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地图注记可视化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将地图数据库的注记信息在屏幕上实现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以及在注记可视化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注记的坐标转换、注记的大小、注记的字型等;论文还提出了地图注记语音阅读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地图可视化的技术和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彦国  孙秀玲 《测绘科学》2007,32(4):183-184
可视化技术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符号化及视觉变量表示法的水平,进入了在动态时空变换、多维可交互的地图条件下探索视觉效果和提高视觉工具功能化阶段。本文介绍了地图可视化的特点,分析了地图可视化的九项主要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可视化地图的三种分类,即动态地图、虚拟地图和超地图。由此了解到地图可视化在地图制图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技术的提高,地图可视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伟  程多祥 《浙江测绘》2007,(4):20-22,24
本文介绍了web环境下地图发布的基本框架,分析了web环境的特殊性和数据多源性,以及人们的空间认知和视觉感受程度对地图可视化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数据组织和传输方式、可视化策略,以及自适应可视化原则,满足了web下地图表达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5.
地图制图发展及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郑贵洲 《测绘通报》2002,(Z1):58-60
地图的可视化是目前地图制图学发展的一个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化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图制图学中.详细介绍电子地图、动态地图和虚拟地图的性质、特点,重点阐述可视化地图实现的相关技术,如面向对象、虚拟现实、Internet及多媒体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燕燕  胡毓钜 《测绘工程》2001,10(1):27-29,36
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和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中,介绍了当今地图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地图可视化。认为在地图学的研究中,应重视由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指导对虚拟地图、动态地图、交互地图、基于万维网地图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地图技术的不断革新,产生了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融合的新型地图技术,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地图。从可视化、定位、测绘、分析几个方面阐述了AR地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AR地图的空间映射原理和可视化效果,提出了结合视觉定位和惯导定位的cm级室内定位方法,实现了基于AR地图的AR导航、AR测量、AR目标采集、AR地理围栏等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AR智慧园区与AR室内场馆。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地图可视化系统发展的需要,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地图可视化系统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将自适应理论引入到地图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阐述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概念和提出背景,分析了建立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并以自适应用户界面为重点探讨了设计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1983年华盛顿第一届D·C讨论会和1984年澳大利亚珀斯市ICA第12届会议决议的促进,日本地图学会成立了触觉地图专门委员会,确立了作为地图学一个分支的触觉地图的地位。增强了地图制作者的共同责任感。现将我们的工作和国际上的一些评价叙述如下: 1.触觉地图的一般知识 (1)触觉触觉与视觉的不同点,首先是对细小地物的分辨能力差。两点间空间可分的最小间隔,视觉平均角度为1分(距离30厘米约为0.1毫米),而指端的触觉平均为2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与国家安全、军事、政治、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网络空间地图作为人类认识复杂网络空间的工具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已有研究较为零碎和分散。针对网络空间自身特点,以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任务需求为牵引,系统综述了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研究现状,辨析了网络空间地图需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从地图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空间的特点,引入隐喻理论探索了网络空间的组成及要素分类,探究了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的任务;对各类网络空间要素可视化方法进行了体系化分析,梳理了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认为,网络空间地图可视化基础理论、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映射以及虚拟形态要素的可视化研究等是网路空间地图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兵棋地图是兵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环境信息的载体,是兵棋推演者认知战场环境的工具。在介绍兵棋地图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阐明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的重要性,总结目前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提高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效率和改进其可视化表达效果为目的,将地图模板技术运用到兵棋地图可视化设计中,分析兵棋地图可视化模板设计的影响因素,构建兵棋地图可视化模板库,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应用实例,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图制图数字化的发展,计算机中地图的美学艺术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GDI 及其新特性,提出了采用GDI 技术开发GIS地图可视化组件,从5个方面举例说明和实现了利用GDI 增强地图显示效果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和实验得出了美观的效果图。  相似文献   

13.
可视化及其在GIS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畅 《地图》2001,(3):17-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可视化对于地图学者来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 1 953年 ,Philbrick就在他的文章中使用过可视化这个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人们为了描述和记载自然环境、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 ,一直致力于把我们周围的地理环境转换成可视的图形———地图。地图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地图成为有效的视觉传输的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可视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 987年由McCormickBH等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写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 (VisualizationinScient…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推动下, 地图可视化表达呈现出突破创新和拓展泛化的趋势, 然而地图设计与制作过程仍然高度依赖制图者的自然智能和专业经验等主观性因素。为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地图表达与制作的客观化和自动化需求, 同时推进地图学理论方法研究与新型地图可视化技术的同步发展, 首先基于泛地图可视化维度体系和地图功能体系, 建立表达需求与可视化维度的关联关系;然后分析不同可视化维度类型所对应的典型地图可视化形式, 构建表达需求解析→可视化维度组合→表达形式建立→地图表达的泛地图表达机制。这进一步拓展了地图学研究和实践应用, 助力地图设计、表达和制作逐步走向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变比例尺可视化技术是当今地图可视化技术发展的热门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投影思想来实现大比例尺地图的变比例尺可视化的改进方法,并利用此方法通过Matlab(R2008a)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图的变比例尺显示,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GDI +增强地图的显示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图制图数字化的发展,计算机中地图的美学艺术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GDI 及其新特性,提出了采用GDI 技术开发GIS地图可视化组件,从5个方面举例说明和实现了利用GDI 增强地图显示效果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和实验得出了美观的效果图.  相似文献   

17.
地学可视化探讨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提出了关于地学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地学可视化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地图可视化与 G I S可视化是地学可视化理论和技术的2 个基础部分。地学多维图解是从非可视化角度提出的,关于图的地学知识表达、获取及其图的地学问题解的求证原理和方法,是地学可视化的高一级发展阶段。地图可视化中的信息表达交流模型和地理视觉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将从理论上促进地学多维图解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学可视化、地学多维图解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后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18.
室内地图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定位技术、导航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室内导航成为可能,并且越来越精确。位置服务的领域也从传统的室外空间拓展到了室内空间,其中,室内地图是室内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总结目前室内地图产品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室内空间用户认知规律研究、室内地图表示方法研究、室内地图标准化研究是今后室内地图设计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导航电子地图的变比例尺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变比例尺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导航电子地图可视化中,实现了“近大远小”的“哈哈镜”显示效果。设计了图形、矩形两种不同放大区域,讨论了不同比例尺区域目标的自适应可视化,并根据变比例尺地图变形特点,对距离量算方法进行改进,以克服该种可视化地图距离感弱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近出现的更加强调数据深加工、更加侧重解决地学问题的一系列新地图概念和产品,基于行为地理学和地图学基本原理,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地图是面向地理行为决策的,并从空间认知、信息传输和地图可视化3个维度对知识地图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知识地图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与传统地图相比,知识地图更加强调知识传输和知识发现,更加强调视觉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