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温州市山地丘陵区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深、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碳数据,采用直线模型法计算了研究区表层(0~0.2 m)、中层(0~1.0 m)和深层(0~2 m)土壤无机碳的单位储量及密度;采用指数模型法计算了研究区表层(0~0.2 m)、中层(0~1.0 m)和深层(0~2 m)土壤有机碳的单位储量及密度。利用这些数据分别编制了表层、中层、深层无机碳和有机碳的碳密度图,分析了无机碳、有机碳的分布范围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位土壤无机碳平均储量为2881.333t,平均密度为0.720 kg/m^2,单位土壤有机碳平均储量为43128.667t,平均密度为10.782 kg/m^2;有机碳和无机碳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中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含量分布趋势也一致,均为滨海岩土中最高,粗骨土中最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四川省成都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探讨了成都经济区不同地貌景观区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SOC)最高(22 g/kg左右),较平原区、丘陵区高一倍以上,丘陵区最低(9.49 g/kg)。成都平原区和东部丘陵区深层土壤碳含量相差不大,且均低于研究区深层土壤碳含量均值(6.99 g/kg)。利用指数模型对单位土壤平均碳量(USCATOC)、有机碳储量(USCATOC,h)、有机碳丰度指数(R)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地貌单元土壤碳含量、单位土壤平均碳量、有机碳储量、有机碳丰度指数(R)分布具有山区高于平原区、丘陵区最低的一致性特征。龙门山区、西南山区面积约占全区的42%,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全区的59%;成都平原区、丘陵区面积占58%,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全区的41%。单位土壤平均碳量、有机碳储量在不同地貌单元中分布的差异主要与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关,此外还可能与成土母质、植被发育情况、土地利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型地区土壤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高精度和高密度土壤碳分布数据,建立"单位土壤碳量",采用指数模型计算方法,取得各地区土壤碳储量数据.按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分类、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等划分方式,按照 0~0.2m,0~1.0m和 0~1.8m不同土壤深度,分析了四川、湖南、吉林、江苏、河北、陕西等代表性地区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中国土壤碳储量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土壤碳储量分布不均匀.按照 0~1.8m深度比较,成都平原土壤碳储量为1462.9Mt,碳密度为24813t/km2; 吉林平原区碳储量1381.96Mt,碳密度14473t/km2; 湖南洞庭湖区碳储量757.65Mt,碳密度18171t/km2; 江苏省碳储量1468.87Mt,碳密度13802t/km2; 陕西渭河平原碳储量165.47Mt,碳密度12124t/km2; 河北平原区碳储量844.84Mt,碳密度10525t/km2.按照面积加权平均计算,推算出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地区平均碳密度,0~0.2m为3186t/km2,0~1.0m为11646t/km2,0~1.8m为15339t/km2.  相似文献   

4.
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土壤全碳及有机碳数据,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显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表层(0~0.2 m)土壤有机碳为9.71×107 t,碳密度为2271.34 t/km2;中层(0~1.0 m)土壤有机碳为3.71×108 t,碳密度为8666.05 t/km2;深层(0~1.8m)土壤有机碳为5.87×108 t,碳密度为13722.73 t/km2。对比其他地区,珠江三角洲土壤碳密度处于较低水平。分析了土壤、土地利用、地貌类型与成土母质对区域土壤碳库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壤单元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20年期间珠江三角洲表层土壤有机碳总体减少0.22×108 t,损失幅度达19.20%,仅惠州等地区有所增加。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减少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土壤高密度和大数据量碳分布数据基础上,提出"单位土壤碳含量"概念和建立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方法,为精确计算土壤碳储量和估算土壤碳库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据"单位土壤碳含量"进行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可以按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分类、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等任意划分方式,从不同途径取得市县、省区、流域及至国家土壤碳储量,并在各级次上进行土壤碳库问题研究,解决土地利用、农业种植和环境评估中的实际问题。文章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进行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土壤碳储量分布不均匀。按照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分布,四川省四川盆地西部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779887583t,平均有机碳储量最高,为29107.86t/km2;依次为:吉林省平原区有机碳储量2618973357t,平均有机碳储量27427.25t/km2;湖南省洞庭湖区有机碳储量837159672t,平均有机碳储量21977.31t/km2;江苏省有机碳储量1818603526t,平均有机碳储量17117.61t/km2;内蒙古河套地区有机碳储量286247058t,平均有机碳储量9592.73t/km2。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估算了重庆西部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重庆西部地区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41 038 589 t,平均密度为2 929 t·km-2。从地貌类型看,低山(2 984 t·km-2)和中山(2 986 t·km-2)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丘陵区(2 628 t·km-2)最低,山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丰富。不同类型土壤中,石灰土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5 043 t·km-2),其次为黄壤(3 756 t·km-2),紫色土最低(2 329 t·km-2),紫色土有机碳储量最大。就土地利用方式而言,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4 071 t·km-2),耕地土壤处于中等水平(2 752 t·km-2),居民及建筑用地有机碳密度最低(2 416 t·km-2),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发现,该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呈降低趋势,表层土壤作为碳源向大气释放碳,尤其是江津、潼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降低了56.7%、45.1%。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照DZ/T0258-2014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对调查区碳储量进行计算研究。精确计算阳江-茂名地区土壤碳储量,并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实测土壤有机碳密度与1985年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取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对比,分析30年来,调查区内土壤碳密度及碳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为该区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研究发现,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1.19×10~8 t,各层位有机碳占碳总储量的比例与全球土壤水平相当,无机碳储量远小于有机碳储量。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层位总碳和有机碳区域分布较为相似,土壤碳密度表现出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特征。水田土壤较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多,花岗岩母质对表层土壤有机质的贡献较大,而林地对中层和底层土壤有机碳贡献较大。30年来,阳江-茂名地区在高强度人类活动改造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发现,阳江-茂名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其增加趋势及强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而林地和农用地这两种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的改变是影响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显示东北平原(约23万km2)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为768.07Mt,碳密度为3327.8t/km2;中层(0~1.0m)为2978.41Mt,碳密度为12904.7t/km2;深层(0~1.8m)为3729.16Mt,碳密度为16157.5t/km2。东北平原土壤碳密度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碳密度由东北平原南部(辽宁)、中部(吉林)到北部(黑龙江)从暖温带、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呈现增高趋势,其中表层土壤碳密度由2284.2、3436.7增加到3861.5t/km2。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20年期间东北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总体减少320.59Mt,占29.4%,年均减少16.03Mt,年均递减率1.73%。表层土壤碳密度由南向北依次减少1060.6、1646.4、1300.2t/km2,平均减少1389.0t/km2。不同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减少程度不同。采用土壤碳密度比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之间土壤碳密度动态平衡关系,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土壤有机碳分布分配特征及土壤固碳潜力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发的《全国土壤碳储量及各类元素(氧化物)储量实测计算暂行要求》,以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单元(4 km2)为计算单位,对哈尔滨-绥化地区表层土壤(0~20 cm)氮储量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氮储量、氮密度的差异,研究了20年来土壤氮储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氮储量略微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的固氮效果显著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土壤碳库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碳储存系统。利用青海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有机碳数据,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成土母质计算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分布规律。从土壤类型看,高山草甸土中有机碳密度最高,灌淤土有机碳密度最低。从土地利用类型看,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荒草地土壤最低;从成土母质看,以残坡积物为母源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以冲洪积物和黄土为母源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基本相同。分析结果对于利用土地进行固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河流域表层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辽宁省辽河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大量表层土壤全碳分析数据,根据土壤类型和地貌单元计算表层土壤碳密度及碳储量,探讨了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分布规律。辽河流域表层土壤碳储量分布与土壤类型和地貌单元的面积呈正比;土壤碳密度分布与城市规模大小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布有密切的关系。草甸土土壤类型和平原区地貌单元的表层土壤碳储量最高,黑土土壤类型和丘陵山区地貌单元的表层土壤碳储量最低。从土壤类型看,水稻土碳密度最高,风沙土碳密度最低。从地貌单元看,丘陵山区碳密度最高,低山丘陵区碳密度最低。土壤碳密度的研究可为探索中国区域土壤碳固定潜力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碳储量计算结果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山东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获取了大密度、高精度土壤有机碳数据,为土壤碳库的准确计算奠定了基础。笔者利用这些数据计算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表层(0~20 cm)、中上层(0~100 cm)及全层(0~160 cm)的土壤有机碳(SOC)密度和储量,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固碳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区内3种土壤层次的碳库组成不同,表层SOC储量占总碳(TC)储量的71.67%,随深度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无机碳(SIC)储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全层二者所占比率较为接近:表层SOC储量为132.64 Mt,碳密度为2.06 kg/m2;中上层为458.27 Mt,碳密度为7.11 kg/m2;全层为619.96 Mt,碳密度为9.61 kg/m2。各层SOC密度处于全国偏低水平,且在不同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一定差异:褐土土表层SOC密度最高(2.48 kg/m2),风沙土最低(0.91 kg/m2);灌溉水田表层SOC密度最高(3.45 kg/m2),菜地最低(1.61 kg/m2)。表层SOC密度分布总体上呈现为沿海地区低、鲁北平原和胶莱盆地中等、山地丘陵和中低山区偏高的分布格局。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本次多目标调查数据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本区表层土壤总体表现为“碳汇”效应,未来可净增总有机碳(TOC)量60.94 Mt,其中“碳源”量5.07 Mt,“碳汇”量65.97 Mt。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土壤有机碳调查在全球土壤碳循环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雷州半岛土壤全碳和有机碳数据。土壤碳储量计算结果显示雷州半岛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特征如下: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4.41×10^7t,碳密度为3.39kg/m^2;中层(0~1.0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57×10^8t,碳密度为12.08kg/m^2;深层(0~1.8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31×10^8t,碳密度为17.74kg/m^2。雷州半岛土壤碳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33年间雷州半岛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26.81%,其增加趋势及强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其中农用地和林地这两种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的改变是影响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鄂伦春自治旗东部主要耕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查明了研究区内表层和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机碳密度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不均,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俊 《现代地质》2019,33(6):1295-1305
基于福建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土壤有机碳数据,采用单位土壤碳量计算方法,按照7种不同分类方式,统计了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等特征参数,并与福建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国内其他地区及中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对比。结果表明:福建省表层土壤(0~0.2 m)有机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427.5 Mt和3 446.8 t/km2,中层土壤(0~1.0 m)分别为1 495.0 Mt和12 052.9 t/km2,深层土壤(0~1.5 m)分别为1 986.8 Mt和16 017.5 t/km2,高于中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变大,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的区域空间变化规律。近30年来,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为地貌景观、气候环境、植被发育状况、土壤质地及理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人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6.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比研究中国中东部地区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特征。中东部平原及周边地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与海南等6省经黄河、长江纵贯南北,由较高纬度带到较低纬度带,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调查面积约33.4万km2,表层土壤(0~0.2m)碳储量为906.84Mt,平均碳密度为2 716.93t/km2。连接更高纬度带的东北平原土壤碳密度,中东部地区由高纬度带至低纬度带碳密度呈现高低高低的规律性变化,即3 327.8t/km2(东北平原)2 207.39、2 421.02t/km2(河北、河南)3 442.15、3 942.92t/km2(湖北、湖南)2 255.90、2 936.72t/km2(广东、海南)。不同生态系统碳密度均值比研究发现,由高纬度带至低纬度带农田与城市系统均值比呈反向变化,农田趋高,城市趋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中东部地区20年期间土壤有机碳总计增加115.18Mt,占14.5%,年均增加5.76Mt。但有机碳增加比例极不平衡,由高纬度带至低纬度带增加比例及变化速率呈显著降低趋势乃至负增长。其中农田、城市系统变化比例呈现增长,呈下降趋势的由大至小为潮间带、河流、湖泊、草原、森林及沼泽等。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根据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结合各土壤类型分布面积,估算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兰州—白银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为1.52~7.73 kg/m^2。在空间分布上,榆中县有机碳密度最高,达2.69 kg/m^2,会宁县有机碳密度最低,仅1.56 kg/m^2,总体上呈四周高,中间低的趋势。从土壤类型上看,草甸土有机碳密度最高,达7.73 kg/m^2,灰褐土、栗钙土和石质土次之,为2.96~5.18 kg/m^2,红黏土及淡灰钙土有机碳密度较低,仅为1.52~1.53 kg/m^2。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林地有机碳密度最高,这与气候、植被、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0-20 cm soil carbon sources/sinks caused by land use changes from the year 1980 to 2000 in an area of 2.97 × 10~6 km~2 in easter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land use dataset from a recent soil geochemical survey.A map of soil carbon sources/sinks has been prepared based on a spatial analysis scheme with GIS.Spatial statistics showed that land use changes had caused 30.7 ± 13.64 Tg of surface soil organic carbon loss,which accounts for 0.33%of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of 9.22 Pg.The net effect of the carbon source was estimated to be ~ 71.49 Tg soil carbon decrease and ~40.80 Tg increase.Land use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NE) have the largest impac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Paddy fields,which were mainly transformed into dry farmland in NE,and constructed land in other regions,were the largest carbon sources among the land use types.Swamp land in NE was also another large soil carbon source when it was transformed into dry farmland or paddy fields.Dry farmland in the NE region formed the largest soil organic carbon sink,as some were transformed into paddy fields,forested land,and other land use types with high SO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