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南昆铁路应用的各种新型,轻型支档结构及其设计与施工经验,并论述了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区高切坡治理工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属于山城.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工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危岩、滑坡、高切坡等地质灾害大量存在。其产生机理、稳定性判断、治理方法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人们采用的治理措施从重力挡土墙、悬臂抗滑桩等被动受力结构向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支挡结构为代表的具有主动受力机制的轻型支挡结构发展。文章以重庆两路口港天大厦地基工程、重庆市双脾电信局危岩滑坡治理工程、重庆鑫渝花园C区挡墙加固工程为例,介绍 预应力锚索抗滑结构新技术在治理高切坡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地下水对支挡结构的不利影响,需设置反滤层排除支挡工程背后岩土体的渗水。目前支挡工程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受墙后空间狭小影响,常规的砂砾石反滤层不易压实,影响支挡工程受力和使用功能。文章结合反滤层的隔离挡土、过滤、排水等基本作用原理,研制开发了一种由隔水层、排水层、透水层相结合形成的具有墙背模板功能的PFF整体式复合反滤层,以适应混凝土支挡结构浇筑施工工法。试验工点排水试验表明,该新型反滤层排出水数量和效率均优于传统的砂砾石反滤层,可在支挡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著译者:李海光,16开本,定价:85元,出版单位:人民交通出版社,版次:第1版2次印刷,出版时间:2014年1月,标准书号:ISBN 978-7-114-08786-8。内容介绍:本书介绍了新型支挡结构工程设计理论以及每种支挡结构的特点及使用条件、荷载和结构内力计算、强度和稳定性设计、构造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工程实例,反映了近年来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有关设计规范中的新内容。本书内  相似文献   

5.
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斜坡软土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特定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成分复杂性、隐蔽性、膨胀性、蠕滑性等特殊性质的软土。对建筑其上的路基工程具有明显的危害性。通过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区间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高原斜坡软土对路基工程的危害,研究了适合高原斜坡软土路基抗滑支挡的技术措施,从实践过程中总结提出了治软、削坡减载、降水、加强支挡的关键技术,确保了本区路段基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其工程案例和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软岩高边坡喷锚挡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南昆铁路软岩深路堑高边坡采用喷锚挡护的工程,开展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喷锚挡护时可明显减小开挖在坡体内形成的松动区范围;开挖坡面的变形具有“臌肚子”特征。还给出了喷层上土压力分布、锚杆受力规律等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原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保住中部,稳定坡脚”的修改原则。  相似文献   

7.
钻孔注浆型土钉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条件复杂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钻孔注浆型土钉方案的选用,提出了土钉支挡体系的计算与稳定性验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梁波  曹元平  葛建军 《岩土力学》2009,30(Z2):349-353
在多年冻土地区,土工结构稳定的核心是结构自身的热稳定性。在多年冻土区修建挡土建筑物,改变了原地面的热平衡条件,从而引起了多年冻土上限及其上部季节融化层的变化,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某一特定结构物的冻土上限或温度场分布及随季节的变化趋势是有意义的。结合青藏铁路格拉段目前唯一的支挡结构--L型挡墙这一工程措施,对L型支挡结构整个横断面进行了地温测试,分析了最具典型意义墙后回填土的上限或最大融化深度变化情况,得到了不同断面地层融化深度分布形状,回归了随季节变化相应的温度场。测试表明,由于开挖和施工扰动破坏了土体热平衡的自然状态,但L型挡土结构作为一种开敞式工程结构,地温场、冻土上限或融化深度都存在周期性变化,只要没有新的扰动,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状态或这一平衡是能够恢复的。此外,冻胀和冻结影响也不能忽略。总之,分析研究L型支挡结构的设计思想和工程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桩锚式支挡结构在基坑支护、边坡防治等岩土工程防治领域中广泛应用.针对传统锚式支挡结构的腰梁存在受力不均、腰梁与支护桩之间施工间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桩锚连接新装置,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受力性能和施工方法.该装置有效解决了锚索预应力传力不均的弊端,加强了桩锚支护体系的整体性,更大程度节约了钢材的使用量,同时可以提高支护体系的...  相似文献   

10.
南昆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配合南昆铁路建设,开展了膨胀性红土、膨胀岩、泥炭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取得突出成果,为南昆铁路的设计、施工、防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三峡归州老城滑坡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特征作了介绍,分析了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当库水位上升到156 m以上,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该滑坡设计了两套治理方案,支挡方案1:抗滑桩(一排) 截排水沟,支挡方案2:抗滑桩(两排) 截排水沟,并从这两套方案的工程投资、施工条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后的工程可靠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方案1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厚填土高边坡中单排悬臂桩、桩锚支护、双排桩、h型桩等支护结构存在的不足,分析探讨了三排桩刚架支挡结构。研究表明,三排桩刚架支挡结构用于支护深厚填土高边坡,可以同时起到“收坡”、“固脚”作用,既能节约用地,又可以有效发挥支挡作用。通过工程实例,分别采用位移法、MIDAS GTX NX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位移法简化方法可近似计算三排桩刚架支挡结构的弯矩。三排桩钢架支挡结构设计时应加强前排桩和连梁的截面刚度,保证节点位置刚性连接,刚架结构分级高度应大致均匀布置,且应尽量减少后排桩悬臂段高度。  相似文献   

13.
文畅平 《岩土力学》2013,34(11):3205-3212
多级组合支挡结构形式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采用,但现有研究却较少涉及这种支挡结构形式的地震土压力计算问题。应用拟静力法和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并且基于强度折减技术,推导了重力式挡墙与两级锚杆挡墙组合支挡结构形式的地震主动土压力及其系数的上限解。该上限解考虑了水平和竖向地震系数、墙背倾角、坡面形式及多级支护方式、土体黏聚力、土体与墙背的黏附力等诸多因素。二级锚杆挡墙实例分析表明:静力条件下主动土压力计算值与现有相关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土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上挡墙锚杆轴力等参数,对下挡墙地震主动土压力影响显著。二级组合支挡结构地震主动土压力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水平地震系数以及重力式挡墙墙高和倾角的敏感性较大,上挡墙锚杆的轴力和倾角等参数的敏感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加筋土支挡结构高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周建萍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2,23(4):486-490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支挡结构(Geosythetics-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简称GRW)设计方法主要是建立在似粘聚力理论基础之上的半经验设计法。由于土性及加筋机理的复杂性,常常要对它们进行人为假定,导致计算结果差强人意。神经网络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主观假定,而是模拟人脑思维,通过数据样本的学习来获得预测结果。引入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加筋土支挡结构的设计高度是一种新尝试。由于本问题具有样本容量非常有限、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采用适用于稀土样本数据的广义回归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来预测加筋土支挡结构设计高度。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及文献[1]的挡墙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加筋支挡结构设计高度预测的GRNN网络。通过对足尺试验,实际工程及模型试验结果的检验,表明网络的学习是成功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要供水工程中的既有箱涵对周边施工变形较为敏感,针对既有箱涵周边新建的桩基-挡墙组合式支挡结构,提出采用"整体刚架"及"支护开挖"两种计算模型对支挡结构自身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在确保支挡结构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整体数值模型,分析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全过程对既有供水箱涵的受力及变形影响,利用数值分析及现...  相似文献   

16.
公路路基支挡结构物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松根  高永涛  马飞  张玉宏 《岩土力学》2004,25(Z1):110-114
近年来,国内各地相继出现了公路路基支挡结构物失稳事件,对相关路桥的运营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条件特殊及环境制约,此类工程加固难度很大。结合山东省G104界河立交桥加筋土挡土墙和G205高峪铺公铁立交桥坡间挡土墙的加固,对此类工程失稳的特征、原因及相应的工程对策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岩土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介绍了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坝基工程、边坡工程、深基坑支挡工程、结构抗浮抗倾、以及载简试验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于浅层富水性滑坡的有效治理,疏干、引排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十分关键。探究治理浅层富水滑坡可行有效、造价节约的工程治理联合措施,以期为类似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提供参考。结合曹家咀滑坡治理工程实例,讨论支撑盲沟的相关设计问题(适用条件、布置位置及间距、结构形式及断面尺寸等);提出"支撑盲沟+抗滑桩"联合措施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流程;比较联合措施与抗滑桩单一支挡措施,前者有利于减小抗滑桩桩身截面强度。采用"支撑盲沟+抗滑桩"联合措施治理浅层富水滑坡可兼顾"抗滑与治水"的治理目标,技术可行、造价节约、施工快捷,滑坡支挡和坡体地下水的疏干、引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桩基托梁式挡土墙属于组合式支挡结构,是一种兼顾边坡处理、地基处理的工程措施,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区的路堑和路堤,也可用于滑坡等特殊路基的支挡结构设计。桩、托梁、挡土墙与土体相互作用,既可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其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为:易受水流冲刷的陡坡路基;基岩埋藏较深、覆土稳定性较差、地基承载力不足、对沉降及变形控制较严的路基;紧邻既有线的陡坡路基。本文以准神  相似文献   

20.
张家铭  林峰  路为  刘俊  李宗长 《岩土力学》2006,27(Z2):413-416
通过对朝阳坡滑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在室内外试验及破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滑坡滑动的成因。分析表明,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对该滑坡现有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滑坡进行整坡、削坡减载、分级支挡、局部反压、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