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岑巩县羊桥乡罗家塘杷榔组仅出露中-上部地层,岩性单一,均为青灰、灰绿色粉砂质泥、页岩.在其上部层位发现了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 Zhao,Parsley et Peng,2007),计有棘皮动物始海百合、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软舌螺、节肢动物-三叶虫等8属9种,包括了2个未定名的新种和1...  相似文献   

2.
和凯里生物群一样,贵州寒武系杷榔动物群也含有丰富的棘皮动物始海百合化石,包括两个属种即俞氏贵州始海百合 GuizhoueocrinusyuiZhao,ParsleyetPeng,2007及殷氏原始球状始海百合(新属新种)Protogloboeocrinusyini(gen.etsp. nov.).其中新属种是近期在杷榔组分布区南部贵州麻江下司淑里村杷榔组上部发现的,是凯里组中球形球状始海百合(GloboeocrinusglobolusZhao, ParsleyetPeng,2008)的原始属种,两者均具有发育的吸盘、长的茎、近于球形或椭球形的萼及较长 的腕.但新属种茎呈倒长锥柱形,缝孔长卵形,腕枝数少,两者区别明显.Protogloboeocrinusyini(gen.etsp.nov.)的发现及研 究,不仅追溯到凯里组球形球状始海百合的原始属种,了解两者演化规律是茎变短,萼变球形,缝孔变为圆形,腕枝数量增加, 捕食能力增强.而且还增添了杷榔组始海百合的多样性及其分区性:杷榔组分布区北部仅见Guizhouocrinusyui,南部仅见 Protogloboeocrinusyini(gen.etsp.nov.)   相似文献   

3.
依据丰富翔实的地层古生物资料,首次在内蒙古西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第三纪地层层序:命名或厘订了中始新统乌兰乌珠尔组、上始新统查干布拉格组、下渐新统乌兰塔塔尔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乌尔图组、上中新统呼和好来组和上新统昂冈浩特组等7个地层单元;区分出了中始新世乌兰乌珠尔、晚始新世查干布拉格、早渐新世早期克克阿木、早渐新世晚期乌兰塔塔尔、晚渐新世因德里沟、早中新世乌尔图、晚中新世呼和好来和上新世昂冈浩特等8个动物群(组合)。  相似文献   

4.
赵元龙研究团队以贵州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为依据,结合其下变马冲组及其上“清虚洞组”于2010年起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寒武系第4阶地层、层序地层、碳硫同位素等学科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建立了3个三叶虫带及1个三叶虫层位、2个疑源类组合带,初步确定首现于杷榔组底部的Oryctocerella duyunensis为第4阶首现三叶虫。疑源类、碳硫同位素等变化曲线与此基本一致。并与北格林兰Henson Gletscher地层进行了对比,将视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为潜在的寒武系第4阶国际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碳酸盐岩薄片微相分析,以颗粒类型、颗粒基质含量对比、沉积组构、化石生物组合、化石埋藏学特征作为主要微相类型的划分依据,贵州中三叠世盘县动物群产出地层78-91层及上覆地层92层和下伏地层77层共识别出10种微相类型,在垂向上归纳为三种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道环境。按照水深及水...  相似文献   

6.
贵州台江八郎凯里组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约  喻羑艺  彭进  王平丽 《地层学杂志》2006,30(1):i0001-i0002
贵州台江八郎凯里组以含钙质泥岩—泥灰岩、含钙质泥岩—粉砂岩和含钙质泥岩—灰岩等3种韵律性沉积为主,沉积体系域类型主要包含有大陆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在凯里组沉积初期,台江地区的水体相对较浅、生物相对较少;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生物在分异度和丰度上的大大增加,构成了台江生物群;当海平面升至最高点时,台江沉积区处于一个相对深水的环境,以大量的浮游类和较强游泳能力的生物为特征,成为了凯里生物群的开始;海平面逐渐下降,浮游生物逐渐减少;至凯里组沉积晚期,海平面的下降使台江地区的水体再度变浅、生物化石相对稀少。在台江八郎剖面上,凝缩段之下早寒武世的三叶虫Bathynotus消失,Orycto-cephalusindicus等三叶虫在凝缩段底界出现。凝缩段底界与下、中寒武统界线基本一致,表明了凝缩段是该区下、中寒武统地层划分、对比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远安张家湾嘉陵江组剖面为重点,通过对南漳和远安交界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剖面测制和多处化石点考察,重新厘定研究区内嘉陵江组岩性特征.认为研究区内的嘉陵江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更为合理,产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纹层状灰岩段位于二段顶部.通过系统化石发掘和张家湾剖面详细描述,初步查明了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垂向...  相似文献   

8.
<正> 江西上饶以南铅山、广丰等地二叠纪煤系地层时代的讨论多年来一直为地质工作者所关注。1963年赣东北地质队在铅山新安埠一带“乐平煤系”底部的黑色页岩中采获Mexicoceras等茅口期头足类,将这一层位名为“湖塘组”,划归下二叠统。此后,不断地在煤系更高的层位,如“彭家段”的中、上部,“童家段”的下、中部,相继发现了早二叠世菊石和鲍,从而将本区上、下二叠统的界线逐步上延。李文恒(1975,1979)、李文恒、田宝霖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部云贵交界地区中上三叠统海相地层以拥有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为特色的古生物群落而闻名。近期,笔者在云贵交界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至上三叠统小凹组剖面,即云南罗平江底剖面。在该剖面中,分别在竹杆坡组纹层灰岩段顶部及小凹组上部发现了典型的兴义动物群及关岭生物群生物组合。为了研究中晚三叠世之交生物群落演化的环境背景,对采集的97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了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与分析。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竹杆坡组纹层灰岩段及小凹组处于缺氧环境,产兴义动物群及关岭生物群的地层含氧量相对增加,而两生物群落之间的竹杆坡组瘤状灰岩段主要为贫氧环境。中晚三叠世之交的海水含氧量的变化规律与生物群落的演替较为吻合,说明该时期海水含氧量的变化对生物演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上扬子区南部中奥陶统大沙坝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奥陶统上部大沙坝组的命名地点在四川长宁双河附近 ,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钙质结核和灰岩透镜体 ,分布在川东南的长宁—兴文—叙永—古蔺一带 ,其中笔石和壳相化石经常交互出现 ,均比较丰富 ;笔石动物属于上层下垂对笔石动物群 ( Didymograptus artus Fauna) ,据此 ,大沙坝组的地层时代可定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 (相当于兰维恩期 ) ;腕足动物可称作 Saucrorthis- Parisorthis动物群。大沙坝组的岩性和其中所含的动物群均明显有别于在黔北和黔东北广泛分布的、大致同期的以钙质泥岩和钙质粉砂岩为主的十字铺组。四川北部平武县水柏乡的中元古代大沙坝组 ,由于命名在后 ,应予以废弃。  相似文献   

11.
顾乡屯动物群是由1931年尹赞勋先生在哈尔滨顾乡屯发现19种哺乳动物化石而得名,其后在东北、内蒙古一带多处发现,由于以被毛犀、猛犸象化石最为常见,一般也称为“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到目前为止该动物群至少有64种化石,分属18科37属。顾乡屯组代表东北地区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与华北萨拉乌苏组有很好的对比性,属同期异地同相沉积。顾乡屯动物群化石层位仅限于顾乡屯组地表出露部分,年龄测定结果不超过60000─70000aB.P.,表明顾乡屯动物群相当于萨拉乌苏上部动物群,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顾乡屯动物群与顾乡屯组在时代上的不一致性,是东北地区第四纪研究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对大同第四纪火山群及我国近期火山的分布,自30年代由尹赞勋先生做了开创和倡导性研究以来,在岩石学、地球化学、树造环境和深部岩浆源及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产自贵州兴义富含海生爬行动物及鱼类化石的法郎组竹杆坡段上部凝灰岩夹层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测定。测得兴义动物群化石赋存层位年龄为240.8±1.8 Ma,化石赋存层位之上21 m处年龄为239.8±1.7 Ma。该年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兴义动物群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而非晚三叠世卡尼期,这一结论可与此前菊石生物地层研究、碳同位素分析的结果相印证。结合兴义动物群中生物组合面貌的变化,推测三叠纪生态系统可能在拉丁期就已开始由辐射发展阶段转变为完全复苏阶段。  相似文献   

13.
14.
15.
滇西南晚二叠世和早-中三叠世放射虫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庆来  刘本培 《地球科学》1993,18(5):540-552
  相似文献   

16.
西藏北部永珠地区奥陶纪-志留纪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开展西藏自治区北部 1/ 2 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 ,对分布于永珠地区的德悟卡下组及申扎层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准确地确定了奥陶纪与志留纪的界线 ,为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奥陶纪与志留纪界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A new radiometric date of 3.6 Ma for the basalt overlying fossiliferous units of the Allingham Formation, provides a minimum age for the Bluff Downs Local Fauna. Ground studi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y has clarified the volcanic history of the area and a new basalt flow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named. Although the age of the capping basalt permits a younger age for the Bluff Downs Local Fauna than originally described, the stratigraphy, combined with the interpreted stage of evolution of the fauna, still supports an Early Pliocene age for the site.  相似文献   

18.
罗惠麟  张世山 《地质学报》1997,71(2):97-104,T002
本文简要报道了在昆明市海口地下寒武统竹寺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及其组合面貌和产生层位的地层剖面,重点描述了其中的三叶形虫:LeanchoiliaasiaticaLuoetHu(sp.nov.),YohoiasinensisLuoetHu(sp.nov),ZhongxiniaspeciosaLuoetHu(gen.etsp.nov),XandarellaspectuculumHouetal.Dia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东部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沙金庚 《地学前缘》2002,9(3):95-101
巴列姆期的菊石、巴列姆期—阿尔必期的海相双壳类、早白垩世的沟鞭藻、放射虫和有孔虫等的发现 ,均证实了黑龙江东部含煤地层龙爪沟群、鸡西群和大架山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鸡西群中含有热河或威替姆动物化石群中常见的双壳类化石 ,这一事实似乎暗示着中国热河或俄罗斯威替姆动物化石群为早白垩世时代。早白垩世 ,特别是巴列姆期—阿尔必期 ,沿大架山—云山—虎林-裴德—鸡西一线北东东方向存在着一条向东 (古太平洋 )开口 ,但由东向西变浅的狭长海湾。多次海侵和海泛沿着这一海湾由东向西至鸡西后向南和向北 ,并可能向西扩散。正是这一海湾和海平面的升降控制着东北地区的早白垩世的气候、地理、生物群落的演变、甚至煤的聚集和油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The diagnosis of the conchostracan genus Tenuestheria from the Lanxi Formation in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in Southeast China is revised following an examination of the type species under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hich revealed som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n the carapace that had not been recognized previous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nuestheria Fauna is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correlation of six Turonian–Santonian formations in this region of China. The value of the Cenomanian Nemestheria and Turonian Linhaiella faunas in correlating the underlying early Late Cretaceous formations is also no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