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铁隧道段CPⅡ交叉双导线网观测数据粗差检核问题,该文在挖掘分析控制网结构特点基础上,提出一种CPⅡ交叉双导线网最小独立闭合环集搜索算法。该算法基于分治法思想,将整个控制网的独立闭合环搜索分解到各个四边形,通过确定各四边形产生的最小独立闭合环子集,实现CPⅡ交叉双导线网最小独立闭合环集的自动搜索。基于该算法研发了相关软件系统,并以某客运专线隧道CPⅡ网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高效确定CPⅡ交叉双导线网的最小独立闭合环集,从而实现对外业观测数据的粗差检核;重测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可有效提高CPⅡ交叉双导线网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侯广东 《北京测绘》2021,35(11):1474-1478
隧道洞内线路控制网(CPⅡ)控制网作为隧道内轨道控制网基桩控制网(CPⅢ)的起算基准,直接影响着轨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受现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变更,导致隧道无法按期贯通或者贯通后无法及时满足CPⅡ控制网测设条件,给轨道施工带来巨大的工期压力.在详细分析各种隧道洞内CPⅡ控制网布网方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等级铁路,研究了分段交叉导线网测量方法和交叉导线网与自由测站边角网混合网测量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可在精度上满足隧道洞内轨道分阶段施工的需求,有效克服轨道施工中面临的工期压力,并结合两个项目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其他类似项目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辛金珠 《测绘通报》2018,(3):150-151,157
论述了利用双交叉导线测设长大隧道洞内控制网的方法。该方法能增强洞内导线网形的结构稳定性,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彭海峰  邹浜  杨玉堂 《测绘工程》2015,(2):65-68,74
基于导线环网的传统高速铁路隧道洞内CPⅡ平面网建网方法存在控制点标志易被破坏,观测时受隧道侧壁旁折光影响严重和点位精度不均匀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高铁隧道洞内CPⅡ平面网建网新方法。理论和实践证明,新方法不仅能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而且在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从高速铁路隧道洞内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的建立方法切入,分别对隧道洞内建立CPII控制网的传统方法(导线环网和交叉导线网)和自由测站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交叉导线网和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建立洞内CPII控制网进行仿真计算。可以得出,自由测站的方法比起传统方法具有诸多优越特性,值得在高速铁路隧道洞内CPII控制网建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周行泉 《北京测绘》2018,32(4):458-461
高速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大隧道作为高速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导线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整体环境非常复杂,对隧道洞内导线测量造成很大的干扰,本文通过两个隧道洞内导线测量实例,发现通过常规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不仅精度差,而且效率低,为了提高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洞内导线网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目前普遍采用的支导线和双导线网两类方法的不足,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虚拟双导线测量技术方案,采用一条真实存在的支导线和一条内业虚构的虚拟支导线组合成虚拟双导线测量方案,使其既具有常规的支导线简单快捷优点,又具有常规双导线多余观测形成闭合条件的特点,适应现场复杂的测量环境,突破多因素对选点埋桩、测量的限制,在节省费用的同时提高了测量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大高差及贯通距离长等特殊环境给川藏铁路特长隧道控制测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在川藏地区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需要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及数据计算分析实验.本文介绍了一种铁路隧道洞内旁点导线网测量新方法,提出利用EGM2008重力场模型来计算隧道洞外控制点的垂线偏差;顾及是否对进洞联系边全站仪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线路控制网(CPⅡ)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网的上一级控制网。因此CPⅡ控制网的精度直接影响CPⅢ平面网建网的精度。在介绍原有隧道洞内CPⅡ测量方法、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的测量方式构建隧道洞内CPⅡ和二等高程控制网的新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外业技术要求和内业精度要求,并介绍了新方法方位角闭合差与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方法。经仿真计算与实测数据计算验证,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技术优势,应该在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CPⅢ)测量原理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是一种自由设站的导线测量。针对高速铁路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名称问题,建议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改为自由设站导线测量法。  相似文献   

11.
长距离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长距离隧道的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先进的GPS技术,采集数据经过合理处理后,满足隧道施工规范的要求;洞外控制测量的导线铺设采用左右双导线网布设和线性交叉导线网布设联用的方式,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特长隧道精密导线网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特长隧道贯通测量导线网测量工作的基础上,对长隧贯通测量的技术要点以及数据处理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各种形式的导线网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是导线测量精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全站仪和棱镜对中误差的影响.以往的洞内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均无法顾及对中误差的影响,本文提出通过在测站和棱镜点设计坐标中添加可控随机误差的方式,实现顾及测站点和棱镜点对中误差影响的洞内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通过对含有对中误差的导线网仿真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验证了本文添加对中误差方法的正确性,说明了对中误差对于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的重要性.本文介绍的方法,可用于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精度设计和横向贯通误差预计,是一种洞内导线网精度仿真计算技术的创新方法,值得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推广.本文的仿真计算结果还表明,可以通过缩短洞内导线网点对间的横向距离减弱旁折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城市一级导线点埋设的新方法及RIK在一级导线网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横向贯通误差,保证隧道准确贯通。高速铁路线路控制网(CPⅡ)是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网的上一级控制网。因此,CPⅡ控制网的精度直接影响CPⅢ平面网的精度,从而对隧道贯通起着决定性作用。长距离小曲线隧道洞内CPⅡ平面控制测量易受视线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小曲线段的测量新方法,并对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精度控制及平差计算进行研究和分析。经过工程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隧道二等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长大隧道盾构施工控制测量一般都采用传统支导线法,存在误差累积过快、缺少独立检核点及贯通中误差受施工条件影响较大等问题。本文结合地铁施工建设实例,根据盾构施工现场需求及设计精度要求,探索实施了一种新的盾构施工隧道内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从控制点布设、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与传统导线测量的两种方法进行精度、可靠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提高盾构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强化平面控制点及吊篮点可靠性,有效控制隧道平面累积误差及贯通中误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隧道测量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运用GPS测量手段和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来解决特长隧道定向问题;依托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立高等级控制网,得到准确的控制点坐标;研发的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多测回测角软件用于隧道内导线测量,减轻隧道内作业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导线网间接平差中点的近似坐标算法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线测量随着光电测距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应用广泛的测量手段。与此同时,对于导线测量中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还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繁重工作。在导线网间接平差时,点的近似坐标计算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在计算了点的近似坐标以后,方可实现平差解算。鉴于此,在略谈导线网间接平差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导线网近似坐标的计算,并给出了其算法流程图,最后用C 语言编程实现算法,结合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程序估算法,对加测1个及多个陀螺方位角后交叉双导线网精度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加测1个陀螺方位角的位置以导线网的2/3处为最佳,多个陀螺定向角以均匀分布于导线网的后1/2部分为最佳,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给出了一定条件下增加陀螺方位角能否显著提高导线网精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精密导线网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的依据与基准,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车站主体的施工、隧道的联系测量及贯通误差的大小.本文首先对控制网的平差基准的选择及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用于控制网稳定性分析的平均间隙法、分块间隙法、单点位移分量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精密导线网两期复测的部分数据,对精密导线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及时发现有位移的控制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车站主体的正确施工与隧道的安全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