洋通量研究工作的学术性机构。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的13位学者和教授组成第一届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研究员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委员会的职能是,根据世界和我国JGOFS工作的要求,组织、协调我国海洋科学各学科领域,共同制订和实施中国JGOFS计划。对外代表我国参加JGOFS国际机构及其它相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有辽阔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海陆总国土面积约1 260×104km2。中国海处于大陆边缘,其海底地貌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和深海海盆五大类。本文按地体构造分析我国海域及邻区的构造,其主体处于欧亚板块的华北亚板块、扬子亚板块、华南亚板块、南海亚板块和东南亚亚板块,其中亚板块可分为若干地体。台湾海岸山脉及其以东区域位于菲律宾海板块。三叠纪以来,这些板块、亚板块和地体处于不断拼合、增生或离散之中。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渤海是内海。黄海的西部海域,东海和南海的大部分海域都是我国国家管辖的专属经济区,都是中国海洋国土,根本不是什么公海。我国海洋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居最重要的地位。除了已开采海滨砂矿、铜、煤等固体矿产之外,应特别要重视海洋多金属结核、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绿潮生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几年我国绿潮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绿潮藻生活史,温度、盐度、光强和营养盐等对其生态行为的影响,以及绿潮成因、溯源和海洋生态模型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在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绿潮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应侧重于建立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立体监测和观测系统,开展针对海洋绿潮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业务化的绿潮生态动力学数值预报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可控源电磁法预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开发一套可视化预处理集成软件,对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处理有着重要意义。这里基于VS2013平台,采用C++语言编写,使用MFC与Duilib界面库进行开发,运用MVC设计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开发效率,借用多线程编程大幅度提高了运算速度;结合数据预处理方法,研发出了一套高集成度、界面美观、便于操作的高效数据处理软件。解决了传统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处理软件的操作复杂、效率低、图形界面缺乏等问题。最后通过实测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处理并与前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并对我国某海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四大优势。然后详细划分了海洋及有关旅游资源的成因类型,共划为海岸、海岛、海洋生物、海潮、海洋气象气候和海岛人文景观六大类,并进一步细分和举出实例。文中将广东硇洲火山岛归入在陆岛,将台湾兰屿火山岛归入大洋岛。对台湾、海南中型岛屿则侧重于其海演及附近海岛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中首先列表表示与海滨、海岛有关的1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着介绍了上海、深圳、港、澳、台等13处主要沿海旅游区。最后提出加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适用于海洋水质的评价模型,这里以大数据下的机器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一个包含40万个站位组成,每个站位包含13个水质指标信息的理论假设大样本,选择三种适用于多特征多分类问题的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来构建适用于水质评价的模型,得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评价模型效果最好,可作为解决利用多水质指标信息综合评价海洋水质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工作始于1963年。1967年3月14日首次在天津歧口以东22公里的渤海海域打出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气井——“海1井”,在第三系中测井试油,获日产原油35立方米,气1941立方米。我国海洋石油产业60年代以来近20年间,近海域累计产油不足100万  相似文献   

15.
在将要迈入新世纪的脚步声中,西太平洋地区出现了大洋钻探的新高潮。继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大学联合体在1997年先后加入大洋钻探国际合作计划(ODP)之后,我国从  相似文献   

16.
这里提出了一种计算海洋可控源电磁场视电阻率的方法,分析了水平电场分量振幅与视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海洋可控源电磁场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的原理。利用1D模型和2D模型海洋可控源电磁场响应计算了视电阻率,验证了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的有效性,为海洋可控源电磁资料定性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频率域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法利用极化方向电场实部与虚部信息进行反演,由于海底沉积层电阻率一般较低,在海底浅部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反演效果,但难以探测到海底几千米下的深部基底。这里利用海洋可控源电磁和海洋大地电磁(MT)一维联合反演程序,采用奥克姆反演算法,尝试对海洋电阻率模型进行联合反演。通过反演试算发现,利用频率更低的海洋MT加入反演,不会影响浅部反演效果,同时能探测到深部基底,为海底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生态调查指南编制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基本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及其重要影响因素,掌握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把握其变化趋势。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建立我国海洋生态调查的基本框架体系,编制了我国海洋生态调查指南。根据目前的技术设备、实用方法和经费限制,确定最能反映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的生态要素和评价内容,并规定了相应的调查和评价方法。与《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和《海洋监测规范》比较,该指南具有3个显著特点:①调查要素不仅包括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等自然要素,还包括人为活动要素,充分考虑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高强度开发利用的特点;②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压力3个方面建立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核心框架体系;③提出生态压力的量化指标,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Mon.  JWH 胡克 《世界地质》1991,10(1):84-85
很显然,北美板块的西部位于太平洋壳-包括古生代以来的古太平洋壳的侧翼。从晚古生代至今,洋壳碎块伴随着洋壳的俯冲和钙碱性岩浆岩的形成而增生到北美板块西沿。增生物质构成了“可疑地体”,它们占加拿大科迪勒拉西部的2/3,这里海拔高度2000~5000m,地壳厚度32~25km,是由硅镁质和幔源岩浆岩组成的新陆壳。构造研究和深部地震反射研究表明,形成科迪勒拉地壳的基础构造是由逆冲断层限定的岩片的堆砌作用。愈靠近堆砌岩片的底部,其断裂的时代愈新。这种现象与众所周  相似文献   

20.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到目前为止,广袤深邃的海洋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索,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根本,事关国家发展的命脉。海洋问题的复杂性使其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得以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已逐步从过去的跟跑阶段进入并跑阶段,但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本文回顾分析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对标找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围绕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健康海洋、海洋生命过程、跨圈层流固耦合、快速变化的极地系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并发起我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从而显著提升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切实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