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室内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前者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地层数据、地震目录、遥感影像数据等;后者主要包括野外的各类点、地表破裂带、活断层线、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本文利用Arc GIS将这些数据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的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地质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而且从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相关断裂的空间展布、运动学特征、古地震研究等资料。这些资料在共享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题图件,深入分析理塘县及甘孜地区的地震应急、古地震研究以及当地的防震减灾规划,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命线工程活动断层的避让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Web的流动地震监测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开发背景和目的,描述了数据库查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该系统借助Internet/Intranet网络,以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作为基础架构,采用WAMP集成化软件开发,具有系统加密、数据查询、数据维护、数据导出和资料下载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GIS的区域震害快速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大规模城乡震害预测工作中,需要使用与传统预测方式不同的新模型及新方法,以便实现震害快速预测及结果共享。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等基础数据库,根据人口数据及灾害损失的关系模型,基于WebGIS技术,采用三层体系网络架构(由后台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地图服务器)+Web服务器、客户端组成),利用VB+ArcObject服务器组件开发技术,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了在Ar-cIMS下的地图动态更新、动态预测及动态发布功能,实现了具有B/S结构的震害预测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投入少、数据自动预测、定期更新且易于获取等优点,实现了地震震害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4.
由宁夏地震局自主研发的地震信息共享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Windows ⅡS作为WEB服务器和ASP作为编程手段,完成B/S模式的WEB信息动态显示和后台发布管理模块;结合结构化查询语言及分层技术,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分类检索及震中定位等功能;通过“推”的跨防火墙的数据库复制,保证了内外两个WEB数据库数据信息的瞬间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Maplnfo公司提供的GIS功能控件MapX,直接将GIS功能嵌入VisualBasic6.0编制的应用程序中,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根据祁连山活动地块活动构造定量研究成果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组织设计,完成了系统设计和二次开发。本系统利用MapX4.5实现了海量图形信息管理;利用Access2000和系统本身的数据库表格进行海量数据管理,实现了图形信息与属性信息的交互直观的查询、编辑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人员就开始探索活动断层探察数据的制作、存储与管理。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活动断层探察数据,建成了一套系统的数据组织体系,为减轻地震灾害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活动断层数据库信息的扩充,初期设计的部分属性信息编码已不适用。为了形成适应当前工作的属性信息编码体系,本文以活动断层数据库建设体系为基础,对数据库属性值代码进行信息分类和编码优化。文章将数据库属性值代码分为字符型单一含义值、数值型单一含义值及复合含义值,分别进行编码规则设计,最终优化了数据库属性信息编码体系,提高了从建库到数据应用的数据录入、检测、制图自动化、数据分析等环节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震活动性研究对空间可视化软件的应用需求,研制了基于Web服务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平台。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开源的WebGIS服务器Geoserver和OpenLayers客户端技术,实现了WebGIS服务与Web服务的集成。系统在B/S模式下工作,用户通过浏览器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提供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地图配置选项,区域选择工具、测距工具等。支持对地震进行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分析,实现了地震、断层、政区等多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可视化;利用WebGL技术实现了断层的3D模拟;支持多种地震参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供对图层进行配置、控制、选区和测量的功能接口;提供了丰富的交互式属性查询接口。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GIS Server的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楠  姜立新 《地震》2011,31(1):135-145
ArcGIS Server是基于Web Service用来发布企业级GIS应用程序的综合平台。 本文以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共享为研究目标, 分析了ArcGIS Server的体系架构和几种常用共享模式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和ArcGIS Server的共享模式, 详细阐述了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共享的理论方法和系统架构, 实现了基于ArcGIS Server开发地震应急信息共享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利用GIS组件建立工程地震WebGIS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刘治 《地震地质》2002,24(2):258-264
利用GIS软件组件建立了工程地震WebGIS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体系结构 ,实现了工程地震空间信息的网络共享和初步的协同工作。用户可以直接从网上通过浏览器来浏览、查询、分析和使用工程地震研究中的各类空间数据及GIS应用 ,同时还可以将需要的数据下载到本地机上使用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交到远程服务器上发布 ,以实现共享。对地图在网上的传输显示速度问题和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采取适当的措施给以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PHP的天津市地震局地震事件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天津市地震局地震事件共享系统。该系统具有地震事件的上传、下载、查询、绘制地震震中分布图等功能,实现规范地震事件格式,改变数据存储方法,便于局内科研人员通过浏览器方式对测震历史数据进行检索与下载,进一步提高共享信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地震环境与潜在震源区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庆  叶洪  陈国光 《地震地质》2000,22(2):200-204
应用GIS建立的地震环境与潜在震源区信息系统是中国抗震设防区划图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其任务是为新一代区划图的编制及其它相关领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该系统空间数据库包括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等基础资料以及地震区划的部分初步成果。系统以MapInfo桌面地图系统为软件开发及运行平台 ,采用公共识别码在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指定区域查询、缓冲区查询及各种统计分析等功能 ;应用GIS软件的制图功能 ,实现了计算机制图 ;结合抗震减灾工作实践 ,建立了各种应用模型 ,初步实现了通过GIS动态反映地震环境的变化 ,为工程地震、地震预报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建设基于MySQL的跨断层数据库,采用C/S架构(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研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与预处理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不仅包括观测资料和监测场地基础信息,还包括显示监测环境信息、场地演化等功能,更重要的是提供消除凸跳、消除台阶、等间隔处理等数据预处理功能,为用户自由定制专业数据提供功能支持。该软件平台的研发将发挥跨断层流动形变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Windows NT服务器的前兆数据共享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简要介绍了地震前兆数据的现状及其实现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分析了常用的二种通用Web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及应用技术,它们是基于通用网关接口CGI的体系结构和基于服务器扩展API的体系结构。考虑到前兆台网中心硬件设备的条件、所运行的数据库平台和地震前兆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前兆数据在Internet上的共享服务采用基于通用网关接口CGI的体系结构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以WWW服务器为平台,通过Web服务器方式在浏览器上实现共享,可检索任意台站、任意观测方法、任意地点、任意时段的前兆数据,实现地震前兆数据信息网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文中对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系统实现省级测震台网与国家测震台网之间的地震速报信息的快速通报、汇集与共享服务,进而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得到更为精确、合理的结果,为防震减灾特别是大震应急服务。其主要功能有地震速报数据的采集输入,发送手机短信,IP数据传输,数据接收存储,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配置管理,WEB服务,地震报警,地震定位和地震分布的图形化展示等。  相似文献   

15.
Web GIS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在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渗透到了地震预报、震害预测、地震区划等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深入,单机或局域网版GIS软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Internet在Web上发布和出版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功能已经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将WebGIS技术引入防震减灾研究领域,拓宽了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空间信息的维护、发布和查询效率,实现了地震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成图,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空间数据信息的高度共享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数据库模板、入库软件等,简述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转换入库、检测汇交的过程,并以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例进行成果展示,讨论数据库建设中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等关键点的技术处理。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可为其他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Web GIS技术,在Arc GIS Server平台下构建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共享系统,通过局域网向局内用户提供地震应急数据服务,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能够进行数据的浏览、查询、空间及统计分析等,系统不依赖于桌面GIS软件,具有成本低、跨平台、应用简单的特点,访问快速高效,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地震局各部门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技术建立太湖网络综合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天纯  杨宏伟 《湖泊科学》2002,14(4):381-383
介绍了如何利用WebGIS软件,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和客户机/服务器的方法在WWW上构建网络综合数据库,并在Internet网上发布,使得全球网络用户可以进行远程湖泊数据浏览,查询和下载,从而实现太湖流域综合信息的全球共享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库记录测点位置、测线分布图、断点位置等详细信息。本文以宁夏石嘴山市活动断层探测为例,重点介绍了针对石嘴山市内四条隐伏断裂所布设的33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数据库建设的数据库模型、技术方法、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为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基于 ArcGIS等平台系统建立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断层系统中局部断层破坏过程中事件释放能量的大小、事件的尺寸及断层活动顺序对于地震及矿震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了事件的尺寸,对Z字形断层系统中一些量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各条断层上事件的数目小于剪切破坏单元的,二者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位于标本中部的断层B上事件的最大尺寸变化晚于折拐断层A+D上的,更晚于长且平直断层C上的,但增加非常迅速,断层C和A+D的破坏造成了断层B的破坏,反过来,又引起了自身的进一步破坏,这类似于一个正反馈过程;标本中事件的b0值(事件的频次-能量释放关系的斜率的绝对值)先增后降,直到趋于稳定;在不同断层上,释放高能量的大事件的数目和尺寸可以小,也可以大;在某条断层上,释放高能量的大事件的数目和尺寸较大.通过对各条断层上大事件释放能量的统计,获得了断层的活动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