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构造运动期序和构造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壳运动和地壳构造问题,历来是地质科学联系实际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地质工作、特别是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加以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正确地鉴定构造运动的时期和性质,合理地划分构造作用的旋回和期、幕,实事求是地进行构造运动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综合分析和对比,不独对于探讨地壳构造演化规律和进行地质历史分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而且对于矿产形成、分布规律的研究,矿产  相似文献   

2.
王传礼  郑晓光 《地质学刊》2005,29(2):123-124
江苏省地质资料馆作为全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依法对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地质资料,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海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地震地质资料,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以及专项研究地质资料进行接收、整理、编目登记及提供社会利用。现有馆藏资料近5000种,最早的地质资料形成于1914年,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解放前在江苏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形成的地质资料以及日本侵华时期为掠夺我国矿产资源所形成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二十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如何提高区域矿产研究程度,是多年来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区调工作中的矿产研究大多局限在矿点检查和资料收集上,对区域成矿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许多矿产地质报告中,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矿产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联系不紧密.区调中所进行的大量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的调查工作,没能充分反映在矿产地质报告中,从而使区域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比较模糊;二是在区域矿产工作中虽然由于条件所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沿海岸带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储量丰富。由于地壳演化历程的差异,决定其岩石建造和含矿建造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各大地构造单元内分布着各具特色的矿产;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岩系都分布着一定的矿产。山东省沿海岸带属环太平洋Ⅰ级成矿带,分属于济阳(华北)成矿区、胶北(辽宁胶东半岛)成矿区和胶南威海成矿区3个Ⅱ级成矿区。由于山东省区域成矿作用的发生、发展和矿床的形成都受区域地质的发展演化控制,矿产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是我国境内的两大地质构造单元,长期以来在有无统一的基底及其地壳形成演化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争论,对区域矿产类型及其分布的原因亦无系统的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区域岩石圈、尤其是区域上地幔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还缺乏了解。因此。对其上地幔物质组成的研究将能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为快速、全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地质与矿产调查的资搜集工作。本文在广泛阅读不同尺度地质资料,并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云南地质及矿产勘查的主要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区域地质专著、区域矿产专著、地层与古生物专著、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专项地质调查报告、工作方法与规范、其他资料。了解这些资料,可以在地质与矿产调查中,有目的地搜集各类与工作性质相关的资料,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子贵  李钦雄 《沉积学报》1995,13(4):138-144
新疆北部地区泥盆-石炭纪为地壳拉张期,形成大规模洋壳建造,并形成该地区固体矿产的主要矿源层。本文利用重、磁、波谱资料进一步为此论点提出、佐证。同时,通过对金矿地质体地物波谱的测试和研究,为利用遥感技术直接勘探金矿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发现播卡金矿以后,许多地勘单位在矿区及其外围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遥感工作,获得了海量地质数据和信息,并形成大量地质勘查资料和研究报告。但由于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矿产勘查工作不规范、矿产地质研究薄弱,造成以往资料的可靠性、矿体的连接和资源量估算的合理性、次生晕化探资料的归纳与整理、勘查工程部署和钻孔化探工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系统整理分析区内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并对已形成的各类地质资料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9.
1 麻粒岩研究概述麻粒岩及麻粒岩相带是前寒武纪地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高级变质岩带所出露的麻粒岩和玄武质火山岩管中以包体形式存在的麻粒岩,是我们了解过去和现在下部地壳的窗口。它在科学理论方面直接与地球起源、生命起源和演化等重大问题有关,它对了解和认识地球早期历史及其演化、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都能起促进作用,因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地质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电磁测深实测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重、磁、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文章对青藏高 原东缘的深部构造、壳内高导层、电性结构与矿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力计算中的莫霍面是由诸多高低变化 电阻组成的一个界面,莫霍面之上容易形成壳内高导体;在20 km深度左右存在电阻率变化界面,为上下地壳界面的反映。 电性和Vs研究表明,在地幔柱发育地区,地壳厚度减薄了15 km左右。区内诸如金沙江-红河断裂、鲜水河断裂等深大断裂 带已经深达莫霍面,成为各块体或成矿带的边界,控制了岩体和壳内高导体的分布。进而探讨了贡嘎山壳幔高导体的成因 以及区内地幔柱与矿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地质过程中铀元素的富集条件是非常复杂多样的。根据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常常还不能全面地阐明它们。在对铀矿床进行大量普查及全面研究工作方面开始比其他许多矿产来得晚。但是,由于近10—15年内对铀矿床的异常注意,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加深和扩大了我们对铀矿床形成条件方面的知识与概念,从而才有可能提出它们在地壳中分布的某些规律性,考虑到受地质发育史和地壳构造单元(褶皴带,地台)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中段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质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范 《地质与资源》2005,14(4):287-292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探资料为依据,对大兴安岭中段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探讨区域矿产分布与重磁场的关系,以及不同属性矿产的磁异常特点,指出该区重磁异常对寻找多金属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景兰 《矿产与地质》2002,16(2):109-113
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性资料为依据 ,对大兴安岭中段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 ;探讨区域矿产分布与重磁场的关系 ,以及不同属性矿产的磁异常特点 ,指出该区重磁异常寻找多金属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勘探地球物理的地质任务勘探地球物理是相对于理论地球物理而言的,又叫应用地球物理。它的任务是: ·研究地球结构,为理论地球物理提供实际地球剖面的资料及参数等; ·解决基础地质问题,为地质学家提供有关大地构造、区域构造、地层、地下地质等资料; ·解决人文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水文、环境、灾害、考古等与人类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质问题; ·解决矿产勘探问题,寻找各种有用矿产。  相似文献   

15.
华南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是区域地质矿产信息的组合。介绍了华南地区区域多金属矿产空间数据库的定位、内容以及数据库结构,就系统中涉及的有关区域多源信息系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构建了矿产地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华南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与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平台。  相似文献   

16.
抚顺浑南地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抚顺浑南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和地质事件分析,确定本区地壳具有多旋回演化的特点,经历了中朝准地台结晶基底形成阶段(太古代—早元古代)、地台稳定盖层发展阶段(中元古代—中三叠世)和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晚三叠世—新生代)三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依据区内各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产类型、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研究,对各成矿时代的成矿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探讨,确定区内有3个主要成矿期,这一新的认识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构造—大陆壳体并合构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星子理论和地球的星子堆积模型,以及地质演化两阶段模式和区域演化序列的差异,提出一种综合地质构造单元:大陆壳体。大陆克拉通内部南体具独特的并合构造特征,文章将该构造模式称为大陆壳体并合构造,作为研究大陆克通地壳形成、演化的工作模式。作者在系统分析全球大陆克拉通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和对中国东部板内地壳构造研究基础上,将大陆克拉通地壳划分为若干类型,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地壳区的区域演化序列,及并合带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及成因类型繁多,但对各类矿产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尚缺乏系统归纳和总结.[研究方法]本文在既有区域矿产资料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区域构造演化、成岩成矿年龄、矿床成因机制等研究成果,对湖南省成矿地质事件及各期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矿床成因、矿产发育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和总结.[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区域成矿分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工作,要在分析不同地质单元的结构和发展历史基础上研究区域成矿条件,总结区域矿产形成机制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区域矿产预测。把区域地质研究、成矿规律总结和矿产勘查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地质学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强调以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进行成矿预测的理论找矿,在矿产助查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智能化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技术,指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应向小区划和四维发展,为工程建设服务。最终编写、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建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体系;编制、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1:400万),形成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国家平台,作为国土规划和工程安全建设的法制性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