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虎鹿夼银铅矿床是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近年来在鲁东地区发现的一处银铅共生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回龙夼单元的条带状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体内,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是一处矿体形态简单、矿化较连续且银品位较高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广西伴生银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该区除独立的银矿床外,伴生银矿床可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与铅、锌锡有关的伴生银矿床的银金属储量占伴生银总量的89.55%全区大多数生产矿山伴生争回收率低,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银资源和增加白银储量,应加强生产矿山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独立银矿床的预测和勘查,提高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和矿山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纳米比亚罗什皮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罗雷铜矿、斯克皮铅锌矿、罗什皮纳铅铜矿及海伯超大型铜矿床以及多处Cu,Pb,Zn,Au及Bi等多处矿(化)点,可望形成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矿床集中区,找矿潜力巨大。该文在分析该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罗雷铜矿的地质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对罗雷铜矿和海伯铜矿之间的大部地区铜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展望,指出激发极化法是该区隐伏铜矿床勘查的有效物探手段。  相似文献   

4.
风火山盆地位于格尔木市西南86km处,即柴达木盆地东端南侧,地处三江成矿带北西段,其基底被金沙江缝合带分为松潘—甘孜地块和羌塘地块两个构造单元.盆地中赋存有砂岩型铜矿矿床,沉积—热液叠加型铜银矿床和岩浆期后热液铜银矿床.其中砂岩型铜矿床产于二道沟—托托敦宰铜矿化带集中区;沉积—热液叠加型铜银矿床产于藏麻西孔矿化带集中区,二者皆受晚白垩世风火山群陆相控制,地表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本文通过对风火山地区铜银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着重阐述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对找矿潜力进行评价,为今后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有用的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地区铁矿床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是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理想地区。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将该区铁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变质作用铁矿床成矿系列和沉积作用铁矿床成矿系列2个系列6个亚系列,并依据各系列、亚系列含铁建造的时空分布特征、成矿事件、成矿作用类型等地质特征,论述了成矿系列研究在地层分区归属、大地构造属性、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以及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城子矿田石英脉-硅质岩与金银成矿关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裂谷西段辽河群赋存大型铅锌矿床,近年又发现多处大( 中)型金银矿床。目前的研究表明,该区金银资源潜力仍然很大。一个值得重视的地质现象是所有金、银矿床都伴随有硅质岩、石英脉的出现。硅质岩受层位控制,呈似层状、扁豆状,基本平行上下岩层,本身亦可构成矿体。辽东裂谷中的金、银、铅、锌矿床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石英脉的规模、分布及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矿床规模。因此,硅质岩、石英脉是地质找矿的直接标志,如在青城子地区,找到了硅质岩就可以发现金矿化。硅质岩主要成分是玉髓,矿物学特征和稀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硅质岩是浅海火山喷气的产物,形成于辽河群沉积时沿同生断裂发生的火山喷溢时期,而石英脉则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后期热液的叠加更有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7.
广西德保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砷酸盐矿物产区 ,已发现有 17种砷酸盐矿物 ,其中钡毒铁石、砷铜矾等 12种为在国内首次发现。文中提供了其中一些重要新发现矿物较详细的矿物学数据 ,初步阐述了该类矿物在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的共生组合特征 ,指出该类矿物是矽卡岩型铜 -锡矿床以及铜铅锌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地质勘查     
卢氏—栾川铅锌矿评价取得重大进展□本刊特约记者周强毛文霞经过河南省地调院广大地质队员7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河南省卢氏—栾川铅锌矿评价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圈定了16个成矿区,发现超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3处,提交铅锌资源量850余万吨,银1万吨,是几十年来河南省铅锌找矿的重大突破。上世纪70年代,地质队员就在这里工作过,但当时认为铅锌银矿产规模小,不具工业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地矿局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了多个异常。1999年~2005年河南省地调院对该区进行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承担的《梁…  相似文献   

9.
泗水县龙湾套地区发育大面积新太古代角闪辉长岩,为在该区寻找赋存在角闪辉长岩中的岩浆熔离型铜矿床,曾开展过普查工作,最终发现了一小型铜矿床。探讨该区角闪辉长岩岩石学特征,对在该区进一步寻找同类型铜矿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地下水成矿理论,探讨了会理红盆南部爱国─湾子村砂岩型铜银矿点的成矿有利条件,根据构造对该类矿床的控制作用和金属矿物分带形成机制等新认识,阐明该区砂岩型铜矿床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域内同一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对突泉县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探异常等综合研究分析,详细了解该区的矿化特征,获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提出了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胶东地区的锠矿普查工作,近十余年来进展迅速,成果显著。相继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大、中型矿床。到目前矿产地已有二十处。据不完全统计,胶东地区的钼矿储量约占全省储量的98%以上,居重要地位。胶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是我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域之一。在该区寻找以钼为主的钼铜矿床前景甚好,研究和总结本区钼矿床的类型及其特征,对今后的普查找矿工作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从驻马店新蔡县国土资源局获悉,该局会同河南省地勘一院和省地调院在新蔡县境内顿岗、化庄、杨庄户、练村等6个乡(镇)区域发现6处地下铁矿床,估算铁资源量4亿吨以上,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东乌珠穆沁旗巴彦呼热地区属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即德尔布干成矿带南延与东乌旗-梨子山成矿带西南段交会部位,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化以铅、银、金多金属为主,前期工作已发现大型多金属矿床一处,矿点几十处,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该地区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型,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合栏杆银铅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郎如乡,地处昆仑山脉东端,受喜玛拉雅板块活动影响,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岩石普遍变质,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银铅矿床。矿体受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断裂破碎带之中,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50°~70°。区内圈出3个矿带,分别为Ⅰ,Ⅱ,Ⅲ。矿体厚度和品位沿走向和倾向变化不大,赋存标高+5110 m^+4870 m。矿石为富铅银贫锌的铅银矿石,矿体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系统地控制了区内的浅部矿体,新增银铅矿矿石资源量146.6万t。该文通过对矿床浅部矿体的形态、规模、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围岩、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的分析研究,发现矿体形态结构简单,矿化均匀连续,严格受岩浆、构造控制,通过地表探槽平硐揭露及深部个别钻孔验证,矿体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表明该区深部和外围仍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对今后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资源总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在对该区进行野外调查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比例尺尺度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该类金(银)矿床的预测模型;认为该区NW向苏门答腊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与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断裂系统和新生代岩浆岩共同控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产出;已知金(银)矿床点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快速圈定研究区有利找矿地段的标志;并据此圈定成矿远景区5个,其中A级成矿远景区3处,B级成矿远景区2处;然后,利用通用密度模型预测了不同概率下的各远景区未知矿床数,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了苏门答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产在不同概率下的金(银)资源量。   相似文献   

18.
龙宝山稀土矿是在查证该区航放异常时发现的,通过进一步开展地面γ能谱测量,在龙宝山地区圈定了3处综合放射性异常,进一步缩小了稀土找矿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3个新矿体,取得了较好的稀土矿找矿效果.本文通过分析γ能谱测量在龙宝山稀土矿勘查中的应用,为该区稀土矿的勘查指明了方向,同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为在龙宝山和周边类似...  相似文献   

19.
宫官地区位于鲁西地块新甫山凸起内。区域地层有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和山草峪组,古生代长清群、九龙群;断裂构造和韧性剪切构造发育,构造均具多期活动,尤以燕山晚期最为强烈;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发育。简要叙述了银矿床的分布、规模、厚度、矿石品位变化等特征,说明了该区银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浅析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丰宁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地处大窝铺-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交会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和牛圈银金矿等众多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域矿床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分析,该区Pb,Ag,Zn元素富集,主成矿元素组合异常发育,共圈定出4个组合异常,化探异常与矿(化)体相吻合。区内已发现8条蚀变矿化带,矿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不同地质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燕山期花岗岩岩体和红旗营子群地层内Ag,Pb,Zn元素属于富集型和强分散型,利于成矿,同时为该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铁锰矿化等是识别蚀变带的有利标志,亦是寻找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的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类型,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