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天气学和统计方法对9806号台风路径近海西折进行了分析,并同7708号台风等历史个例对比,得出西风带调整、东环副高加强、低层东北气流的盛行和其他台风的活动是9806号台风近海西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台风西折后持续朝偏西方向移动的原因,这些工作为以后预报类似台风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1975年8月10日,7504号台风生成于台湾省东南约400公里附近的洋面上。以后向偏北移动,11日一度移向北东北方向,然后突然在东海西折,向西北方向移动,12日下午4时许,迅速在我省玉环县楚  相似文献   

3.
西折台风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军  阮小建  潘小凡  翟国庆  高坤 《气象》1996,22(1):29-32
利用欧洲中心格点场资料,对1980-1992年9例北上西折台风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当达到一定强度的台风西折时,其移动路径左前侧常有暖平流增强,水汽通量辐合增大,不稳定层结加强,高空辐散和整层气旋性环流增强,以及在这些物理变量中心增大区的相迭区有整层降高中心,从而引起台风向负变高中心移动。  相似文献   

4.
北上西折台风,特别是近海北上西折台风,大部分是在浙、闽沿海登陆的,而且不少台风在西折后很快就登陆。由于过去我们对这类台风的特点不甚了解或了解较少,往往造成予报失误或予报时效太短。为了要做好这类台风的预报服务工作,我们对120—135°E,18—30°N范围内北上西折或倒抛物线的台风进行分析研究,并与该范围内北上不西折台风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一些判别在该海域内台风北上或西折、台风西折后西行登陆或再次北上转向的预报指标和粗糙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5.
我国台风路径业务预报误差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余锦华  唐家翔  戴雨菡  虞本颖 《气象》2012,38(6):695-700
利用2005 2009年中国气象局(CMA)提供的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台风路径业务预报资料,比较了各类型台风路径、台风登陆位置及登陆时间的预报误差,登陆台风不同阶段以及华东登陆和华南登陆台风的路径预报误差。结果表明:CMA在2005 2009年的路径预报水平与1999 2003年的相比有了显著提高。平均南海台风预报误差大于西北太平洋。异常路径台风主要出现于南海,三个预报时效(24、48和72 h)异常路径的预报误差平均都小于正常路径。将登陆台风分为远海、登陆期间和登陆后三个阶段,显示登陆期间台风预报误差最大,同一阶段华南登陆台风的预报误差大于华东登陆台风。台风登陆位置在24、48和72 h预报时效的平均预报误差分别为71.1、122.6和210.6 km,48和72 h台风实际登陆时间有70%早于预报时间,平均分别提早8和12 h。比较大尺度引导气流与台风移动的偏差及24 h路径预报误差,得到南海三种典型登陆台风路径的大尺度引导气流与台风移动的偏差及其与路径预报误差的关系不一样,即误差成因不同。南海倒抛物线型的大尺度引导气流与台风移动的偏差最大,其预报误差最小;西一西北型的大尺度引导气流与台风移动的偏差最小,其预报误差最大,可能与大尺度环流预报准确性差有关。登陆华东的预报误差小于登陆华南台风的预报误差,这与台风登陆华南时其大尺度引导气流和台风移动的偏差大于登陆华东的台风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0809号强热带风暴"北冕"路径和强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北冕"登陆后路径发生左折进入北部湾的主要原因是,(1)副热带高压影响,(2)"北冕"结构不对称,(3)辐合带吸引作用及"双台风"效应,(4)"北冕"环流东北风分量大于西南风分量,(5)沿海地形作用;"北冕"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是,(1)热带辐合带在华南沿海活动,(2)西南季风爆发处于活跃期。  相似文献   

7.
台风蛇行摆动路径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金才  唐新章 《大气科学》1985,9(3):217-225
本文从台风运动方程一般解的形式,导出了台风产生自由蛇行摆动的判据,提出了台风自由蛇行摆动的成因是台风内力、台风的初始速度和环境气压场作用于台风整体的平均气压梯度力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其摆动仅由台风内力所致.最后通过二个实例的拟合计算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8.
张宇昕  沈阳  马旭林 《气象科学》2021,41(4):463-470
西北太平洋地区晚季(10—12月)66%的热带气旋可以发展成为台风,其比率高于盛夏季节。基于贝叶斯突变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晚季台风频数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转折,即相对于1979—1997年,台风频数在1998—2016年显著减少。台风生成的空间分布情况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总体呈减少状态,减少最多的区域出现在东南部(0°~17.5°N,135°~180°E)。相应的,台风生成潜在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 GPI)在该区域也明显减小。通过对比分析涡度、垂直切变、相对湿度和最大潜在强度四个主要因子对GPI变化的相对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动力因子(垂直切变和涡度)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的年代际变化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台风珍珠和鲇鱼北折路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晓岗  王慧  漆梁波 《气象》2012,38(7):841-847
“珍珠”(0601,Chanchu)和“鲇鱼”(1013,Megi)都是发生北折路径的台风,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台风珍珠和鲇鱼路径北折的天气形势变化有一些相同点:都发生在环境场的调整中,有西风槽影响华南的副热带高压,使之减弱东退、台风移速减慢,然后副热带高压加强并从台风南部向西南伸展、与赤道高压打通,其西侧的偏南气流与越赤道气流会合引导台风向北移动;同时有弱冷空气南侵。上述环境场的突然变化导致引导气流方向发生突然变化,是这两个台风西行北折的重要原因。引导气流分析还发现,秋台风鲇鱼最佳引导气流所在高度低于初夏台风珍珠。另外,不同的路径预报方法、不同的模式和超级集合预报提供了各种台风路径预报信息,在应用这些信息时要密切结合实况天气形势的变化,进行路径预报订正。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NCAR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环流背景、"双台风效应"、冷空气活动和海陆下垫面对台风"达维"移动路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风路径在登陆时第1次发生西折的主要原因是500 hPa副高东撤并由带状调整为块状分布,台风"苏拉"对"达维"吸附作用加强,且台风避开冷SST区趋向暖SST区行进;(2)鲁中山区的地形对台风第2次转向起到重要的阻挡作用,副高588线西伸明显,而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增加了台风的东移分量,西风环流上短波槽的发展南下使台风向西移动的分量减弱消失,双台风强度的减弱和距离的增加使台风的吸附作用迅速减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台风第2次转向。  相似文献   

11.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台风复杂路径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有暹  朱庆圻 《大气科学》1985,9(4):358-365
应用1949—1981年资料,对5—25°N,105—135°E范围内5—11月出现的台风复杂路径进行了气候统计。并结合天气学做了分析. 复杂路径台风约占区内台风总数的1/3.各类复杂路径的月分布有相对集中期,这与大尺度热带环流的季节变化有关. 台风复杂路径转折点的地理位置与大尺度环流系统的月平均位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台风“彩虹”(1522)近海急剧加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采用多种大气和海洋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近海急剧加强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海洋环境的维持和台风内部结构的变化都有利于台风的近海加强。具体表现为:高层南亚高压西部型转东部型和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引起的环流形势的变化,使得台风区域高层辐散增强,中低层气旋性环流增强,低层台风东侧的水汽通量增强;低层北方弱冷空气侵入台风外围区域促进辐合抬升,环境风切变的减弱及弱切变的维持有利于台风加强,这些都是有利于台风增强的环流和动力条件。台风路径海域高海表温度和海洋暖涡的存在对台风急剧增强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环流变化引起的潜热加热增大,导致了双中心位涡柱的形成和高层暖心的增加,台风内部结构的变化也有利于台风的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西太平洋—南海地区的赤道反气旋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普查分析。平均每年出现8次,集中出现于6—9月。赤道反气旋是一种持续几天的、1000—2000km左右天气尺度的热带天气系统,这是一种暖性高压系统,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赤道反气旋对台风的发生发展,及其移动路径都有明显的影响。一旦在台风南面出现深厚强大的赤道反气旋活动,往往使台风出现异常路径。但具体的台风路径则决定于赤道反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作用。本文并给出了几次台风路径的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apply finite-mixture-model-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s to cluster post-landfall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s (TCs) making landfall over China. Because existing studies find that landfall surfaces or elevations affect post-landfall TC movements, we also take account of elevations in addition to time orders in this model. Our study reveals three clusters, with cluster 1 making landfall in Hainan province and moving across the western co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Most of the TC tracks in cluster 1 move over the ocean and make secondary landfalls over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nd Vietnam. Cluster 1 finally dissipates inland and moves westward as a result of the westward-shift subtropical high, westward steering flow, easterly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strong mountainous blocking. Cluster 2 makes landfall over Guangdong and Fujian provinces. TCs in cluster 2 subsequently move inland and disappear due largely to westward-shift subtropical high, easterly steering flow, easterly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relatively strong mountainous blocking. Cluster 3 makes landfall along the Fujian and Zhejiang coast and sustains a long period of time, recurving mostly to the mid-latitude region owing to the surrounding eastward-shift subtropical high, westerly vertical wind shear, weak mountainous blocking and westerly steering flow. Because cluster 2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a Niña events, TCs more likely make landfall over southeastern China coast and move westward or northwestward without recurving. Cluster 3 sustains a longer time than clusters 1 and 2 in spite of its weak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ater vapor supply. TCs in cluster 3 interact actively with westerlies during the post-landfall period. However, we cannot observe any analogous interactions with the mid-latitude westerlies in clusters 1 and 2. TCs of clusters 1 and 2 are influenced by summer monsoon flows. Moreover, summer monsoon exert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cluster 1 than cluster 2. The composite 200 hPa divergence of cluster 3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lusters 1 and 2. This explains to some degree why cluster 3 sustains longer than clusters 1 and 2 after making landfall.  相似文献   

15.
亚洲上空西风带长波槽对西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志烈 《大气科学》1981,5(2):198-206
本文根据中纬度西风带和副热带地区的环流相互作用,讨论了西风带长波槽出现在亚洲上空几个特定地区时,出现的太平洋副高和台风路径的主要特征。指出,当西风大槽稳定在90°E附近时,西太平洋台风几乎总是西行的,对我国威胁最大;120°E附近有长波槽时,大多数台风将在海上转向,但这里的低槽突然发展、减弱、更替和倒退,对台风预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150°E附近有长波槽发展时,由于上游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不同的气压系统而对副高和台风路径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各类形势下的台风路径除给出相应的统计数据外,还列举了历史上较难预报的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16.
ENSO与南海台风活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能  周家德 《气象》1989,15(4):9-14
本文对厄尔尼诺年和反厄尔尼诺年的当年和来年,弱南方涛动和强南方涛动的当年和来年的南海台风(包括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南海生成的台风)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年当年南海台风偏少,来年南海台风偏多,来年9—11月最显著。此外,厄尔尼诺年在广东登陆的台风偏少,在广西登陆的偏多;反厄尔尼诺年相反。厄尔尼诺年来年7—9月登陆两广的台风、强台风偏多。统计资料还表明,厄尔尼诺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纬度偏南,反厄尔尼诺年偏北。反厄尔尼诺年来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纬度偏南。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TC)数据、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研究了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将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划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行路径、转向登陆中国路径、转向中日之间路径、转向登陆日本路径、转向日本以东路径和140°E以东路径。利用超前滞后回归方法,合成分析了6—10月不同路径台风对应的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的低频环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925hPa越赤道气流及与其相联系的经向风存在明显10~20d准双周振荡现象,且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低频越赤道气流强度、演变特征影响着西北太平洋低频气旋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调节风场强辐合带与季风槽的位置与强度,继而对台风生成位置、移动路径产生重要的影响。初步认为,强向北低频越赤道气流分量有利于北侧低频气旋加强和向北传播,继而使得强辐合带、季风槽位置偏北,台风易于在此区域生成且沿着强辐合带位置移动。而弱向北低频分量或向南低频分量则不利于台风转向移动。  相似文献   

18.
西太平洋台风路径业务数值预告模式及其初步使用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一个西太平洋台风路径业务数值预告模式及其初步使用结果。该模式利用逆平滑算子提高了计算精度,应用最小二乘方原理引进初始时刻后六小时台风位置,从而改进了预告结果。69次试验性预报以及1977—1979年台风季节的48次业务预告的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西太平洋台风路径具有一定的预告能力。本文还指出了该模式存在的缺点与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surface cyclonic tracks affecting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is studied on a climatological basis for the cold period of the year. The dataset used is the 1°?×?1° ERA-40 Reanalysis for a 40-year period (1962–2001). The vertical tracking of surface cyclonic track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aid of the Melbourne University Vertical Tracking Algorithm. It was found that about 83 % of the cyclones were extended up to the 500-hPa level and almost 65 % up to 200-hPa level, implying that the cyclones are in general well organized. The surface tracks that originate within the examined area exhibit the smallest vertical extension, intensity, radius, and depth compared to the cyclones originating in the other sectors. Moreover, the 500-hPa counterparts for the said cyclones are mainly located to the north-west or south-west of the surface cyclone posi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baroclinic character of the Mediterranean cyclones. The zonal (eastward) component of motion predominates both at the surface and at 500 hPa.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本文对中国异常季风降水与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特别注意到1951—1975年夏季北半球月平均年际变化.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距平经验正交函数(EOF)第一特征向量的时间序列与长江流域季风降水及太平洋副高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存在着相当明确的遥相关,发现长江流域旱(涝)与赤道东太平洋暖(冷)、西太平洋冷(暖)以及太平洋海温距平的二种行星型相符合.存在两种异常季风环流型,其一种型式相似于Horel和Wallace1982年提出的赤道增暖事件冬季的波列,另一种型式在相同位置其距平中心符号相反,只是强度较前一种情况弱. 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改变着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及位置,从而影响印度尼西亚地区的跨赤道气流和中国东部低层的东南季风及长江流域的降水. 在赤道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或东亚)之间表面温度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行星对流环流,并以此来解释异常的季风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