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烟草烟雾暴露对哮喘大鼠气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2以及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表达的影响,探讨HDAC2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T helper cell)Th1/Th2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烟雾暴露+哮喘组、布地奈德+哮喘组、布地奈德+烟雾暴露+哮喘组,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大鼠烟雾暴露模型以及布地奈德干预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浆和BALF中Th1型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以及Th2型特征性细胞因子IL-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烟雾暴露+哮喘组、哮喘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表达降低,与哮喘组相比,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布地奈德+哮喘组相比,布地奈德+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气道HDAC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和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血浆、BALF中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哮喘组相比,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血浆、BALF中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布地奈德+哮喘组相比,布地奈德+烟雾暴露+哮喘组大鼠血浆、BALF中IFN-γ表达减少,IL-4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组织HDAC2蛋白的表达与血浆中IFN-γ表达呈正相关(r=0.533,P<0.01),与IL-4表达呈负相关(r=-0.642,P<0.01)。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可以下调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HDAC2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气道炎症,IFN-γ、IL-4的表达以及布地奈德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烟草烟雾恶化哮喘气道Th 1/Th2平衡的一个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1981年,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先后作出关于搞好我国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决定,提出要搞立法、搞规划;1982年7月“三北”地区和9月南方地区国土规划工作讨论会以后,我国国土规划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到目前,不仅国土规划试点地区(如吉林松花湖、宜昌地区、豫西地区、京津唐地区、黑龙江省等)的规划工作已先后完成,而且全国范围的,以及许多省区和省内经济区的国土规划工作也相继开始。  相似文献   

3.
烟雨西递     
烟雨笼罩的江南,逃遁了疏朗的阳光。 浓云低垂,细雨如织。是否,几百年前的某天、某月、某日,在烟雨笼罩之中,远方的游子也是从这个方向,或骑马,或坐车,急匆匆赶往故乡。  相似文献   

4.
在苏联,许多种得到最有效利用的原料和燃料主要分布在苏联东部地区,尤其在西伯利亚。因此,在苏联能源工业发展早期,开发西伯利亚这一独特资源的任务就已确定下来。“重心东移”已明确地作为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总方向之—。实现“重心东移”的两个主要措施为:(a)在东部地区建立西部地区工业原料基地;(b)为促进东部地区本身生产力发展,建立基本和辅助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区域问题和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情况类似,中欧四国也都存在某些区域问题。首先,这四个国家都有低收入的农业地区。例如,奥地利的东部与高山地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许多丘陵地区和土壤贫瘠的北部地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北部的许多地区以及瑞士的丘陵与山区。这类地区一般的都是地广人稀。但是,居住在这类地区的总人数还是相当可观的。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些国家一直在关心这类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的生态屏障,西部地区由于其严重的生态退化、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而倍受广泛的关注。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该地区注入大量经济援助和许多项目资助。许多研究论文强调了西部生态恢复对中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少有研究论文关注影响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多方面冲突分析。本文分析了在目标和利益驱动下的主要冲突类型,这些冲突相互作用而且极易被忽视。为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建议多方位的冲突管理必须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重大而长期的国民经济问题,合理发展国家的燃料动力综合体具有重要意义。燃料和动力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决定工业生产布局问题的时候,燃料动力的影响日趋加强。苏联由于在东部地区发展大耗能生产部门,目前这个地区在有色冶金和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正>地方性生物地球化学砷中毒是一种较常见的地方病,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西兰、巴西、智利等许多国家均有发生。在中国,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台湾、内蒙古赤峰和新疆奎屯发现了砷中毒,在90年代于内蒙古河套和山西大同等地区又发现了砷中毒。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在空间上的实现,又必然离不开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自然资源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资源地区经济起飞的突破口。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运行系统之中,受传统管理体制束缚较深;目前在开放与封闭、市场竞争与政府调节两种力量双向运行之间又缺少有效的调节机制。因此,给资源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使资源的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非洲Sahel 地区与中国华北农牧交错带在环境特征及演变过程中体现出许多相似之处, 存在明显内在联系。对两个地带近百年降水变化、植被覆盖、干旱事件和沙尘事件对比分析, 可以 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的相关科学问题有更好认识。两个地区年降水量序列的年代际 变化趋势有很大相似性。非洲Sahel 地区年降水量在1950s 以前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从 1960s 中期起主要以年代际变化为主; 其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表现为增长趋势; 降水量年代际变 化可能是影响该地区干旱的重要因素, 温度变化也可能存在作用; 该区沙尘暴频次年际、年代际 变化与降水量相应尺度变化有显著关系, 年均温变化和天气变率可能具有一定影响。华北农牧交 错带年降水量以年际变化为主要特征, 有明显低频波动; 该带偏北和偏东地区植被覆盖增长比较 显著, 南部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 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是影响该地区干旱的重要因素, 但 相同降水量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 该带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前冬温度变化及天气变率有密切 联系, 与春季降水量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2,(2):1-1
内蒙古横亘中国广袤的北部,7000多亿吨的煤炭探明储量让许多其他地区羡慕。2011年,内蒙古生产了近10亿吨煤炭,六成以上通过陆路送往能源消耗集中的东北、京津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是我们从1972年以来开展盐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鉴定和研究的简要总结。它包括柴达木盆地9个盐湖、藏北24个盐湖、藏北11个半成水湖以及盐湖周围5个地区,计49个湖区171个粘土样资料。所有样品均是我们历来在野外盐湖考察中许多同志参加采  相似文献   

13.
浙江名茶“天目青顶”,亦称“天目云雾”。主产于浙西天目山的太子庙、龙须庵、杨岭、小玲坑一带。此地山高林密,终年云雾笼罩。茶树多分布在海拔1250米以下。800米以上的向阳遮风、土层深厚、气候条件良好的山凹或山坞中,是我国古老的名茶产区。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介绍过这一地区的茶叶。唐朝诗僧释皎然还对天目山茶的采摘、焙制、烹煮、品茗作过描述。可见“天目青顶”在1200  相似文献   

14.
旅游地理学——建设地理学的新方向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学科的形成过程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开始的。有关旅游地理学的一些著作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现了,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描述往往都包含有大量的旅游乡土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沙漠化问题的研究中, 目前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沙漠化是指在干旱, 半干旱(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下, 由于人为的经济活动破环了生态平衡, 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其内容包括①时间上, 发生在人类历史时期; ②空间上, 具有疏松沙质沉积物的地表和干旱以及大风存在; ③成因上, 以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为主; ④景观上, 风力为主要动力塑造了地表的形态特征; ⑤发展趋势上, 沙漠化在强度和及其空间上自行扩大和蔓延; ⑥沙漠化的结果是土地生物生产量急剧降低, 土地滋生潜力衰退和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山西省许多地区存在着疏松的沙质沉积物或沙质黄土;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少, 冬春干旱严重, 风大, 气候干燥。用狭义沙漠化指征衡量, 山西的北部地区确实出现了沙漠化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旅游流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现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许多地区亟待思考的问题。该文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体系,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环境影响因子;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环境因子对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强度,并利用Moran指数对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全局及局部自相关分析。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查该地区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的响应效果,为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与生态建设战略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是根据代表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地理相关性的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按照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划分或合并而形成不同等级的区域系统。其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要素的空间格局,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匹配。生态地理区域系统所体现的温度、水分等立地条件地域差异,是认识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可以也应该成为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对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西部在生态上受到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和盐碱化,黄土高原、西南地区的土壤侵蚀,青藏高原的草场退化,西南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等的胁迫。管理上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盲目的退耕还林,盲目强调植树造林等。因此,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包括在指导思想上的误解,即“生态建设 =种树”,“退耕必定还林”;局面上避免开发的无序状态 ;工作措施上,则要防止“一刀切”的方式。本文综合西部地区的温带、水分、植被、土壤等因素,将西部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 8个温度带,2 5个自然区。通过综合西部地区的环境胁迫特点,植被恢复和保护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区域系统的关系,从西部地区的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合并构成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格局的 6个区域,并且提出各个区域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晚冰期风成地貌(沙丘、风蚀脊、凤蚀盆地等)的大陆调查——根据陆地卫星成象和高空航空摄影,已经有可能详细的重建北美中部威斯康星冰期之末的气流。在北美中部已识别出晚更新世风成地貌450多处。把这些风成地貌的走向与毗邻的现代沙丘进行比较,同时也与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南部的167个气象站计算的沙玫瑰图结果(Sand rose resultants)进行比较。在许多地区,晚冰期地区风方向与现代环流有40°—90°的相位差。放射性碳年龄测定表明,风向活动的极盛期出现在距今约14000年。分布于大陆的残存风成地貌使有可能重建对流层上部,晚冰期环流型。控制体系是中纬度地区(北纬40°—50°)的三个行星波,而现代环流典型地呈现出四个或五个波。在中纬度地区持续的三个罗斯贝波产生的气修影响包括:增加了从落基山脉东部到大西洋沿岸广大地形引起的低压槽地区内的干旱:为美国西部的盆地和山脉区增加了水汽的供给。最后,讨论劳伦特(Laurentide)冰原质量平衡模式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实景演出是国内旅游开发中文化旅游融合的典范.基于旅游表演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桃花源记》为案例,探讨实景演出的空间生产机制,得出结论如下:①以桃花源景区和演出公司为主导,改造生产出物质空间,构成白天的景区游览空间;②通过灯光、音效、烟雾的效果将夜间的景区空间分割为前台和后台,在前台游...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盛和  张擎 《地理研究》2008,27(5):982-99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城市周边发育和形成了大量的半城市化地区,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城乡职能与土地利用混杂交错,是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新型地域类型。选取杭州市开展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判别指标的选择与判别标准的确定,实证分析1990年和2000年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在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进一步辨识出半城市化地区的不同类型,并以萧山区和富阳市为例,对持续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半城市化地区在发展程度、工业与建设用地规模、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推进对半城市化地区动态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