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道路网中各路段的出行效率直接决定了公众实时出行过程中对道路的选择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动态道路网分层方法,通过引入城市道路实时交通状态信息,结合图论中的中介中心性评价方法,得到与时间相关的城市路网动态中介中心性层级结构。该方法考虑了不同时间段城市交通状态的差异,实现了城市路网层次的动态合理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数据空间范围限制引起的路网层级静态划分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城市路网动态分层的有效方法,为多用户并发环境下的实时出行路径搜索提供更合理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可应用于更多的城市路网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期的城市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之前。以往人们主要是依据考古发现实物,古籍文字记载,研究城市的萌芽及其发生发展历史。这无疑是研究城市发展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但是,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亦不应忘却,即古代城镇在其发展进程中的某一历史阶段,它的布局结构,如城廓范围、城门城墙、街道桥梁、寺观庙坛、宫学衙署、河流湖泊等自然、人文景观,或早或晚或详或略地被先民用图形、线条、文字,或示意性地或按一定比例,表示在绢、纸、木板、石碑等不同载体上。古代绘制的那些城市地图,有的流传下来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Internet用户今年上半年已突破400万,预计今年年底将突破800万.我国用户由100万到200万,从200万到400万,分别只用了半年时间,可见其发展潜力之巨大.我国网络用户68%以上集中在21~30岁年龄层,他们是计算机知识最为丰富的人群.从当前网络用户的文化层次看,知识层次越高,网络消费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4.
9月18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领导、近百位中外城市市长及相关行业代表800余人会聚羊城,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和“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博览会”,交流城市信息化建设技术与经验,探讨“数字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共同推进国际、国内城市间和政府与企业间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的广泛合作。这是继去年北京“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之后的一次高层次、专业性、国际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数字城市大会9月在引领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深圳市召开,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城市的发展,进入到又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由建设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新闻社、广州市人民政府于9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上,规划局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主要参展单位之一,精选了一批很有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积极参展,参展的项目绝大部分是自动化中心多年来的科技成果,如: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规划管理审批会议系统等,获得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与会者纷纷致电中心,表示要上门详细了解有关系统。  相似文献   

7.
2001年,章家敦曾著《中国即将崩溃》(英文版)一书,海外流传颇广。纵观中外历史,除非有外患或严重的内斗,粮食匮乏、资源耗竭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朽坏等,往往成为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张镜湖教授著文就中国大陆的农、渔、牧,能源,水资源及道路交通、航运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了扼要分析,现将其刊出,供读者判断。  相似文献   

8.
1 我国城市化与城市信息系统的地区浪潮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需求.城市大于农村.沿海先于内陆。这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只有土地单位面积的增值或工农业产值足以承担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费用,这些城市才有可能驱动城市信息系统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中巴地球资源1号卫星全国影像图是利用我国资源1号卫星02星于2003年11月至12月接收的43景(CBERS-02星)宽视场相机数据,通过相关软件分析处理,影像增强,经几何纠正,采用双标准纬线等积圆锥投影变换,并经图像整合处理镶嵌研制的。其中WFI数据的相对辐射校正是采用02星发射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新改进方法处理;其组合方案采用波段B11、B10和利用辐射纠正系数求出的绿波段(相似于CBERSB2波段),分别用红、绿、蓝合成的假彩色图像。该影像图是我国首次利用自己的资源1号卫星02星接收的数据,由图像处理系统较全面处理研制而成的全国影像图,它形象直观,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地貌形态、水系、植被等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作为地球系统中最有生机活力的部分,对全球变化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均有着重大影响。海岸带已成为全球经济技术和商贸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为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有序地开发海洋资源,相应地建立起良好平衡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有必要从人文地理角度对社会经济海岸带的范围作出具体的划分。  相似文献   

11.
迁徙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信息流、资本流、交通流等流空间的基本载体,能客观地反映城市间地理行为关系,对于刻画城市网络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级以上城市的百度迁徙大数据,本文尝试从全域和净迁徙的视角探索研究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对其网络的层级、关联关系和影响因素等进行挖掘提取。研究发现:① 全国城市网络呈现出稳定的、层级明确的三棱锥四顶点“钻石型”结构,与主要城市群的经济规模空间分布相吻合;② 区域网络表现出向高级别行政中心集聚的“核心—外围”放射状结构;③ 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典型小世界特征比较凸出,小世界网络的可达性和连通性较高;周口、阜阳、赣州、上饶、重庆等作为主要劳动力输出型城市,深圳、东莞、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了主要的外来人口聚集地,并形成了对应的人口就近输送网络关系;④ 城市的行政地位、经济规模、交通枢纽建设、劳动力资源等因素都对其网络控制力和影响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后,研究结合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均衡发展与建设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9—2012年度临沂市9县3区统计年鉴和变更调查中11个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借助MATLAB7.0软件平台,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算出2009—2012年度各县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预测了2013年和2014年度土地利用集约度值,结果表明临沂市平均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正逐步从粗放利用发展到中度集约,兰山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一直为高度集约,集约度居全市之首,罗庄区一直为中度集约,稳中有进。预计到2014年底,大部分县区在中度集约或以上,仅有费县、蒙阴2县为粗放利用。。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考虑了空间多维性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对于研究交通网络特性对交通流的影响很有必要。但现有相关研究普遍未能有效找出小世界网络特征产生的临界阈值进而判断网络结构特征对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以伦敦市主干道路网络为案例,通过网络环境下的Moran's I和Getis-Ord's G两个统计量,找出道路网络结构的小世界特征及其网络动力产生的临界阈值,并利用基于交通网络距离的半变异(方差)函数分析该临界阈值是否合理,然后运用网络自相关分析小世界网络结构特征及其网络动力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伦敦市主干道路网络的全局Moran's I和全局Getis-Ord's G的收敛值是0.34,小世界网络现象或动力出现的临界阈值是17 000 m;(2)半方差图显示估算的小世界网络特征出现的阈值距离远小于理论半变异函数模型估算的空间相关性作用范围,且在该阈值附近半变异值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该阈值是合理的;(3)在此阈值影响范围下,伦敦市主干道路段间交通流网络自相关性总体上呈显著正自相关特征,其局域空间关联格局呈中心区低-低和外围高-高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通达性是城市规划、交通体系建设等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利用GIS技术,以距离度量模型、道路加权核密度模型、路网连通度和公交服务指数为基础,分别从路网连接结构、路网密度、路网发育程度、公交便捷性几方面建立综合通达性指标,分析宁波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络通达性及其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宁波市中心城区的综合通达性以江东区和海曙区最优,其次为鄞州区和江北区,北仑区和镇海区通达性较差,整体空间格局分异明显;北仑区在道路结构方面优势明显;公交服务指数对综合通达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以往的城市交通网络通达性研究进行一定的改进,为宁波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2维交通网络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讨论了概念化的楼层网络,进行了室内连通的3维网络模型的研究。基于ArcGIS的交通网络模型建立了试验区的室内3维网络模型,并给出分析结果,该方法为室内3维网络模型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考虑多个特征因子的线要素匹配时,根据经验知识确定各特征因子的权值会造成人为误差。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特征因子路网匹配算法,根据线要素的几何和拓扑特性选取长度、方向、形状、距离及拓扑5个特征因子的相似度作为路网匹配参考因子。首先,分别在参考图层和待匹配图层中选取样本数据组成样本对,计算样本数据的5个特征因子相似度,用样本数据的5个特征因子相似度和样本的匹配度组成学习模式对;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的误差反向传播机制自动学习调整各神经层之间的连接权值;最后,输入全部数据,计算参考图层的弧段和待匹配图层的弧段间的匹配度,实现综合多特征因子的路网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综合多特征因子的路网匹配可以提高匹配效率和匹配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自动制图综合方法在软件平台没有普及,电子地图仍以人工编制为主,Open Street Map(简称OSM)道路不适合作为标准地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应用在OSM道路网自动选取中的方法。根据多种常用的语义、几何、拓扑参数综合考虑道路网的重要性,并将该算法在系统平台中加以实现,以期为OSM道路网自动选取的精度提高和应用普及提供解决方案。实验结果与实际制图结果在形状结构上保持良好,精度为86.92%,相较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的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交通信息与路网空间信息的匹配和融合问题却依然严重,使得大量的实时路况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成为制约城市路网管理和出行服务的技术瓶颈,直接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运输系统等位置服务(LBS)与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服务水平。鉴此,本文探讨了城市路网信息融合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关键技术,包括线性参考系统与空间信息融合、时空动态分段和多级动态分段、多模式交通网络构建技术和动态连通关系自动生成等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作为清洁低碳能源逐渐受到能源市场的重视。在此背景下,重点分析LNG海上运输网络演化模式,对掌握全球能源格局动态和中国的进口贸易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船舶轨迹数据和复杂网络理论,聚焦2018—2020年全球LNG海上运输网络演化趋势;同时针对中国的贸易现状,重点分析中国LNG进口来源、主要进口港分布及进口量排名前三的进口港的货源流入状况。结果表明:(1) 2018—2020年,全球LNG海上运输网络呈扩大趋势,并呈现出“无标度”特性;同时骨干网络节点连接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增强,全球LNG贸易存在趋于垄断的风险;(2)“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参与度强,中北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进口港数量和进口航次数增长尤为明显,萨贝塔、邦尼按照贸易出口量排名已进入全球前八;(3)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值在2018—2020年逐年递增,“转运港”业务新模态逐渐兴起;截止到2020年共有21个转运港口参与LNG贸易中,美国占据全球转运的主导地位;(4)中国的LNG进口货量规模发展迅速,海上运输网络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