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括介绍了将由我国主持于1985年9月3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的宗旨是为从事地震学、地震工程学以及模糊数学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以交流模糊数学在地震预报、地震工程、震害估计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应用模糊数学的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其在地震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除东道国中国的代表外,将有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民主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国的代表应邀参加。本文介绍了会议的四个专题及其涉及的内容,以及四篇综合报告和50多篇论文题目。会议的大部分论文拟收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2.
1985年9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由我国主办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法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东道国外,还有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代表共60多名。这次会议,为从事地震学、地震工程学以及模糊数学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中日两国地震工作者在把模糊数学方法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重点介绍了近两年来取得的某些最新成果,其中包括两国合作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有: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前兆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根据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面的应用和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综合预报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了五类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与当前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主持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讨论会”于1985年9月3—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模糊数学用于地震研究方面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自中、美、日、民主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52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交流了大约70篇论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了52篇,宣读的论文包括以下五个专题:1.综述报告;2.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模糊数学在地震危险性估计和地震预报中的应用;4.应用模糊数学;5.相关研究。本文除对这次讨论会概况和各专题分别扼要介绍外,并述及在讨论会的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会议程序委员会包括三项建议的倡议书。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前编印了会议的部分论文的论文集,现正在编辑续集,不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模式识别交流讨论会”于1984年12月4日—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系统及其他有关方面共15个单位41人参加。其中13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有关模式识别、模糊数学等方面的论文共23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颙到会并讲了话,还向会议赠送了礼品。宣读的模式识别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地震危险区划、地震活动性的异常标志、中强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的触发因子和地震前兆的综合判别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模式识  相似文献   

6.
冯德益  虞雪君 《地震》1990,(5):54-60
本文综述了我国地震工作者十年来把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总结了某些模糊数学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在兰州地震研究所实际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最后讨论了存在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地震孕育期间孕震信息的模糊性,国内开展了多项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将多项指标所显示的孕震的模糊信息转化为清晰的地震预测结果。现仅介绍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两种常用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及其预测实效。  相似文献   

8.
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论专家扎得(Zadeh)首先提出了用“模糊集合”来作为表现模糊事物的数学模型,从而开辟了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这一新的领域。由于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各类经验性的信息与研究对象具有简单方便、便于计算和利于吸收人的智慧和经验等优点,因此模糊数学刚一兴起,就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地震学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地震工作者把模糊数学应用于地震研究的若干领域之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本文主要是寻找震波层析图的参数与地震活动图的参数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为进一步探讨地震预报新方法作准备。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东段及其邻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危险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航片解译,研究了北祁连东段及其邻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探讨了地震滑坡的动力机制,并在本区使用多因素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预测滑坡危险区。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1965年美国科学家Zaden发表了关于模糊数学问题的第一篇论文。1976年我国也陆续发表了模糊数学的有关文章。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不仅用于自然科学,而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地震予报研究的模糊数学问题,近几年来冯德益等人进行了研究,相继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重要论文,开辟了新的领域,推进了地震予报科研工作。1982年,蔡经球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用模糊数学中模糊聚类法统计确定了天山南带1983年至1985年的地震趋势。预估的结果可以由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7.4级地震的发生作部份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模糊信息检索方法和新近提出的模糊分维方法应用到以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前兆为基础的首都圈地震监测预报当中,分析研究了发生在这一地区的两次大地震,即1976年唐山7.8级和1989年大同6.1级地震前用模糊数学方法识别出的地震学前兆和非地震学前兆,并对这一地区大地震的长期和中短期模糊预报方法与途径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983年6月26日至30日在山东省邹县召开的“烟台市震害预测方法讨论会”的概况。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城市地震灾害的预测是这次会议的新动向,这是对震害预测新途径的一种探索。会上有5个单位的代表作了有关震害预测方法的报告,本文就会议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介绍,内容包括以模糊数学近似推断方法建立震害预测总体模型、运用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某类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的预测、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14.
第一篇文章评述了近年来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模糊烈度、烈度评定、各有关参数间的模糊关系、震害预测、实用工程参数的确定,以及震后破坏程度的估价等。文章最后指出,模糊集合理论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地震危险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震现象视为一内部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灰色系统,表征强震发生前地震危险性的指标值实际上是灰数。据此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昭通、松潘、兰州、苏鲁交界处和长江口地区进行了多因素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预测,并将其结果与模糊数学方法所得的结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总结东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东北地区的关于发震时间、震中和震级的预测方法.并提出了第一前兆震群和显著前兆地震的概念.对东北地震的预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后,对模糊数学等其他预报方法,进行了实用性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模糊数学以集合论为基础,它突破了普通集合论中元素对集合的绝对化从属关系,承认在“属于”“不属于”这两种状态之外存在着中间过渡状态,这样便把处于过渡状态的许多信息保存下来,为地震活动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了逻辑演绎的形式系统。当前在地震预报中,由于我国地震类型多、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前兆所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实难掌握其规律性。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预报,采用多因素的分析、类比、统计、综合可以认识某些地震的规律性,提高预报的成功率;然而,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几种应用于地震活动区一至数年内最大地震震级综合估计的统计方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所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分类概率预报方法、穿过理论方法和改进的极值理论方法。使用的模糊数学方法则有模糊聚类分析、模糊信息检索、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模糊识别与模糊自相似等方法。这些大都是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应用实例,文中给出了这几种方法对华北地区1989年最大地震震级的综合估计与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动态》2012,(2):44-45
2011年10月31日-11月3日,第八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地震系统30多家单位的50余名委员,以及从事地震科研管理、图书资料档案、编辑出版等领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地震出版社与《华北地震科学》编辑部,于7月16日至2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联合举办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研讨班.地震出版社、《华北地震科学》、《地震学报》、《地震科技情报》、《地震地质》、《东北地震研究》编辑部等30多个单位近60人参加了研讨.宣读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