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斯投影坐标变换问题的研究”一文登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第四期(1956年),该文的主要目的为扩充苏联所用的高斯投影坐标变换公式,使其适用于我国的最南部。该文由于限于字数,未能详述公式的来源。为了使读者易于明了起见,写成三篇详细稿:第一,盖拉西梅科公式及其扩充,卡加公式的扩充(登载于”测绘通报”第三卷第一期,1957年);第二,布特凯维奇公式及其扩充,亦在本年度上半年“测绘通报”上发表;第三就是本文。本文的主要目的为根据格罗斯马恩公式,把维罗魏茨及拉宾诺维奇著高斯坐标变换数字表中的公式加以扩充。首先,立出一般的坐标变换公式,用此公式不仅可以导出从这一个高斯投影带的坐标变换到相邻带的高斯坐标,而且可以导出从这一种正形投影系统的坐标变换到另一种正形投影系统的坐标;第二,根据一般的坐标变换公式导出格罗斯马恩公式;第三,从克吕格公式及格罗斯马恩公式导出维拉表中的实用公式;第四,把维拉表中的实用公式内的各系数加以扩充。  相似文献   

2.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斯投影是常用的一种投影方法,高斯投影正算是把大地坐标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坐标换算,而高斯坐标反算是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但是,由于高斯投影反算公式复杂,推导过程和公式本身都很难掌握与理解,给初学者造成困难.本文根据高斯投影的正算公式,用简单迭代法反求大地坐标,其效果与直接用反算公式相同.这种迭代算法形式简单,便于理解与编程,避免了枯燥的反算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高斯投影换带的一般公式;二、高斯投影换带的数值计算法;三、高斯投影换带系数表。该文第一、二部分提出了一种适宜于电算换带的新的计算方法,并在理论和实际上进行了论证。第三部分提供的高斯投影换带系数表,可供六度(或三度)带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相似文献   

4.
高斯-克吕格投影混合坐标变换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正反解坐标变换常系数公式的基础上, 推导出了高斯克吕格投影混合坐标变换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是常系数公式, 是为适应计算机测量数据处理、计算机制图、GIS需要而提出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5.
安卫  戈扬  曹伟  宋波 《东北测绘》2012,(1):205-207,210
介绍了高斯投影坐标转换的方法,包含坐标的正算和反算。具体来说就是经纬度坐标(B,L)转换为本椭球系的平面直角坐标(x,y),以及平面直角坐标(x,y)转换为相应椭球系的经纬度坐标(B,L)。本文还介绍了转换软件的开发过程、功能及其转换精度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高斯投影直接基于等角横切圆柱投影而带来的不能直接用球面坐标换算等问题,研究了一种运用等距离球面进行投影的高斯投影,即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借助等距离纬度正反解公式,推导了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的正反解公式,分析了其经纬线变形情况;基于投影公式,计算和分析了等距离球面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及子午线收敛角等参数;最后与传统高斯投影进行比较,说明了该投影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球面高斯投影公式在极点处的奇异问题,通过引入余纬度对原有投影公式进行改进,推导了极区高斯投影非奇异公式;基于该公式推导了极区经纬线投影方程,并结合日晷投影进行长度变形及子午线偏移角分析。结果表明,在余纬度很小时,高斯投影与日晷投影非常接近,即其经纬网与日晷投影近似;在极圈内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小于日晷投影,其经线与日晷投影经线的最大偏移角为2.4688°,而在纬度80°以上,最大偏移角为0.4386°。极区非奇异高斯投影公式满足了极区内连续投影的需求,可为极区海图绘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斯投影复变换的数值计算简单快捷,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从数值计算角度出发,使用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cad,Matlab以及Mathematica对高斯投影复变换进行了改进:只需建立正算变换计算式而不再需要建立反算变换计算式.对于复方程,利用系统的求根函数直接求解.对于复积分,研究了积分级数分析法、椭圆积分函数法及...  相似文献   

9.
极区不分带高斯投影的正反解表达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高斯投影公式在极区难以应用的问题,通过引入等角余纬度及等量纬度的表达式,推导出严密的复数等角余纬度公式,进而得到严密的极区高斯投影正解表达式;借助符号迭代法及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式,推导出对应的极区高斯投影反解表达式;基于极区高斯投影正解表达式,推导出可用于极区的长度比、子午线收敛角公式;最后,以CGCS2000椭球为例,与实数型幂级数高斯投影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推导公式的正确性。由于本文推导公式不受带宽限制,且可用于整个极区的表示,对于编制极区地图及极区导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各种正形投影坐标(即等量坐标)的变换问题,在理论上早经高斯及黎曼二氏所解决,他们指出,只要所取的函数f是解析的,则由复变函数x_2+iy_2=f(x_1+iy_1)所作的映射即可由一种等量坐标变换为另一种等量坐标。以后,本世纪的不少学者,如Kruger,Grossmann,Hristow等人把这个原则具体化,使一切公式以级数表示。苏联的KaraH,ByTKeBич等人更把各公式制作成表,而使实际运用极为方便。本文拟从另一条途径,即用投影面上的大地主题来求此问题的一般解,这种方法有它的鲜明性,而且最后的公式可以长度比及其导数表示。  相似文献   

11.
测量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不同椭球下的高斯投影正算、反算与换带计算,如果用手工完成,不仅计算量庞大,而且容易出错。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斯投影的公式,然后利用Access在处理批量数据的优势,结合VBA编写了计算程序,实现了任意椭球下的高斯投影正算、反算与邻带坐标换算的单点和批量计算。通过实例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及实用性,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2.
借助复变函数理论讨论高斯投影的复变函数表示,与传统的高斯投影实数域表达式相比,本文导出的高斯投影正反解表达式形式紧凑,公式简单,特别是基于复变函数建立的尺度比和子午线收敛角公式能表示为闭合形式;当e=0时,高斯投影正反解公式均为简单准确的闭合表达式。最后,通过算例对导出的新公式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3.
常系数高斯正形投影公式有二种:即赫里斯托夫公式和雷托伐尔采夫公式,本文的主要目的为扩充这二种常系数投影公式,使其适用于我国的最南部,并将公式的形式略加改变,使其计算简单。赫里斯托夫公式是在半年以前扩充的,现在将赫里斯托夫公式化为雷氏公式。其内容为:一、总述;二、将赫里斯托夫的常系数公式扩充到八次项(原来的公式仅到五次项),并研究公式的精度;三、化为雷托伐尔采夫公式的形式;四、算例(包括正算和反算);五、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高斯投影区域变形问题,该文提出将1减区域最大长度变形的一半作为比例系数,并将其乘以高斯投影公式形成新的割高斯投影.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分别推导了割高斯投影优化算法在中低纬度地区和靠近极点地区的长度比公式,分析了比例系数关于纬度和经差的变化趋势以及优化算法在不同区域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区域内,经差越大纬度越...  相似文献   

15.
刘大海 《测绘科学》2011,36(3):136-138
高斯投影的复变换与实变换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使用Maple计算机代数系统,高斯投影正算及反算变换的核心就是方程求解及复积分计算.本文对高斯投影复变换进行了改进,只需建立正算变换计算式而不需要针对反算变换再建立一套变换计算式,给出了Maple系统方程求解的求根函数法以及复积分计算的积分级数分析法、椭圆积分函数法及直接积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应用下列苏联的高斯直角坐标变换的数字表:1)维劳凡茨瓦拉宾诺维奇著:直角坐标变换的数字表。2)卡加著:高斯克吕格坐标变换的数字表,从6°带到相邻的6°带。这些数字表及应用的公式在苏联的领土范围内引起坐标的误差达到0.02公尺。由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比例尺地图(1:25000或更大一些),所以坐标变换的误差不得超过0.004公尺,因此必须把推拉二氏数字表中所用的公式及卡加氏的公式加以扩充,并须把上列二种  相似文献   

17.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的一种投影,我国自1952年起就开始采用该投影。高斯-克吕投影在国外文献[1、2、3]中叫做横墨卡托(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高斯投影长度比计算公式存在的次数高、参数多、计算过程复杂等不足,该文提出利用抛物线拟合法计算高斯投影长度比。首先,对高斯投影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得出高斯投影长度比与距离中央子午线横坐标值的变化成抛物线关系。然后,以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距离中央子午线的横坐标值为参数计算高斯投影长度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方法计算高斯投影长度比运算简便、精度高,与传统公式计算的长度比差值在整个高斯投影带均达百万分之一量级,对完善高斯投影长度变形规律的研究以及实际计算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经典的高斯投影公式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导出适合于1980西安坐标系的快速高斯投影正反算计算公式,其具有函数运算与四则运算少、计算效率高等特  相似文献   

20.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横切圆柱透视投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梅 《测绘通报》2002,(3):11-12,54
给出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推导思路、方法以及透视投影的详细推导过程,并提供两种投影的推导结果:一组实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公式和一组透视投影公式。文章的最后对两种投影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