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地质遗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地质遗迹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值及资源定量分级综合评定区间,对研究区内地质遗迹进行分析评价与分级保护,根据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工程方案,形成江苏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空间数据库结构框架、建库流程,以此推动江苏地质遗迹保护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质遗迹保护网络化建设,促进江苏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在几亿年的地质演变长河中,受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多样、类型独特的地质奇观。众所周知,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规划、利用和保护能为地质科研教学、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遏制地质遗迹破坏的趋势,建议制定北京市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分期实施,近期对区内已遭严重破坏的地质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初步探讨北京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丙霞  沈诚 《江苏地质》2011,35(2):210-214
贵州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其鲜明的特色,这些遗迹资源有着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但目前保护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对贵州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保护建议,旨在实现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区划研究初探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强  徐朱  周晓丹 《安徽地质》2014,(4):280-284
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地域性、点面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区划分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地质遗迹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方法。结合保护区划结果,对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要素综合分析法对黔东南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区划。以地质构造与岩石类型作为地质遗迹区划的基础,进行自然区划;根据地质遗迹等级、数量、保护现状及可保护性等因素进行保护区划,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一汉旺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地质灾害链遗迹及治理工程为资源特色的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学科普和美学价值。对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参考国家标准和前人分类方法,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促进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地质公园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山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山,占总面积98.5%的山地是西山的核心地区,拥有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大类地质遗迹。本文在总结区内地质遗迹资源7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先保护后利用,保护措施包括制定保护规划、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名录、建立保护联动机制。提出在沿河城、庄户洼、下苇甸遗迹3个遗迹集中区打造地质公园;在清水涧深挖矿业遗址文化建设矿山地质公园;以地质和人文遗迹为背景在爨底下村、柏峪村、燕家台、沿河城、东胡林村等村建设地质文化村;在永定河流域、东灵山沿线、潭王路、斋幽路一带设置精品研学科普路线等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大蜀山—紫蓬山地质公园是一个集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内有代表合肥地区的侏罗纪层型剖面,也有喷发于古近纪的火山遗迹,同时还有大量其他地质构造遗迹。本文在对公园主要保护对象的分析评价基础上,结合目前该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存在主要问题,给出了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的措施,对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合理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秦岭终南山地质遗迹全球对比及世界地质公园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永祥  吴成基 《地质论评》2008,54(6):849-855
秦岭中段终南山地区地质现象复杂,地质遗迹资源数量多、种类全,分布有典型地层剖面、岩浆活动遗迹、构造剖面及典型构造运动遗迹、地质地貌景观等多种类型地质遗迹。这些遗迹在环境、造山带和大陆动力学等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许多还具有景观价值。全球对比表明,区内多种地质遗迹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为保护好地质遗迹开展科研和旅游并兼顾生态保护,建立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最佳选择。为此,划分出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及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设立若干特殊遗迹保护点,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同时,作为大型地质公园,在分区开发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中应充分注意各种资源及各园区的有效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石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质遗迹开发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黄石地质遗迹开发研究程度偏低,缺乏统一规划,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黄石全域地质遗迹资源有序管理、合理开发,我们以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为主要方法手段,开展了全市地质遗迹调查,初步查明全市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和价值。分析认为:黄石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三大类10类23亚类),科学价值高、美学观赏性强、分区分带明显,且与矿产相关的地质遗迹特色显著、在国外内具代表性。根据遗迹特点,按照地质单元相对独立、地理分布密集、地貌单元完整、遗迹类型相似、开发利用条件充分等原则,首次提出全市南北两大区和若干小区的地质遗迹区划方案,并对各分区地质遗迹的总体规划开发思路提出初步建议,这将对黄石丰富而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未来保护利用、创造更大效益、助力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彭洪峰  肖敏 《湖南地质》2011,(12):54-55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岩溶洞穴景观类、地质剖面遗迹类、水体资源类。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对黔东南地质遗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黔东南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的质量水平,进行了重要性分级,为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湖南省地质遗迹保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地处扬子和华南两大板块的拼接带,地质历史复杂而特殊,造就了种类繁多、意义重大的地质遗迹,并且已批建了包括张家界在内的3家国家级地质公园。近几年的地质遗迹调查及地质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实践表明,建立地质遗迹管理体系和全省地质遗迹名录、做好地质公园规划、规范地质公园建设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地质遗迹类型及开发保护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省地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各种岩石类型.历次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不同地质单元和多种地质遗迹,通过调查,并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将湖南省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20种。基于湖南省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湖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其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栖霞市是烟台地区唯一的内陆县级市,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岱崮地貌、丰富的地热资源、更新世化石遗址、矿冶遗址、地质灾害遗迹、地质构造形迹等。通过对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地质遗迹资源区旅游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五峰地质公园发育着独特的岩溶地貌,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旅游和科考价值。本文通过对五峰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地质遗迹类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对策,对于进一步保护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乐玲 《浙江地质》2000,16(2):62-65
本以浙江省地质遗迹的展布特点,根据目前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任务与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参考名录。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席运宏 《河南地质》2000,18(4):246-248
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近两年取得新进展,首批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已正式纳入《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年)。《规划》拟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一是登封嵩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另一是豫西南恐龙蛋化石地质自然保护区。此外,尚有省级的安阳小南海珍珠泉群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市级的陕县温塘温泉、鲁山虎磐河前寒武纪地质、汝州罗圈震旦纪冰碛、南召杏花山古人类、汝州温泉等5个自然保护区,当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