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赣东北茶坑花岗斑岩及围岩中发现了白钨矿化。为了进一步查明钨矿化与花岗斑岩的关系及其成矿潜力,对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坑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153~152 Ma;具有高硅(SiO2含量为74.62%~76.09%)、富碱(Na2O+K2O含量为7.14%~8.55%)、富钾(K2O含量为4.95%~5.69%)、强过铝质(A/CNK为1.17~1.39,平均值为1.3)的特征;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U、K,亏损Ba、Sr、P、Ti;稀土元素总含量为(62.52~75.13)×10-6,(La/Yb)N=3.73~12.16,平均值为7.81,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且相对富集轻稀土,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δEu为0.55~0.82)。茶坑地区花岗斑岩的W含量为(8.80~160)×10-6,平均值为51.16×10-6,是华南花岗岩W平均含量的15倍,表明该地区花岗...  相似文献   

2.
小兴安岭八里桥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之间的构造带上,区内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本文通过对八里桥地区晚古生代碱长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旨在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碰撞拼合时限提供新的约束。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八里桥地区发育的中粒碱长花岗岩形成于(295.3±0.7) Ma,属早二叠世侵入体。碱长花岗岩w(SiO2)为75.27%~77.71%,w(Al2O3)为11.48%~13.28%,w(Na2O+K2O)为6.96%~8.72%,Na2O/K2O比值为0.27~1.05,A/CNK值在1.00~1.51之间,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为116.46×10-6~321.52×10-6,ΣLREE/ΣHREE和(La/Yb)N比值分别为3.07~9.65和1.70~6.91,显示轻稀...  相似文献   

3.
吉林南部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是一个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新生代漫长地质历史演化的地质构造区,广泛发育晚中生代富集稀土元素的碱长花岗岩。本文选取该区富集稀土元素的大川花岗岩体,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主要由细粒、中粒和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所组成,其次是花岗伟晶岩;主量元素具有高硅(w(SiO2)=72.56%~84.09%)、低铝(w(Al2O3)=8.15%~14.76%)、准铝—强过铝质(A/CNK=0.98~1.60)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样品稀土质量分数较高(w(ΣREE)=88.53×10-6~839.95×10-6),(La/Yb)N=2.30~41.24,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型,Eu负异常比较明显,δEu值为0.05~0.60,分异指数(ID=86.72~97.69)较高,固结指数(IS...  相似文献   

4.
乌石垄岩体是江南造山带东北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矿岩体。地质特征表明乌石垄岩体沿太平复式向斜轴部侵入,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次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闪长岩年龄在148.9±2.0 Ma~148.0±2.5 Ma之间,显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燕山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类岩石均属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岩石。花岗闪长岩具有高SiO2(>65%),高Sr/Y比值(样品平均值>21.7)和(La/Yb)N(样品均值>15.33),高Al2O3(均值>15%),低MgO(<1.86%),低Yb(<2.50×10-6)和Y(<23×10-6),低Sr(292.38×10-6~424.60×10-6)含量,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而二长花岗岩具有较低Al2O3(<13.5%),低Yb(1.29×10-...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土的形成长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然而人类活动不同程度影响着表层黑土的自然特征。地下黑土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客观属性,但其研究仍然匮乏,由此本文选择松嫩平原黑土区阿荣旗钻孔内的地下黑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测试,采用地质统计学分析地下黑土层ΣREE、HREE、LREE的分布特征,结合Ce异常、Eu异常、(La/Yb)N、(La/Sm)N、(Gd/Yb)N、Al2O3/TiO2图解、Ceanom讨论了黑土的物源特征与环境记录。结果显示,阿荣旗地下黑土ΣREE含量较高,平均值为141.45×10-6。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表现为向右倾斜,轻稀土富集,δEu微弱负异常,δCe明显负异常。(La/Yb)N平均值7.58,(La/Sm)N平均值为1.14,(Gd/Yb)N平均值为3.54,表明地下黑土重、轻稀土元素分异程度大,轻稀土元素相比重稀土元素分馏...  相似文献   

6.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尼木斑岩铜矿田中。该区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发育,形成以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为主的含矿斑岩体。为限定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岗讲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体的形成时代及成因背景,本次研究对成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揭示,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中新世(14.47±0.19 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w(SiO2)为69.12%~72.62%,w(Al2O3)为13.31%~15.57%、K2O/Na2O为0.76~1.66。属于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的ΣREE为83.19×10-6~154.28×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3.57~14.73,(La/Yb)N值为31.4~39.5,δEu为0.83~1.29,具有较弱的负Eu异常;稀土元...  相似文献   

7.
对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相学鉴定结果为安山岩、英安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为粗面英安岩、粗面岩和英安岩。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0.33~2.08,指示其岩浆成因。定年结果显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139~148 Ma的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玛尼吐组火山岩的w(SiO2)为64.87%~68.65%,w(Al2O3)为15.53%~16.72%,全碱w(Na2O+K2O)为6.75%~9.22%,K2O/Na2O=0.63~1.57,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所有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w(∑REE)为(124.95~208.5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50~14.88, Eu负异常(0.45~1.17),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K,亏损Nb、P、Ti为特征。玛尼吐组火山岩原始岩浆来源于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笔者等对东昆仑拉陵高里河沟脑花岗闪长斑岩开展详细的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1.1±1.2 Ma,指示其侵位于晚三叠世早期。全岩K2O/Na2O值为0.69~0.71,Mg#值为40.5~41.6,里特曼指数σ为1.90~2.09,A/CNK=1.01~1.03,属弱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值为19.54~25.52,具弱负Eu异常(δEu为0.96~0.9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具有高的Sr含量(606.0×10-6~647.9×10-6)和Sr/Y值(60.38~62.99),较低的Y(9.62×10-6~10.66×10-6)和Yb(0.86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白墩子二长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环境,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岩体锆石206Pb/238U 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306.1±5.3) Ma,时代为晚石炭世。该岩体具有较高的 Al2O3(13.09%~14.05%)和 SiO2(72.14%~75.71%)、较低的 CaO(0.89%~1.3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相对明显[(La/Yb)N=13.35~18.83],LREE/HREE=6.66~17.40,稀土总量较低(∑REE=60.40×10-6~81.24×10-6),弱 Eu 负异常(δEu=0.44~1.24),稀土元素分布图呈右倾型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Sr,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Th,Rb,Pb。白墩子二长花岗岩体具较高 Sr/Y 比、低 Yb、弱 Eu 负异常特征、Mg...  相似文献   

10.
早子沟金矿区除发育大量的中性岩脉(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黑云闪长玢岩)外,还见有较多的中酸性岩脉—花岗闪长斑岩。为了解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w(SiO2)(65.02%~67.31%)、w(Al2O3)(15.31%~17.62%)、w(K2O)(3.24%~3.86%)和较低的w(MgO)(1.59%~2.93%);σ=0.56~1.88,A/CNK=0.94~1.0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总量中等(∑REE=132.70×10-6~211.96×10-6),相对富集轻稀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12.50~19.12,LaN/YbN=18.62~40.65),具弱的铕负异常(δEu=0.68~0.84);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模式图显示相对富集Rb、K、Th,亏损Ba、Nb、Ti等元素。构造环境判别显示...  相似文献   

11.
辽宁鞍山、冀东、密云和内蒙古地区镁铁云母的寄主岩石类型有变沉积岩和变火山岩。其镁铁云母的Al_2O_3含量和Mg/(Mg+Fe~(2+))比值随寄主岩石类型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而在同类寄主岩石中,镁铁云母的成分,特别是Mg/(Mg+Fe~(2+))比值,则随变质作用强度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 研究表明,从鞍山-冀东-密云、内蒙古、变质作用强度(主要是温度)升高;在翼东水厂矿区,从南至北,变质作用强度也有增加的趋势。镁铁云母成分可为变质岩区的地层对比、确定构造形迹和找矿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五台山地区典型地段—照山一带基岩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特征的研究 ,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等特征的综合分析 ,提出Au、Ag、Cu、Bi、As为区域金 (铜 )矿地球化学勘查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 ;确定出三个较为重要的矿化带 (区 ) :一个是下龙宿沟—上龙宿沟铜—金矿化带 ,另一个是土岭铁建造金矿化带 ,第三个是台峪口金异常区 ;金矿化的形成受条带状铁建造的发育程度以及区域变质变形作用过程中热流体活动的叠加改造等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13.
石漠化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石漠化的研究现状出发,依据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特征,着重分析其主要控制介质为岩性、构造、地貌、气候、岩溶、地下水、植被等自然介质因子与森林砍伐、高坡开垦等人为介质因子.石漠化是以岩溶山区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内、外地质作用和人类恶性生态地质作用为驱动力,以资源退化和恶化为本质,基岩不断裸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过程.提出对石漠化的研究重点是成固机理研究,对石漠化的防治应着重于对石漠化的驱动力及其主异因子的防治,阐述了治山必须先治水等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Sipu region of North Guangxi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Jiangnan Ancient Land",where there are developed the oldest stratum in southern China,the Proterozoic Sipu Group,and there are also largely ex-posed mafic intrusive rocks,mafic volcanic rocks and copper-nickel sulfide deposits.Both mafic intrusive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 are rich in MgO(6.52%-26.39%),but poor in K2O(0.05%-1.00%) and TiO2(0.33%-0.89%).They are also rich in trace elements such as Rb and Ba while poor in Ta,Nb and the like.Both of them have medium con-tents of rare-earth elements,30.26×10-6-126.71×10-6,in which LREEs are slightly rich with ΣLREE/ΣHREE of 1.35-2.46,δEu 0.79-1.33,displaying weak or no δEu anomaly,with the same geochemical features.The right-inclin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features show that magma would be formed at the comagmatic un-diagenetic stage.All studies show that mafic intrusive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same source region evolving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times.The copper-nickel sulfide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liquation,crys-talliza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mafic rocks,and have some interrelations with mafic intrusive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 with respect to magmatic genesis.  相似文献   

15.
晋北晚古生代煤系中的高岭岩,其主要类型和富集层是:(1)本溪组底部的铝土质高岭岩;(2)太原组夹矸高岭岩;(3)山西组夹矸高岭岩。根据不同层位高岭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分析了高岭岩可能的源岩性质,并探讨了其成因和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湘西洛塔表层岩溶泉的生态环境类型及水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石山区表层岩溶带的调蓄功能可有效控制石漠化的加剧并为严重缺水地区提供饮用水。文章以湖南洛塔为例,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洛塔岩溶区表层岩溶系统生态环境与表层岩溶泉水文特征的对比研究,按生态环境属性将表层岩溶泉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及石漠化-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详细论述上述三种表层岩溶泉的发育条件与水文特征: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具有持续稳定的水文动态与流量;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与降雨量相对应,动态极不稳定;石漠化与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排泄峰值具有随泉域植被覆盖率增加而缓和的趋势。按照环境类型对表层岩溶泉进行分类,可直观地显示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有助于岩溶泉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菖蒲地区1∶10000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岩石组成、产出状态及分布规律。探讨了榴辉岩形成的多样性,指出碧溪岭榴辉岩体的“S型”构造形态,并确定了港河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的层序。  相似文献   

18.
广东从化石岭方钠石正长岩矿物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省从化市石岭方钠石正长岩是南岭地区唯一已知的早白垩世硅酸不饱和碱性岩。岩石由方钠石、霞石、钠-钙角闪石、霓石-普通辉石、铁黑云母和条纹长石组成,不含独立相斜长石,是一种超溶线碱性正长岩。侵入于佛冈黑云母花岗岩中(γ5^2(3)),侵位年龄为127.5Ma。据霞石、方钠石和钠-钙角闪石估算,结晶时温度分别为700-800℃,660℃和600-750℃。钠-钙角闪石反映其形成在中等氧逸度下(lgfO2=-20~-25)。液相线方钠石存在反映其形成时流体压力应不高于160MPa,岩体定位深度约5-6km。钕同位素具有接近于零的εt^Nd值(-0.43~-0.47),低的钕模式年龄(t2DM=0.96Ga),指示岩浆可能起源于岩石圈地幔。推测在早白垩时期,南岭地区应力作用已转入拉张为主,大规模拉张作用,造成岩石圈减薄,有利于碱性岩浆形成和侵入。  相似文献   

19.
邯邢地区燕山期火成杂岩由一系列基性—超基性、中基性、中偏碱性和碱性的侵入体组成。火成活动发生在109~171Ma之间。可将该区火成杂岩划分成4个系列,它们为角闪橄辉岩系,角闪闪长岩系,二长岩系和正长岩系。岩石化学特征表明不同岩系具有独立的成因,矿物分离结晶作用是控制岩浆演化的主导机制。文中提出的多重火成岩系是指同一造山旅回的不同阶段,在同一地区产出的来自不同源区的多个火成岩系的共存。  相似文献   

20.
香港岩石的硬度与点荷载指标和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损硬度测试——施密特锤及肖氏硬度实验和点荷载试验是三种经常用来间接测定岩石强度指标的方法。目前很多学者已提出了不同的经验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是把硬度指标、点荷载指标和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与间接拉伸强度联系起来。但是在应用这些关系时,必须首先用当地的岩石特性数据加以验证,查看地质变化的影响,才可确保使用无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大量香港岩石(包括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和凝灰岩)的实验数据,提出一套适用于香港地区岩石的经验关系,另外也对其他经验关系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