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用相同的仪器条件在美国基特峰国立天文台观测了12颗晚型双星,并用卷积法测得了这12个双星系统的15个子星的自转速度,其中5个子星是首次进行自转测量。利用我们自己测得的自转速度值,我们也讨论了这些双星系统中的自转同步性。结果显示:所有轨道周期小于9天的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周步的自转的。  相似文献   

2.
用相同的仪器条件在美国Kitt Peak国立天文台观测了一批密近双星,并用两种方法得其自转速度,最后给出了75个双星系统的99个子星的自转速度,其中54个子星是首次进行自转测量,这批高精度的自转值为研究双星的同步性和检验各种同步机制提供了可靠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美国McDonald天文台2.1米反光镜Coude Reticon观测,对31个RS CVn型双星系统的37颗子星的自转进行了测量。并结合以前测得的38颗子星的数据,对RS CVn型星是否同步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都显示出同步自转性质;但无论是短周期、正常周期还是长周期组的,都有少数与同步自转不一致的例子。这与过去认为短周期和正常周期的呈同步自转,而长周期的呈非同步自转的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前(I)和(Ⅱ)的实测和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自转同步与相对半径,轨道周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几乎所有r〉0.18的不相接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同步的,而r〈0.10的子星均处于非同步自转,在相接,半相接双星系统中,同步性与相对半径r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由于子星间物质交流的影响,它们的同步性临界相对半径的0.21,大于不相接双星系统的0.18。  相似文献   

5.
密近双星自转的测量和研究(Ⅱ)自转同步性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继续研究(1)中的密近双层系统。中收集了不同作给出的、或由此而推出的各子星的基本物理参量,加权平均后作为计算自转参数和统计工作的依据。计算了同步自转速度(Vsini)syn,对于非圆形轨道在近星点时的即时同步自转速度Ve,以及反映自转同步性的参量(F-1)。统计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系统的自转接近同步,但对分离系统,(F-1)分布范围很宽。  相似文献   

6.
本提出了判断双星自转同步性的一种新方法,把假定双星为同步自转时的拱线进行周期的理论计算值与该双星的观测值之比作为同步自转参量,以判断双星同步自转情况,利用此方法对YCyg和CWCep两对双星系统中子星同步自转情况做了判断。结果其中CWCep为同步自转双星,YCyg为接近同步自转双星,最后将所得结果与其他作用用直接测量自转速速度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前文(Ⅰ)和(Ⅱ)的实测和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自转同步与相对半径、轨道周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几乎所有r>0.18的不相接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同步的,而r<0.10的子星均处于非同步自转.在相接、半相接双星系统中,同步性与相对半径r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由于子星间物质交流的影响,它们的同步性临界相对半径为0.21,大于不相接双星系统的0.18.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判断双星自转同步性的一种新方法.把假定双星为同步自转时的拱线进动周期的理论计算值与该双星的观测值之比作为同步自转参量,以判断双星同步自转情况.利用此方法对YCyg和CWCep两对双星系统中子星同步自转情况做了判断.结果表明,其中CWCep为同步自转双星,YCyg为接近同步自转双星.最后将所得结果与其他作者用直接测量自转速度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继续研究文(Ⅰ)中的密近双星系统。文中收集了不同作者给出的、或由此而推出的各子星的基本物理参量,加权平均后作为计算自转参数和统计工作的依据,计算了同步自转速度(Vsini)syn,对于非圆形轨道在近星点时的即时同步自转速度V_e,以及反映自转同步性的参量(F-1).统计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系统的自转接近同步,但对分离系统,(F-1)分布范围很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前文[1]研究的基础上对判断分光双星自转的同步性在理论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对双谱分光双星用视向速度曲线的半振幅K_1和K_2代替质量比q.对单谱分光双星除前文给出一种判断同步性方法外又给出两种方法.另外,用改进的公式对6对分光双星的同步性做了计算和判断.最后对所得结果做了讨论并用结束语对此项研究工作做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用相同的仪器条件在美国基特峰国立天文台观测了12颗晚型双星,并用卷积法测得了这12个双星系统的15个子星的自转速度,其中5个子星是首次进行自转测量。利用我们自己测得的自转速度值,我们也讨论了这些双星系统中的自转同步性。结果显示:所有轨道周期小于9天的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周步自转的  相似文献   

12.
用相同的仪器条件在美国KittPeak国立天文台观测了一批密近双星,并用两种方法得出其自转速度,最后给出了75个双星系统的99个子星的自转速度,其中54个子星是首次进行自转测量。这批高精度的自转值为研究双星的同步性和检验各种同步机制提供了可靠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食双星TU Her(周期:2.267天,光谱型:FO)的光变极小时刻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周期在1910—1977年间,存在着迅速减小的现象,周期变化率ΔP/P~-1.29×10~(-3)=-0.41秒/年,并且得到了周期在长期稳定减小的同时,存在着三次可能的周期突变。作者定性讨论了周期变化的原因,认为可能是系统存在着物质损失的动力学演化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星自转同步性理论给出了69个三类密近双星系统中93个子星的临界同步自转参量和临界自转周期.并把利用临界自转同步参量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与由气体星自转不稳定理论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做了比较,其结果是两者均属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双星自转同步理论给出了69个三类密近双星系统中93个子星的临界同步自转参量和临界自转周期,并把利用临界自转同步参量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与由气体星与不稳定理论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做了比较,其结果是两均属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16.
用美国McDonald天文台2.1米反射镜的折轴Reticon观测HeI 5875谱线,由标准星的观测轮廓与Gray的转致轮廓卷积后同被测星的观测轮廓进行拟合,测得了18颗双星的Vsini,并结合以前测得的20个双星系统的结果,同Slettebak老系统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它们的近似关系:在Vsini<100 kms~(-1)时,两者的值比较一致;当Vsini>100kms~(-1)时,本方法得出的值明显偏低。这一关系间接说明,我们的结果与Slettebak新系统的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解摄动方程的平均值法求得在PPN框架中二体自转对轨道要素产生的后牛顿效应的长期变化影响.利用这一理论对CWCep和DRVul两颗双星中两子星的自转对轨道近星点和平近点角的长期摄动的后牛顿效应做了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两个质量较大快速自转的子星,由此所产生的后牛顿效应的摄动量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本讨论了对早型星适用的密近双星子星自转同步化理论,Zahn的动力学潮汐机制,Tassoul的纯流体动力学理论与实测数据及统计性质的符合程度,对(Ⅲ)中的39个不相接双星子星,均分别计算出两种理论所预期的同步时标,估计了样本星的年龄,并分析,比较了各样本星的理论同步时标与年龄,以及自转同步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大多数样本,动力学潮汐同步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一致;而纯流体动力学同步机制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对早型星适用的密近双星子星自转同步化理论:Zahn的动力学潮汐机制;Tassoul的纯流体动力学理论与实测数据及统计性质的符合程度,对文(Ⅲ)中的39个不相接双星子星,均分别计算出了两种理论所预期的同步时标,估计了样本星的年龄,并分析、比较了各样本星的理论同步时标与年龄,以及自转同步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大多数样本,动力学潮汐同步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一致;而纯流体动力学同步机制预期的同步时标则偏小,大约平均偏小3个量级。因此,我们认为,在早型密近双星中,动力学潮汐是子星同步的最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非同步自转双星的轨道和自转的演化方程组推出同步双星的轨道和自转的演化方程组.用数值积分法给出演化方程组的数值解.计算同步自转双星EKCep达到轨道圆形化的时间和那时的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主星自转角速度的演变数值.最后对轨道和自转的演化趋势做了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