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知识图谱具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和语义推理能力,已成为地学大数据和地学人工智能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然而,目前的地学知识图谱研究主要面向实验场景,缺乏面向实际应用的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共享应用框架研究,导致尚未真正在地学领域现实应用中得到使用。为此,本文面向地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对地学知识图谱的迫切需求,首先研究了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的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覆盖地学知识图谱构建、共享和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总体框架。然后,以“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例,开展了面向实际应用的知识图谱平台研发实践。最后,利用该平台,构建了DDE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开展了知识图谱开放共享,有效实现了知识图谱应用,证明本框架可有效支撑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共享应用。本文对于地学知识图谱现实应用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地质公园的地学意义 镜泊湖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带的北段,在亚洲最大的断裂带郯城一庐江断裂(简称郯一庐断裂)的西侧,是中国东部主要火山区之一,火山活动从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因此,镜泊湖地质公园的建立对于研究中国东部新生代的构造演化、郯一庐断裂的活动历史、地球不同层圈的相互作用、火山喷发动力学机制以及火山喷发的环境效应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详细讨论了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几个重大问题,对它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新的划分,对其形成发表了新的观点:认为秦岭造山带、华北板块、扬子板块是中生代以来,在抽拉-逆冲岩片构造体制作用下形成的。对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的表层构造特征以及它和深层构造的关系、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断层与界面的区分及成矿作用等都提出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部贯古通今的中国地学史长编─—《中国地学大事典》评介翟忠义,宋德万(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科学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社会文化发展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利用自然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地学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是驰名中外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缩影,其地层发育丰富,分布有众多的飞来峰,与欧洲阿尔卑斯山飞来峰齐名,具有典型地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论述中—晚元古代碧口火山岛弧岩浆建造(喷发、侵入)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类型,探讨了碧口地体古岛弧岩浆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类型和矿床成矿系列的关系。中—晚元古代碧口火山岛弧构造演化期,约为10亿年。可以分为武陵期(1800~1400Ma)、四堡期(1400~1000Ma)和晋宁期(1000~800Ma)。碧口地体经过这三个时期完成了从岩浆岛弧的形成与发展,到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的连续演化过程。武陵期是该区岛弧火山岩带的发育期,生成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熔离硫化镍矿床及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四堡期,主要表现为中酸性深成岩体与钠质辉绿岩的侵入活动,生成岩浆热液及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晋宁期为碧口地体与扬子板块强烈碰撞造山期,除了生成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矿床外,主要生成与韧性剪切、构造动力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7.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活动简介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组织,是国际地学界最具广泛性、高层次、高水平的“奥林匹克”盛会。她旨在促进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提供大型聚会场所,交流学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特征分析的手段,结合与前龙门山构造带、碧口地块、米仓山构造带和汉南地块的沉积特征对比,探讨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查明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在南华纪—早古生代后龙门山构造带沉积环境可分为南华纪—震旦纪裂解-稳定沉积和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沉积两个阶段,其中在早古生代伸展裂陷阶段后龙门山构造带经历了裂解→抬升→局部裂解→抬升→裂解的反复过程,最终形成了志留系茂县群裂陷槽沉积,主要沉积了一套代表伸展裂陷环境的沉积岩系,并有少量的陆内火山岩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龙门山构造带在南华纪—早古生代总体是一个陆内裂谷带,不发育与古缝合线相关的构造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带,是在陆内裂谷的基础上于印支期—燕山期形成的陆内造山带。  相似文献   

9.
胶南造山带西段显示了以韧性剪切带为主,穹隆构造、弧形构造及复杂的叠加褶皱共存的构造格局。主要的剪切系统有近水平拆离型、平行造山带走向的高角度走滑型、呈弧形展布的推覆型和造山带边缘隆-滑型韧性剪切带。走滑型剪切带是该区变形最明显的一组强剪切应变带,其运动性质以右行平移为主;弧形韧性剪切带由垂直造山带走向的近南北向转为平行造山带走向的近东西向,呈向NW凸出的弧形,自SEE向NWW方向推覆;造山带边缘韧性剪切带具明显的纵向分段性,反映了其在隆升的同时形成了垂直造山带和平行造山带的运动分量。主要的穹隆构造有尚庄穹隆、丝山穹隆、甲子山穹隆和官山穹隆。尚庄穹隆由片麻理围斜外倾、环形韧性剪切带及环状分布的包体群所显示,是岩浆强力定位造成的真正的片麻岩穹隆。弧形构造主要有龙古弧、诗雒弧和临沐弧,它们显示了胶南造山带三维空间上的“立交桥”式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研究了滩间山金矿田控矿构造特征。笔者认为合碳堇青石白云母石英糜棱片岩之中的控矿构造在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而成;华力酉期,闪长玢岩和煌斑岩脉与糜棱片岩接触部位控矿构造生成,并同上述糜棱岩之中的控矿构造一起经历了韧脆性剪切作用;印支运动之后,控矿构造演化为脆性断裂。金矿的形成富集与控矿构造多期(次)活动密切相关。华力酉期韧脆性剪切作用则做出了突出贡献。闪长玢岩、煌斑岩脉接触带韧脆性变形强烈以及控矿构造张扭性扩容空间和拉伸量较大地段是寻找金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发育在浙江地质历史时期内,各个不同大地构造阶段中,各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PFMF)的特征。运用历史—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它们与造山—造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指出PFMF是具有严格时空概念的构造—沉积相,为造山—造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造山带沉积地质学及造山—造盆作用关键的沉积纪录;认为浙江东南部PFMF的时空演变从地洼造山—造盆作用由早期至晚期,其演变自西向东迁移,其力学性质由任性向张性转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4~2013年GPS速度场数据,分析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应变场和剖面应变积累特征。结果显示:1)稳定的阿拉善地块及鄂尔多斯地块分别阻挡了祁连山断裂带与贺兰山构造区分别向NE、E方向的物质迁移;2)主压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均分布在祁连山构造带东段、海原断裂东段至六盘山断裂西段,面膨胀率压性高值区主要在祁连山构造带东段,3)祁连山断裂东段显示为以压性为主、兼具左旋走滑,海原断裂东段至六盘山断裂西段则表现为以左旋走滑为主、压性为辅的相对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期两天的“国际地球年”开年仪式2月13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落幕。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及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举办,参加活动的代表们通过了“巴黎宣言”,建议各国决策者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更多了解地学专家掌握的知识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呼吁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努力,向公众传播地学知识、促进地学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2005年11月22日,联合国第60届大会通过决议,将2008年定为联合国“国际地球年”,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地学为主导的国际年活动。中国是上述联大决议的提案国之一。“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已于2007年成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国际构造图的创意及编制历史,揭示了该项工作对地质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它既反映了关于地球演化观念之变化,也反映了固定论地槽—造山带—地台说为活动论板块构造理论所取代的过程。 早在18世纪就有了编制地质图的最初尝试,但基本上是没有时代概念的岩性图。19世纪初,随着真正地质图的出现,地质学才真正成为科学。然而,普通地质图不能充分反映地壳构造  相似文献   

15.
北祁连早古生代俯冲杂岩带分布于青海省祁连县清水沟-百经寺地区。主要由裂谷型火山岩、蛇绿构造混杂岩、变质沉积岩和高压变质岩(蓝片岩和榴辉岩)等组成。各岩石单位均以构造岩片形式产出,构成由北向南的逆冲叠瓦式结构样式。俯冲杂岩带的变形特征、构造序列及变质作用特征,揭示了北祁连造山带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区域地质背景 戈塘金矿床位于南岭EW向复杂构造带西延部分的北侧,受广西与昆明山字型反射的弧联合控制。山字型反射弧由晴隆弧、兴仁弧、南盘江弧(亦称隆林弧)的隆起带和凹陷相间组成,戈塘金矿床分布在隆起带上的戈塘穹窿的东端。  相似文献   

18.
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是华北板块南部大陆边缘和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长期演化和碰撞的结果。造山带主要由北淮阳加里东构造带、桐柏—大别山古老断块隆起带和随广加里东构造带组成。根据现今查明的三条蛇绿混杂岩带和不同时代岩系的原岩建造及区域构造特征,重建了其碰撞期前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在加里东末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桐柏—大别山造山带。在碰撞期及碰撞期后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滑脱-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19.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与南大线金矿床相连,二者实为一个金矿床。矿床受控于大青山火山机构,在火山机构的南侧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质火山岩中热液蚀变发育。蚀变有两种类型,即面性围岩蚀变和线性围岩蚀变,面性蚀变岩受接触带控制,线性蚀变岩受断裂构造或劈理(带)控制,前者控制了金矿床或矿化带,后者控制了金矿脉(带),这种控矿断裂或劈理(带)是大青山火山机构破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系统。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模式,以利于今后的成矿预测和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的北段,涞源杂岩体的中西部,是太行山构造—岩浆岩带上的一个重要的铜矿集中区.应用新的勘探资料对矿床各岩性带进行岩矿分析及鉴定,划定了内、外蚀变带中各带的界限,从剖面上确定了矿田的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