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的“1993年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全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及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7月26~29日在贵阳举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98篇,并于会前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了名为《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新探索》的论文摘要集。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共120人,其中国内青年代表82人,回国留学人员和外籍学者13人,特邀代表25人。大  相似文献   

2.
<正> 第一届全国青年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2日至1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化工部钾盐地质大队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石油部、地矿部、化工部、核工业部、冶金部、煤炭部、有色金属总公司、国家地震总局、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青年数学地质工作者123人,他们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98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共152篇,涉及矿产资源评价、多元统计分析、定量地层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1999年10月28日至31日,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昌平石油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石油大学(北京)共同承办。13个部门55个单位的121名青年地质学家(40岁以下)参加了会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蒋承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毓川、石油大学总校校长张一伟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核工业地质局、石油大学(北京)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蒋承菘副部长从科技创新、“两弹一星”、大庆油田的发现,李四光、黄汲清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敬业精神、培养青年人才等诸方面全面阐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发现和培育人材,为青年地质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中国地质学会于去年11月5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从开始筹备就一直得到老、中年地质学家的关怀和帮助。会议在收到的800余篇论文的基  相似文献   

5.
首届全国青年数学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大会收到论文130余篇,其中89篇文章在大会上宣读。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等特点。论文涉及面广,有一定深度,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说明我国数学地质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于198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讨论会,环委会主任马世骏教授主持了会议。15名委员出席了会议,还邀请院内和大专院校环保系统有关专家40名代表参加会议。有35名代表做了报告,在报告中,既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又有典型工作范例,学术内容充实,学术思想活跃,涉及的领域广泛,并反映了这几年来在农业、工业、城市与区域系统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新的进展。部分青年科学工作者发表的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得到好评。中国科学院李振声副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将于1991年11月上旬在北京大学召开。为了促进地学事业的繁荣和青年一代的早日成才,中国地质学会委托其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会议规模约为250人,代表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代表的产生办法分为:1.各省地质学会青工委推荐,每省3人,共约100人;2.采用自由投稿,根据论文质量确定代表资格,共约150名。到目前为止,会议筹备组已收到1200多份论文摘要,正请有关专家进行评选,大约在今年4月份向获得代表资格者寄正式会议通知。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正>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团委在科技工作改革的新形势下,结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为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学术交流,特别是为他们能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尽快成才创造—个良好的学术活动环境和条件,在院党委的支持下,于1987年3月19日至21日举办了我院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院属研究室、钾盐地质大队青年科技人员提交的学术论文共27篇。我们从中遴选了13篇论文编纂在本期《化工地质》专辑中全文刊出,其余各篇则以题  相似文献   

9.
消息报导     
贵州省首届“青年地质工作者矿床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在贵州省有色地勘局召开。会议由省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及省有色金属学会共同组织。 来自我省地矿、有色等23个单位的44位青年地矿工作者占与会代表71%,共18篇论文在大会宣讲交流。省“十佳青年”地矿局王昆应邀报告自己的工作成绩和成才体会。  相似文献   

10.
会议秘书组 《地质论评》1990,36(2):192,173
为了发现青年优秀矿山地质人才和新生力量的成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0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青年矿山地质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来自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冶金、有色、黄金、化工、建材、煤炭、轻工、核工等系统矿山企业及科研单位的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青年矿山地质人员是矿山地质工作的生力军,他们为矿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宋叔和做了学术报告,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张之一到会讲了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彭觥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张之一 《地质论评》1988,34(2):189-192
初冬的北京,阳光和煦。期待已久的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协,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学会领导下,以及许多单位的热情关怀下,于11月5日至9日在西山饭店隆重召开。出席会议代表有250人,其中青年地质工作者230人。他们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地质、冶金、石油、煤炭、地震、有色、中国科学院等各个部门及众多的大专院校,他们当中既有科技工作者,也  相似文献   

12.
1987年5月15—17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首届青年有机地球化学家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会议收到论文130篇,会上宣读论文29篇,反映出我国青年科学家在有机地球化学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论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相生油和碳酸盐生油对膏盐相沉积生油理论进行的探讨,提出了如下新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雄 《地球化学》1984,(2):185-185
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七十多个单位的正式代表120人,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40多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黄汲清、李春昱、张文佑、翁文波、丁国瑜等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同志致开幕词,张文佑、翁文波等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 这次别开生面的多学科综合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60多篇,论文报告130篇,会上宣读了论  相似文献   

14.
刘长龄  吕达人 《沉积学报》1985,3(3):131-132
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地质学会于1984年10月26日-31日在福建省同安县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粘土科学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54人,他们来自地质、建材、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海洋、转工、中国科学院及大专院校等部门。大会共收论文184篇,在会议上以各种形式交流了120余篇,这是继全国第一届粘土科学学术讨论会以来又一次粘土科学工作者共聚的盛会。  相似文献   

15.
《寒武纪生命演化大突破、环境和矿产资源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今年4月19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南京召开了《寒武纪生命演化大突破、环境和矿产资源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瑞典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遥感地质与找矿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14日在江西景德镇市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核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一些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93人.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42篇,论文105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青年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昇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给青年物探工作者提供了一次在全国性会议上报告自己的成果、互相交流的机会;也是学会为发现人才、鼓励年轻同志奋发、创新而安排的一次活动。从本年初开始筹备以来,就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支持和青年物探工作者的热烈响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成都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组办的膨胀岩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7月在大连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煤炭部、水电部、铁道部、冶金部、石油部的三十个  相似文献   

19.
戈尔德施密特会议是世界地球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 ,最初是由欧洲地球化学协会和英国皇家地球化学协会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于 2 0 0 2年 8月1 8~ 2 3日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会前和会后都安排了多条野外路线的地质考查。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 75 0份 ,分成一般学术讨论会 ( general symposium)和专门学术讨论会 ( special symposium)进行交流。会上交流的口头报告 1 1 41个 ,展讲报告 5 79个。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大陆有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于去年12月在成都市召开首届水文、工程、环境遥感地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代表100人,列席代表30人。会议收到论文97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特点是:遥感技术密切为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服务。论文包括了有关上海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的水资源和工程地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