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土的物理性质出发,结合地基土的破坏机理,运用现有的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分析探求地下水位对地基承载力产生影响的最大深度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位变化对桂林地区地基基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之葵  梁金城 《中国岩溶》2005,24(3):245-249
不同季节桂林地区的地下水位变化较大。通过分析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地基的稳定不利。地下水位上升将降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 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z ,并影响到地基换土垫层的处理设计; 而地下水位下降将加大地基沉降。因此,《地基规范》第5. 3. 5条地基变形验算没有考虑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是不合适的。为此,建议对于受地下水位影响的地基,宜按分层总和法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此外,由于桂林漓江沿岸不少的地基主要由砂砾土组成,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增加砂、砾石土地基基坑主动土压力,但对于粘性土的基坑土压力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既有建筑物地基沉降问题,首先,依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建立地下水位下降引起附加应力的分析方法。其次,考虑地基土的孔隙介质特点,从地基土宏观与微观应力和应变分析入手,获得了在初始应力和因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附加应力作用下的既有建筑物地基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关系,它充分反映了地基土体宏观与颗粒骨架微观变形的不协调性。然后,引进分级加载和分层总和的思想,建立了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既有建筑物地基沉降的非线性分析新方法,其可同时反映既有建筑物地基因初始应力和地下水位下降产生的附加应力作用引起的地基土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引起地下水位抬升,将会对土压缩模量E产生影响,Es是土的最重要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之一,尤其在地基沉降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土压缩模量Es的预测分析工作,进行了地基变形的;探讨研究,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磊 《工程地质学报》2013,21(6):871-877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例如沈阳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降水,工程完毕后停止降水又使水位恢复。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变化、地基的回弹或沉降、渗透破坏引起地表塌陷等岩土问题,尤其是地基承载能力和既有建筑物的沉降是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岩土问题。对于辽沈地区,大多数文献只给出定性的回答,但工程设计需要的是定量回答,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模型试验模拟粗砂地基上的浅基础,通过静载荷试验、水位观测、水压力和土压力传感器测试等方法测试地下水位升降时,粗砂地基的承载力、土中应力及基础沉降等的变化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提出了利用拟合公式的方法弥补数值仿真分析与模型试验误差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密实的粗砂土地基,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地下水位上升前后会降低,降低幅度达26%,主要原因是地基土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承载力减小;在基础上施加一定荷载后,无论地下水位升和降,基础都会产生附加沉降。水位升高4.3m,沉降为0.565mm,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承载能力降低。水位下降4.3m,沉降0.315mm,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中有效应力增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FLAC3D 可以较好地模拟试验过程,可用拟合公式的方法修正饱和砂土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明了亚粘土地基的长期性状与其不均匀沉降的关系。通过光化磷肥厂地基土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有: (1) 地基土的压缩性较大; (2) 地基土强废的各向异性; (2) 超载及重复加载的作用; (4) 地下水位涨落的影响; (5) 地基土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7.
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是重锤表层土夯实法的发展。历来所应用的重锤表层土夯实法,适用于处理离地下水位0.8米以上的稍湿的各种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分层填土和杂填土地基。近年来,有关单位尝试采用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以求提高地基土强度,减小软  相似文献   

8.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引起地下水位抬升,将会对多层建筑地基产生影响。文章在研究探讨地基变形激化程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土压缩模量Es的预测分析工作,并提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4)
新疆库车民用机场迁建工程建设项目场区属于库车河冲洪积平原中游洪泛区,场地内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对场区地基土含盐量、场区地下水埋深及富水性、场区溶陷性及湿陷性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对场区内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查明场地大部分地段地基土对混凝土、钢筋和钢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强腐蚀作用,地基土按含盐量分类为强—中盐渍土。场地地基土不适宜做为天然地基,需对场地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应对地下水位线以上土层采用强夯法和分展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均匀性,为建设工程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引起地下水位招升,将会对多层建筑地基产生影响。文章在研究探讨地基变形激化程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土压缩模量Es的预测分析工作,并提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张飞  李镜培  唐耀 《岩土力学》2011,32(12):3653-3659
分析了基坑围护墙内外水位和孔压的分布规律,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将孔压做功作为外力功代入上限定理能量平衡方程,选用Prandtl滑动模式建立了考虑地下水位和孔压影响的基坑抗隆起分析方法及其验算公式。通过该计算方法对坑外水位、土体强度、硬土层深度和基坑开挖宽度等参数的影响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的对比计算,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内外水位和孔压变化以及地下水渗流对抗隆起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地下水是影响基坑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与经典的Terzaghi、Bjerrum和Eide方法以及Chang方法相比,该分析方法可以考虑坑内外水位和孔压对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为软土地区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渗流对冻土区模型桩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冻土区地下水的渗流效应对桩基的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考虑到桩身轴力、桩侧冻结应力和桩周土温度对桩基承载力均有影响,依据室内模拟试验,分别模拟了无地下水、桩顶水有温度效应、桩底水有温度效应、桩顶水有温度及渗流效应、桩底水有温度及渗流效应5种不同工况下地下水对冻土桩基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桩顶水还是桩底水,在接近地下水处,同时有温度效应及渗流效应的轴力值变化比仅有温度效应时的小,当地下水为桩底水时加载后的桩轴力小于地下水为桩顶水时的轴力值;桩底水引起的桩侧冻结应力变化幅度比桩顶水大,地下水的温度效应使得部分冻土温度升高而融化,而地下水的渗流效应进一步增大了冻土融化范围,使得桩基力学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刚  徐成华  施威  李兆  骆祖江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11-2022082011
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河西地区不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和建筑荷载分布关系密切,地面沉降主要受建筑工程影响,即建筑荷载和深基坑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戴根宝  杨民 《江苏地质》2011,35(1):45-49
长江三角洲地区深基坑降水复杂,且极易引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问题,传统的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原理的解析解模型(Theis公式或Dupuit公式)已难以满足降水设计模拟计算的需要,尤其是无法预测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深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将地下水渗流模型和土体应力-应变模型耦合起来,可根据基坑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求,同时模拟计算出降水井的布局、各井的开采量和地面沉降量。据此确定出的基坑降水方案既能满足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求,又能对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最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5.
刘刚  徐成华  施威  李兆  骆祖江 《地质论评》2023,69(2):639-647
为了查明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笔者等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地面沉降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软土分布及建筑荷载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河西地区不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和建筑荷载分布关系密切,地面沉降主要受建筑工程影响,即建筑荷载和深基坑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桂林某综合教学大楼为例,在进行地基常规勘察评价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综合教学大楼在岩溶径流带水井抽水条件下的地基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抽水降深12m的条件下,虽然教学大楼地基中的岩溶地下水位与基岩面高程比较相近,有可能导致土洞形成,但由于该建筑场地土层厚度较大,胶结较为紧密,粗颗粒含量较多,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洞向地表塌陷发展的进程。基于此认为,综合教学大楼使用过程中只要注意保持抽水的连续性,其地基稳定性是有保障的。经综合教学大楼16年的安全运行证明,当年的勘察评价结论正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坑工程领域土拱理论,分析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土拱的存在形式和地下水对拱的破坏效应等,提出了初步见解,以期对土拱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仵彦卿  张建山  李哲 《岩土力学》2005,26(10):1582-1586
抽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和构筑物地基沉降已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环境灾害问题。根据抽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提出了由抽水引起地下水水头压力变化、含水层颗粒迁移、含水层压缩和水体的膨胀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地下水运动方程,该方程可以简化成Biot和Helm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和方案对比,提出了抽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并分析了各种措施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曹友杰 《探矿工程》2010,37(11):42-44
在基坑工程施工中,潜水和承压水往往是工程降水的主要对象,而包气带水往往被忽视。实践证明,包气带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少粘性土地区包气带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提出用改进的轻型井点降水法疏干包气带中的上层滞水,这种处理方法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