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大气低频现象的多尺度特征热带大气低频现象包括与ENSO和平流层准两年振荡有关的年际变率;与季内振荡(ISO)有关的次季节变率,以及在30—60天周期范围内形成的超级云团(SCC)。现时不断有证据证明,在低频超级云团的构造中,可能包含有10—15天的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2015年冬季锡林浩特市出现的光柱现象,分析了此现象产生前后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和现象生成原因。结果表明:光柱现象产生于冬季降雪多、湿度大、气温低、风速小的大气环境中,一般出现在气温下降到-20℃,相对湿度达到80%,风速<2 m·s^(-1),前期有降雪的天气条件下,是由片状冰针反射和折射城市灯光产生。  相似文献   

3.
积云的降水     
地面气象观测中,遇到有降水现象时,值班员都要慎重考虑该降水现象产生于何种云中?是否符合规范中有关技术规定?否则,就容易产生云天矛盾,发生技术性差错。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在描述淡积云的特征时,没有讲该云是否产生降水,只是说浓积云“有时可产生阵性降水”。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观测员是不敢轻易记淡积云降雨的。  相似文献   

4.
石振水 《山西气象》2002,(1):40-40,46
在实际观测中,有时某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形成条件也有共同点,容易混淆。霰和米雪就是2种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虽然《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根据其外形和结构做出了定义,但是,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是非常复杂的,甚至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出现的天气现象并不象《规范》中规定的那么标准、典型,而是同时具备2种现象的某些特征,或者介于2种现象的标准之间,这就给观测识别和记录带来一些困难。如2000年初冬我们观测到这样的天气现象:层积云产生固态颗粒降水,直径在1mm~3mm之间,下降时间为…  相似文献   

5.
各种天气现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但在实际观测中.有些天气现象出现的特征并不典型.某些天气现象的形态很相似.其形成条件也很类同。如果在实际观测工作中仔细观察,严格地按照各种天所现象形成条件去分析,就不会出现误记,从而使观测资料具有分析预报天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暴的近地面天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田 《黑龙江气象》1994,(1):18-18,17
在观测工作中,有时会出现雷电交作现象,这就是雷暴。雷暴总是和积雨云相联系的,而且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标志和结果,在它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近地面大气状态也必然会有强烈的反映。下面介绍观测中几个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2—2016年MSU/AMSU-A亮温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温度的气候趋势及其演变特征,并利用ERA-Interim和NCEP-R2再分析资料的相应高度大气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高层卫星亮温资料总体表现为逐渐增暖现象,这与再分析资料的对应层次大气温度变化有很好的相似性。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 EEMD的非线性趋势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亮温的增温首先出现在青藏高原中部,随着时间演变,增温现象逐渐向青藏高原四周扩散,最后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都出现了一致增温现象。相比于NCEP-R2再分析资料而言,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300 h Pa大气温度的演变趋势与观测亮温有很好的相似性,只是增温现象是首先在青藏高原附近,随着时间推移,增温现象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张,最终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出现了整体升温现象。但是NCEP-R2再分析资料则是与上述两种资料的温度演变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其300 h Pa高度大气温度在前20年表现为明显的降温特征,在最近10年才出现了增温,并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45年来贵州省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贵州80多个气象站1961~2005资料,分析了日照时数近45a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用"Mann-Kenda ll"法进行了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贵州日照时数整体性的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的气候倾斜向从-144.3h/10a到-12.2h/10a之间;在通过突变检验的60个台站中有96.7%台站的日照突变现象发生在1970年代以后,有76.7%台站的日照突变现象发生在80~90年代。  相似文献   

9.
用贵州80多个气象站1961-2005资料,分析了日照时数近45a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用“Mann-Kendall”法进行了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贵州日照时数整体性的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的气候倾斜向从-144.3h/10a到-12.2h/10a之间;在通过突变检验的60个台站中有96.7%台站的日照突变现象发生在1970年代以后,有76.7%台站的日照突变现象发生在80-90年代。  相似文献   

10.
引用萨尔多比克小组(SURTROPAC GROUP)顺路船只所提供的资料,对海面温度和盐度进行研究。1979年和1982年在赤道西太平洋出现盐度的负异常,这通常是由于埃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虽然,这年初,在东太平洋没有观察到埃尔尼诺现象。然而,塔希堤至巴拿马航线上,1979和82年暖季持续的时间比通常要长。对太平洋之东部和中 部海表温度应用自然正交展开,揭示出了一些与1976年埃尔尼诺现象有相同信息的其他特征。在1979年有一个弱的类似埃尔尼诺事件,在1982年初有一次强的类似埃尔尼诺事件。太平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异常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华南连续性特大致洪暴雨个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东  林钢  叶萌  陈桂兴  汪瑛 《气象科技》2007,35(1):82-87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越赤道气流、降水时空分布以及过程开始、持续和结束环流时特征等方面对2005年6月18~24日华南连续性特大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暴雨的空间分布有着双雨带特征,即南北两条雨带,北面雨带对应着切变线,南面的雨带对应着低空急流;暴雨开始前及暴雨过程中,索马里附近一直维持强盛的越赤道气流,同时在100°~160°E之间也有越赤道气流活动并有西进现象;500hPa西风槽、850hPa切变线是这次过程开始和维持的重要系统;华南上空对流层高层东风的建立是这次过程结束时重要特征;南海北部至广东上空低空急流中心风速的周期性脉动与广东强降水的日变化现象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大气污染分布的“南北两重天”现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2006年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站和自动气象站网资料,以及华北地区中尺度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污染分布的“南北两重天”现象.通过对此类现象发生过程中天气形势和北京地区气象要素的分析,指出了造成该现象的天气学成因和气象要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北京共发生47次“南北两重天”现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秋、冬季的午夜至次日上午,且多为南差北好的污染物分布情景.该现象的发生与北京地区中-α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一些特征有关,特别是与干冷空气进入北京地区的路径以及移动速度的区域差异有关.另外,在弱天气系统控制下,北京西南部地区经常出现的小尺度辐合型流场,也是形成北京地区“南北两重天”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伍荣生  巢纪平 《大气科学》1978,2(4):267-275
一、引言 众所周知,旋转大气中的运动,存在两个在时间尺度和动力学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别的过程,即适应过程和发展过程。最近,叶笃正、李麦村等进一步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大气运动还具有迅速变化和缓慢变化的两个阶段,对于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双时态特征,巢纪平从物理上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因此,联合适应过程与发展过程,运动至少存在三个时态,事实上,这种多时态特征是旋转流体中运动的一种固有现象,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毛琦 《大气科学》1988,12(1):57-66
本文以行星边界层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定常行星边界层湍流特征非线性模式。根据行星边界层湍流现象具有波动和团块结构的特点,在模式设计中引用了量子化概念,构造了一个适合于大气湍流运动的波函数用以闭合方程组,并在类比的意义下考察了该方案的合理性。采用WKB渐近方法与数值解相结合,对行星边界层湍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与实验资料以及其他作者的模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模式有能力描述定常行星边界层内湍流运动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东南部近3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东南部10个测站的近36年(1961-1996)的平均气温的变化的初步分析得出;(1)广西东南部近年来的年平均气温没有持续性偏暖现象。(2)广西东南部冬季平均气温中,秋、冬季有变暖趋势,而春、夏季有变凉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3)广西东南部部分季节的月平均气温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了反相变化的现象,最明显的是夏季的7月和8月,以及秋季的10月和11月,表示广西东南部的季节有推迟的现象,并显示出海洋性气候特征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各种天气现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但在实际观测中,有些天气现象出现的特征并不典型,某些天气现象的形态很相似,其形成条件也很类同。如果在实际观测工作中仔细观察,严格地按照各种天所现象形成条件去分析,就不会出现误记,从而使观测资料具有分析预报天气的作用。近年来地面气象资料审核工作中,时常会发现天气现象记录中存在一些疑误,下面就常见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2轻雾与困的判别有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同志往往容易把轻雾与摩搞混,交替记载。那么怎样区别这两种现象呢?经查阅历史气象资料发现,轻雾与增的生消同季节、天气条…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预报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700毫巴天气图上,四川盆地一带有闭合低压中心出现时,在多数情况下,未来12—48小时内,本市有降水产生。尤其在夏季,这种现象更是常有。在这种现象启示下,我们统计分析了1966—1980年(中间缺75年和74年的一部分)700毫巴历史天气图和近几年来的500毫巴天气图上出现的西南涡,(区域为29°—35°N、95°—115°E)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一、统计特征 在统计分析14年700毫巴的天气图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边界层厚度的大尺度分布及其气候循环特征,基于逐日ERA 40 再分析边界层厚度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边界层厚度分4个时次的季节循环、年较差等气候特征场,对全球边界层厚度分布及其季节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较厚的边界层分布与大地形、沙漠等下垫面的分布有直接联系;陆地强边界层分布存在“08时”现象,即陆地较厚边界层中心分布在当地时间08时经线附近;在大洋上南北纬30°~40°两条纬度带内边界层厚度的月尺度内变率较大,与大气强斜压性的天气系统活跃区一致;月平均日较差的年循环特征存在着季节性南北进退的现象。研究结果对于全面认识和科学利用ERA 40逐日边界层再分析资料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近40年温度变化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爱军  董晓敏 《气象》1991,17(1):34-38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近40年温度变化的时空特征,发现近40年平均气温波动变化的幅度趋于平级,其总体特征呈降温趋势。近40年来各分区的隆冬和盛夏季节温度变化分别有增温和降温趋势,特别是近10年中各分区的季节温度变化多数年份有冬暖、夏凉的现象,且暖冬伴随凉夏的特点较明显。最后还对江苏省未来1—2年的年平均气溫变化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固态降水的分类较为详细 ,但在基层气象台站的实际观测和记录中 ,几种固态降水现象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很容易混淆 ,甚至还会造成记录偏差。因此 ,要想准确观测和记录视区内出现的各种固态降水现象 ,地面气象测报人员有必要了解几种固态降水的成因、形状、颗粒大小、着地特征 ,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当时所观测到的云、能见度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才能确保固态降水现象记录准确无误。1 雪与阵雪雪的形状共分为 7种 ,但其基本形状只有三种 ,即柱状、片状和星状。这三种基本形态的雪都呈现出六角形。在天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