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域空间是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载体,掌握真实有效、系统完整的海域权属数据,是科学配置海域资源及强化海域综合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文章通过对2015年全国重点海域权属核查工作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我国海域权属核查工作中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技术单位未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部分地区依法用海意识薄弱3个主要问题,并从明确核查成果应用、完善动态监测系统、推进填海竣工验收、开展全国范围核查等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完善的海域物权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被誉为蓝色的领土,是最重要的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海域的用途在现代社会十分广泛,而且随着人们利用海洋技术手段的发展,海域将具有更大更重要的利用价值.特别是近代以来,所有产生世界影响的大国可以说都是海洋强国,都非常重视对蓝色国土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国家要在21世纪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把眼光投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波涛.因此,在法律上完善海域物权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海洋战略与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市场机制在海域资源利用配置中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海域使用权以及宗海海域的出让、拍卖、转让、抵押、作价入股、海域资源回收及补偿等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海域评估来确定合理的价格。成本法作为填海造地用海海域最常用的评估途径被海域评估人员广泛采用,成本法应用中必须考虑海域资源的自然差异因素与社会经济差异因素引起的海域增值收益对不同用海类型海域资产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2):26-26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颁布。以这部海域管理基本法律为依据,十年来,我国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法律确定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在逐步扎实推行的过程中已深入人心,海域综合管理成绩显著,有力保障和促进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被誉为蓝色的领土,是最重要的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海域的用途在现代社会十分广泛,而且随着人们利用海洋技术手段的发展,海域将具有更大更重要的利用价值。特别是近代以来,所有产生世界影响的大国可以说都是海洋强国,都非常重视对蓝色国土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国家要在21世纪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把眼光投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波涛。因此,在法律上完善海域物权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陈厚 《海洋信息》2009,(1):26-30
本文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广东省海域管理工作水平的快速提高,从广东省海域管理工作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分别就制度建设、海域使用权属管理、海岸线修测、海域管理信息建设、海域勘界工作等8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就海洋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成果以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海洋大国,辽阔的海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空间。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政府依法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的重大举措,在我国海洋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基本制度得到了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海洋大国,辽阔的海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空间。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政府依法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的重大举措,在我国海洋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基本制度得到了较好落实,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对海域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空间开发,但随之也对我国海域空间范围界定和权属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海域立体空间分层特性出发,对我国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确权的内涵、基本原则、考虑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我国海域三维立体开发利用中面临的困境和管理配套制度的设计进行了综合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海域空间可以分为水面上方、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5个部分,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确权则是在同一海域多层次利用中,对基于特定功能用途所占用的特定海域空间开展使用权确权的过程,在海域使用权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构建和完善海域空间三维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以确保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确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1,(6):9-10
有人说:中国建立实行海域使用管理制度.是继土地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权属制度之后的又一次“国土革命“?不同的是,这是一次海上蓝色国土革命。占地有价,用海有偿,明确海域使用者用海权属?必将促进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强化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沿海省巾各级人民政府和人大的支持下,各省市财政局和海洋部门,上下结合,团结一心,为实施《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付出了辛苦的努力,做了人量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暂行规定》在全国沿海各地的实施,从法制的角度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海洋资源无价,可以随意开采和任意使用的错误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域使用中无序、无度、无偿的混乱局面,对于理顺国家与集体及个人之间海域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属关系,改善海上开发利用秩序,加强我国海域的综合管理,增强“管好用好海洋”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四项制度,既海域使用的功能控制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海域审批制度,都是以海洋功能区划为科学基础和依据的.由于海洋开发明显滞后于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希望借鉴土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经验,加强海洋功能区划的研究和实施.同时建议加强海洋意识的宣传、珍惜海洋资源、健全海域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3.
赵梦  岳奇  徐伟  曹东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7):70-73,117
海域是三维立体空间,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多数海域使用是使用海域垂直方向的部分范围,对海域进行立体化确权管理是集约利用海域资源的必然趋势。文章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及资源权利角度研究海域立体确权的意义,基于我国海域立体确权的现状,从海域权利特性、法律依据、海洋经济及海域管理等方面分析海域立体确权的可行性,并提出政策管理、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粤西海域管理制度创新对于振兴粤西海洋经济,实现广东海洋强省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粤西地区在海域使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加强海域使用宣传,推进海域权属管理制度,加强围填海管理,完善养殖用海,强化海洋执法等多维视角的创新粤西海域管理制度成为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厦门海域浅水三维潮流场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Casulli的三维浅水模型,改进浅滩处理方法,并入简化的紊流闭合模型,形成完整的海洋动力学基本方程组,改进了紊流闭合模型的求解方法,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海域中大量浅滩的干出与淹没的面积和位置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本模型是厦门海域海洋动力学理论研究中第一个完全的三维斜压潮流场模型,全部程序用FORTRAN语言独立开发和编写.  相似文献   

16.
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是国家鼓励探索的一种用海新模式,海域空间的立体化开发利用已成必然趋势,但海域管理领域真正涉及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管理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几乎没有。研究表明:国家是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立的唯一主体;同一宗海区块空间已设定水体用海使用权可开发利用的海域空间边际外部分为客体范围;无偿划拨和有偿出让是两种常见设立方式;迭代升级行政审批程序应增加海域立体空间规划、创新空间管理体系,同时要考虑线性用海动态性;从登记客体、观测技术、登记制度、登记方法和登记内容5个维度改革创新权属登记模式;可通过研制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开发规划,赋予已设定海域使用权人优先权,支持相邻海域使用权人设立海域役权等方式协调与已设定海域使用权人权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我国港口工程、船舶工业和电力工业等海洋产业的填海项目进行海域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选取我国产业用海水平较高的辽宁、山东、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市进行调查,收集港口、电力、船舶填海项目的相关数据和图件等资料,分析各产业用海面积和占用岸线长度的影响因素。选取可以分别表征海岸线海域投资、平面设计、功能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从海岸线集约水平、海域集约水平以及项目内大宗用地区块(堆场和预留地)等方面对各个海洋产业填海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均为我国主权领域内的不动产权.海域使用论证是海域使用权审批的重要依据.海域使用论证与土地利用审批依据的主要相同点是两者均实行用途管制,以规划(区划)为评估依据;均需要勘测定界.但两者在工程描述、工程引发的环境变化及防治对策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等主要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海域和土地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共性(两者均为实现其他开发方式的载体、位置固定性、数量的不增性、利用方向及附属生态逆变的困难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海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海域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向海洋进军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开发海洋的热潮空前高涨。但我国的海域使用长期存在着无偿、无限期、无度利用的弊端,以致国家对海域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海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为改变这种三无状况,实现海域这一国有资源的有偿利用,使各产业用海得到科学管理,则必须建立统一的海域评估理论和方法,为海域有偿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海域和土地具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位置的固定性,资源的稀缺性,使用的时效性,这些共同点使我们借鉴陆域分等定级方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海洋测绘在海域、海岛确权许可审批、用海(岛)界址点和面积的确定、海域海岛行政执法监管方面起到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作用。文章浅议海洋测绘,并从海洋行政执法监管的角度,对海洋测绘在海域海岛执法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