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玉山早奥陶世笔石地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旭  韩乃仁 《地质论评》1964,22(2):81-90
一、前言本文所讨论的江西玉山一带早奥陶世地层只限于下奥陶统的上部宁国页岩组。 1960年,笔者之一(韩乃仁)在玉山古城附近系统地测制了宁国页岩组的地层剖面(图1),并采集了大量的笔石,这些笔石由笔者之一(陈旭)作了详细鉴定,并进行分带。从这些笔石的种属来看,玉山地区的宁国页岩组包括全部阿伦尼格期(Arenigian)和兰浮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海南岛西部大广坝地区一套浅变质岩系中首次发现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笔石,经鉴定属双笔石类。有关此套地层的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争议,先后划归为寒武纪、前泥盆纪、泥盆纪-石炭纪、石炭纪、二叠纪,笔石的发现为其时代归属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该区晚奥陶纪-早志留纪地层的存在,为海南岛中北部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深水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时代归属、及海南岛含笔石地层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古生物地理分区、沉积相、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及大地构造格局的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资料对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层系中笔石的赋存状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笔石的赋存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笔石的丰度由下至上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硅质炭质页岩中的笔石丰度最高,以杂乱堆积为主,部分可见弱定向排列特征;灰绿色泥岩与黑色硅质页岩中笔石丰度低,以碎片为主,且硅质页岩中的笔石碎片细小。笔石的分异度在纵向上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赫南特阶笔石分异度最低,埃隆阶与凯迪阶对应的笔石分异度高。综合研究表明,不同笔石赋存状态所对应的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围岩性质、氧化还原条件、古海洋环境与水动力条件均有所差异:高笔石丰度的页岩往往对应着较高的w(TOC);石英质量分数在40%~60%的黑色页岩中笔石最为发育;笔石在弱氧化和还原环境中均能保存,但还原环境更有利于笔石的大规模富集;纵向上笔石丰度与分异度变化均受到了古环境的显著影响,赫南特冰期造成了笔石的大量死亡和分异度的显著降低;笔石的大量混杂堆积显示悬浮沉积是主要的沉积作用方式,而定向排列的笔石应是深水底流作用的结果。基于上述页岩中笔石赋存状态差异及其沉积地质指示,深入分析了不同笔石赋存状态的沉积环境并建立了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期的笔石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4.
贵州北部晚奥陶世五峰期的沉积组合为一套黑色碳质、硅质页岩及含砂质页岩等,俗称五峰页岩,以黑色、含碳质和有机质为其主要特征。生物以笔石占绝对优势,且丰度高,亦常被称为五峰笔石页岩。沉积时限3-4Ma左右,厚度多在10m以下,厚的可达15m左右,为一套低能、缓慢的凝缩沉积。五峰页岩多呈层状,具毫米级纹层或片状页理构造。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概况 湘南、粤北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处于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带,属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范畴。区域构造线方向主要有古老基底和岩浆岩组成的东西向和南北向隆起带,及北东、北西、南北向的深大断裂带(图1)。 区内地层从震旦系到第三系均有出露。可分为三个构造层:1.加里东构造层,由下古生界变质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页岩夹碳质硅质页岩组成,奥陶系局部夹大理岩和火  相似文献   

6.
广西玉林早泥盆世笔石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啸风  姚肇贵 《地质论评》1984,30(5):416-424
广西玉林新桥以西分布着一套灰黄色、灰白色、黄褐色泥岩夹砂岩和粉砂岩地层,厚度达千米左右,其顶底均为断层所截(插图1)。过去依据其中产Monoclimacis vomerinus(Nicholson)等笔石,定其时代为中晚志留世。 1979年底至1980年初,广西区调队姚肇贵等同志在原樟木北均塘至桃子岭“中上志留统”剖面及其附近地层中采获许多笔石,经穆恩之等和笔者研究多为早泥盆世属种。为了填重起见,笔  相似文献   

7.
鄂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已成为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为深化该区页岩储层及含气性特征认识,本文以鄂宜页2井钻井及测试分析资料为基础,以笔石带为标尺,对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岩石学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结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了页岩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对页岩储层开展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宜页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黑色岩系缺失LM5-LM6笔石带,富有机质页岩上延至LM7笔石带,总厚度约16 m;岩性以硅质页岩夹少量硅质岩、混合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Ro为1.88%~2.03%,显示黑色页岩已过大量生气阶段;页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小于100 nm的有机质纳米孔、直径大于5 μm的微米孔和构造微裂缝,其中纳米孔占比超过50%,孔隙容积、比表面积与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现场解析总含气量为0.068~3.33 m3/t,平均1.13 m3/t,高含气量段集中于凯迪阶WF2-WF3与鲁丹阶LM2-LM4,含气量与TOC、脆性矿物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根据TOC、含气性、脆性矿物含量以及页岩沉积环境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Ⅰ类储层主要对应于凯迪阶WF2-WF3笔石带以及鲁丹阶LM2-LM4笔石带以深水环境下形成的硅质页岩和硅质岩层段,总厚度约9 m,是该区五峰-龙马溪组水平钻井的最佳甜点段。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层发育,从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按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可划分为3个自然断代:前寒武系至早古生界以类复理石碎屑岩为主夹有火山岩,碳酸盐岩及笔石页岩;泥盆系至中三叠统主要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呈不等厚互层组成,夹有硅质岩和煤层,上三叠统至第四系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煤,中及上部夹火山岩。广东属于华南地层区,包括桂湘赣、云开东江、武夷、沿海和雷琼等6个地区分区和14个地层小区。广东地层研究自1869年起  相似文献   

9.
陕西陇县龙门洞的奥陶系最早由田在艺(1948)采得笔石两层,穆恩之(1959)认为系中奥陶统产物,和平凉页岩相当。1962年车福鑫在这一带发现上奥陶统背锅山组,次年笔者等随郭勇岭、车福鑫和成汉均,在这一带对奥陶系作了进一步工作,测制了龙门洞平凉组剖面,系统采集了笔石标本,发现这里平凉组出露比原命名地点平凉官庄剖面的层位全,剖面中笔石动物群也非常丰富,以后又作过几次补充工作,仅根据一些外形特征明显的属种将其分为五个笔石带,并与欧美标准笔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   

10.
浙西及邻区下奥陶统牙形刺序列及不同相区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伦淇  杨达铨 《地层学杂志》1991,15(1):26-34,T002
<正> 浙江省常山县黄泥塘,江山市拳头棚及江西省玉山县山头底等地(图1)下奥陶统宁国组主要为笔石相,偶夹石灰岩透镜体,化石丰富,化石带齐全。少量的牙形刺可直接采自页岩层面,大部份从灰岩中酸解出。由于页岩中含笔石,灰岩透镜体中产牙形刺,使笔石带和牙形刺带得以相互引证,进而为笔石相和壳相地层的对比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1.
陇县龙门洞的平凉组最早由田在艺(1948)采得笔石两层,穆恩之(1959)认为系中奥陶纪产物,和平凉页岩相当。西北有关的石油、地质、区测单位,亦先后在这一带工作。1962年车福鑫在这一带发现上奥陶统背锅山组,次年罗守文、景伯勤与笔者在郭勇岭、车福鑫和陈汉均的带领下,在这一带对奥陶系作了进一步工作,测制了龙门洞平凉组剖面,系统采集了笔石标本,发现这里平凉组剖面中笔石动物群非常丰富,虽然大部分尚未研究,仅根据一些外形特征明显容易鉴定的属种大致可分为五个笔石带,并可与英国标准笔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   

12.
以湘鄂西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沉积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钻井取心测井、野外观察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发育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湘鄂西地区页岩普遍厚40-60m,纵向上可划分为三亚段,九小层,其中1亚段对应底部1-5小层,为高伽马值(GR),低密度,高有机质丰度的页岩段,以灰黑色—黑色硅质-炭质页岩为主,湘鄂西古隆起及周缘1-5小层页岩段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页岩纵向上发育深水硅质陆棚、深水砂质陆棚、深水混积陆棚和深水泥质陆棚4种沉积微相,其中1-5小层页岩段对应深水硅质陆棚微相,为缺氧的强还原沉积环境,沉积了富含笔石、黄铁矿的富硅、富碳页岩,其硅质多为自生成因,对应焦石坝目前的主力产气页岩段。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崇义地区奥陶系的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1978年,笔者对江西崇义县思顺—过埠一带的奥陶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证实该地有印渚埠期、宁国期、胡乐期、(氵韓)江期、石口期和五峰期含笔石动物群的地层。由于肖承协等(1975)对该区牛皮湾一带的宁国期地层及笔石动物群已有论述,本文只报道该区中、晚奥陶世的含笔石地层。我国中奥陶世晚期((氵韓)江期)和晚奥陶世早期(石口期)地层,除祁连山和赣西南地区外,均为壳相沉积。因此,对崇义的(氵韓)江期和石口期笔石地层的研究,将为我国奥陶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大湾沟剖面柯坪塔格组中段底部的泥岩夹白云岩地层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笔石、腕足类、三叶虫、双壳类等化石,其中笔石有4属8种及2个比较种和1个未定种,可能属笔石Coronograptuscyphus带至Coronograptusgregarius带。从笔石生物地层看,柯坪塔格组中段底部的时代很可能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鲁丹期末至埃隆期初。  相似文献   

15.
地层划分回顾 湖南的奥陶-志留纪地层划分,随沉积相区的不同,岩石地层的划分标志不同。总体上,湘中-湘西地区晚奥陶-志留纪地层为稳定型沉积,晚奥陶世为黑色笔石页岩相,志留纪为细碎屑岩相。而湘东南区,则完全是一套类复理石建造,为泥质砂质粉砂岩、石英杂砂岩夹黑色板岩组合,在1:20万区调过程中,基本上未获得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笔石和其它化石。  相似文献   

16.
湘南—粤北区域和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分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概况湘南—粤北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处于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带,属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范畴。区域构造线方向主要有古老基底和岩浆岩组成的东西向和南北向隆起带,另外还有北东、北西、南北向的深大断裂带。区内地层从震旦系到第三系均有出露。下古生界(加里东构造层)主要为变质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页岩夹炭质硅质页岩,奥陶系局部有大理岩和火山岩夹层。上古生界(海西—印支构造层)在区内出  相似文献   

17.
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子沟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尤其是寒武系和奥陶系)在新疆具有一定代表性。我们同新疆地质局地质研究所、新疆区域地质调查队的同志在1974年初步研究的基础上,1977年又对该区进行了较详细的地层古生物工作。于下奥陶统新二台组和塔勒基河组中,分别发现相当于阿伦尼革期早期和晚期的两个甚为丰富的笔石动物群,其性质十分特殊。尤其是塔勒基河组笔石动物群,聚集于本组中下部一层厚仅5厘米的黑色炭质页岩夹层中。  相似文献   

18.
威宁宣威组底部硅质页岩Rb-Sr古混合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滇黔相邻地区,二叠纪宣威组下部发育一层硅质页岩和碳质页岩。页岩层位稳定、分布广泛,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上部凝灰岩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用迭代法恢复硅质页岩的Rb-Sr同位素古混合线,得到硅质页岩的年龄为(255±12)Ma。这个年龄不仅支持地层古地磁研究结果,而且符合地层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Rb-Sr同位素古混合线年代学方法在中生代地层能够适用。这个年龄与普遍认为的峨眉山玄武岩主喷发期258Ma从时代关系上相符,而且有效地约束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上限。  相似文献   

19.
邱洪荣 《地质论评》1985,31(2):125-130
一、前言本文牙形石系我室黄技高同志研究新疆霍城果子沟地区下奥陶统新二台组的笔石时发现的。牙形石与笔石Adelograptus simplex,Tetragraptus(E.)acclinatus和T.(E.)approximatus共生在该组上部(距顶约20余米)的一层厚约5厘米的黑色页岩中。牙形石散布在14块页岩层面上,共42个个体,大小约0.5—1毫米,肉眼所见为白色的小点,在显微镜下可十分清晰观察到其齿体和印痕,并能鉴定出它们的属种。五十年代以前,醋酸未大量应用到牙形石研究领域中,国外不少是在页岩或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扬子西南缘天全、汉源、甘洛、布拖、金阳、永善、绥江、大关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重点剖面露头点和钻井岩心资料,通过笔石生物地层划分,建立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等时地层格架。通过对比纵横向黑色页岩的TOC含量、沉积厚度、优质页岩厚度等数据变化,探讨笔石带的分布与沉积环境、优质页岩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剖面和钻井中WF2—LM4笔石带优质页岩普遍发育。其中布拖、金阳靠近康滇古陆边缘的地区,LM5笔石带、LM6笔石带岩石地层明显增厚;永善—绥江云永地2井、新地2井、绥江B井等地区,笔石带分布和沉积环境相似,优质页岩沉积上界由LM4笔石带逐步上延至LM6笔石带。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在靠近康滇古陆一侧沉积时限为WF2—LM4及以下笔石带,远离古陆一侧沉积时限呈逐渐变长的趋势。天全大井坪、汉源轿顶山一带WF2—LM5笔石带优质页岩发育,轿顶山地区岩石地层厚度明显减薄,天全大井坪地区明显增厚,受特殊环境影响可能仍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研究成果对扬子西南缘页岩气沉积有利区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