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波  王辉  何悦  周仲鸿 《北京测绘》2021,35(7):860-865
基于空间地理视角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集中化指数、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地理数学方法,探究辽西走廊36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辽西走廊非遗分布呈弱不均衡结构,主要以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4种非遗类型为主.②辽西走廊各区域非遗数量和类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河北优势最...  相似文献   

2.
室内导航网络是实现室内路径规划和导航的基础。针对现有室内导航网络存在拓扑连通结构不合理、生成路径几何形态不自然等问题,本文依据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抄近路”习性及“避碰”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人行走习惯的室内导航网络及其自动生成算法。该导航网络将室内可通行空间划分为普通房间和走廊,普通房间内网络映射为房间结点与门结点的直线连接;形状复杂的走廊空间则依据空间尺度和凹凸性被细分为狭窄走廊空间和开阔走廊空间,狭窄走廊空间以中轴线作为路线,开阔走廊空间则将门结点和通道口结点连接形成完全图;最后将房门结点连接到走廊路线,形成完整室内导航网络。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生成算法能够依据室内空间尺度对复杂通行空间进行合理分区,生成与空间特征一致的导航网络结构,使得规划生成的最短路径形态更符合人们的行走习惯。  相似文献   

3.
以1990—2020年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构建“三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分析了滨海城市——青岛市国土空间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系统响应的时空演化过程。结论如下:1)青岛市生活空间用地面积增加较快,生产、生态空间持续减少;2)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高—高”型生态环境质量区集聚在北部茶山及南部大熊山等山地、丘陵地区,“低—低”型聚集区集中分布在胶州湾滨海沿线快速城镇化走廊区域。空间演化方面,“高—高”型聚集区变化较为显著;“低—低”型聚集区则出现一定程度蔓延,尤以城阳区一带最为明显;3)导致生态环境改善、恶化两种趋势的因素在青岛市共存,且后者远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自驾游以自主性、灵活性、选择性以及多样性等内在特点吸引着许多人,而它的线路设计质量直接影响自驾游者的心理满意度。通过收集、梳理河南省优秀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景区详情、交通道路等信息,依据旅游学中旅游行为空间模式、数学中图论和旅行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科学理论,设计河南省自助游的最佳旅游线路。本研究以具有河南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为实际空间数据源,以ArcGIS系统为空间分布、交通等属性信息的可视化工具,以图论和旅行商问题为路线设计的数学基础,构建出自驾游线路设计的模式。本研究方法简单科学,为广大自驾游者规划旅游线路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资源,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服务,树立成都旅游的新形象。同时,以软件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属性数据查询、空间信息分析等功能,为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文根据成都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从信息系统的管理开发和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GIS的成都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路,并利用组件式GIS软件SuperMap Objects为开发平台,结合高级编程语言VB.NET,具体编程实现了成都市旅游信息系统的部分查询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基本上可以满足游客的信息查询和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只黑翅长脚鹬孤独地在退潮的沙滩上寻觅,五六百米外的海边,还有它成千上万的同伴:红嘴鸥、绿头鸭、环颈……这是北戴河滨海大道旁滩涂上的一幕。北戴河湿地被称为“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而如今,一项投资千余万元的大型观海走廊正在此处动工。  相似文献   

7.
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先行试点区,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政治、经济、安全、生态评价等角度去考虑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风险,缺乏从地理要素变化角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地理要素监测为例,研究境外区域地理要素监测技术和技术流程,形成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案,同时采用境外无控校正技术制作中巴经济走廊影像,构建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地理要素指标体系,提取变化信息,统计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情况,为中巴经济走廊互联互通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GIS技术,对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烟台、威海、蓬莱三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中心,以30km为最大缓冲半径,以5km为间隔距离做缓冲分析,揭示以三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信息及距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基于区域内三条主要交通线路,以8km为最大缓冲半径,以2km为间隔距离做缓冲分析,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总结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提出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及旅游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地区形成全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迅速增加,促使产业进一步向滨海地区集聚。本文探讨了基于遥感影像对辽宁滨海港产城一体化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城市群的区域空间联系和要素流动更加紧密,以“流动空间”视角探索区域空间结构和协调发展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宁镇扬地区的手机信令实测数据,对人群空间活动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对这一区域的空间结构进行识别。研究发现:①宁镇扬地区已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的区域空间结构,镇江、扬州的联系网络趋于完善,丹阳、句容等县级城市联系网络正在发育,各中心城市之间联系增强。②通勤流动的吸引量与城市等级规模呈现出不匹配性,跨界城镇组团及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地区吸引力凸显。③跨界联系活跃、发展呈多样性,其中宁镇中心城连线上各城镇单元联系强度最高,已形成较明显的跨界联系走廊。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当今时代的热点之一,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旅游业是目前旅游业研究的前沿。泰安市是一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充分挖掘泰安旅游资源的潜力,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促进泰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泰山玉皇顶中运用的关键技术。然后针对泰山旅游业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需求分析和模块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地形图、遥感图像、文字资料等各种空间和属性数据,运用多种数据处理技术和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三维展示与查询系统,为"数字泰山"的实现做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莫桑比克、斯威士兰和南非政府于1999年建立了Lubombo空间发展计划(LSDI),用于促进国家边境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LSDI的目标是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预计五年达到如下目标:促进政府间多层次合作;提高国家在基础设施、旅游和农业的投资;建立稳定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1,(1)
一、旅游地图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旅游地图是旅游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旅游资源国或旅游地能否吸引大批旅游者,不但与当地是否具有新奇的旅游资源和高质量的服务设施有关,而且与旅游宣传是否成功也有很大关系。旅游地图是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种专题地图,包括吃、住、游览、买、行各方面的综合信息,是旅游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外,旅游地图到处都有,对招徕游客起了很大作用。我国是一个旅游大国。1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离不开旅游宣传,其中包括旅游地图的宣传。虽然我国各种类型的旅游地图较多,但与国外相比,内容还不够丰富,装帧亦不够精致。  相似文献   

14.
GIS在旅游资源空间查询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GIS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GIS将成为表达旅游信息、促进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得力工具。GIS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空间查询方法,这将便于游客迅速快捷地进行旅游信息查询,也有助于决策部门进行旅游资源规划和管理。就如何利用ArcMap在旅游资源中空间查询旅游信息的方法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分析的送电线路选线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送电线路选线原则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建模方法,结合地形分析与空间分析,通过人工干预得到初选路径,经专家分析确定布线路径,以此确定合理的布线走廊,为送电线路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探讨四川省221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集聚型,且区域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均匀度较低,不均衡性显著;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规模等级结构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中端的市场供给占据上风;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地理区位、交通条件、景区地域组合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究我国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关系,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力模型、二维组合矩阵等地理数学方法,研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表明:(1)从全国角度来看,我国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存在空间错位现象,3个重心均偏向东南方向;(2)从省(市、区)角度来看,在旅游景区与游客接待量的组合矩阵中,同步发展型和偏离错位型数量基本相当,在旅游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组合矩阵中,偏离错位型数量明显多于同步发展型,在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的组合矩阵中,两种类型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河南省5A和4A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首先以河南省各省辖市为主要旅游城市,建立点缓冲区,分析以各省辖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区分布信息及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然后以河南省主要国道干线为基轴线,建立线缓冲区,分析旅游景区与国道的关系,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结合基于点、线的缓冲区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旅游景区沿国道密集分布的线状特征与以城市为中心密集分布的点状特征相结合的特征,为旅游者选择线路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旅游客源地和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网络分析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系统测度山区旅游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旅游供需要素均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两者之间空间位置错配较为严重;2)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可达性呈现典型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贵州省旅游供需联系强度整体较低且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旅游供需联系强度高值区不断收缩而低值区不断扩张。  相似文献   

20.
介绍CNGI的特点,分析当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将CNGI技术、GIS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运用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基于CNGI环境下的云南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重点阐述该系统的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及开发案例,为云南省旅游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查询、管理、空间统计与分析以及空间决策支持提供解决方法,为游客、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研究者提供相应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