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韧性剪切带位移量的计算方法较多 ,每一种方法都有它适用的范围 ,应根据区域地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对元家坪韧性剪切带位移量的计算中 ,对其方法进行了比较 ,认为应用多种方法计算及验证 ,能得出较准确的位移量。 相似文献
2.
蛇尾剪切带中糜棱岩的质量平衡分析表明:(1)以Al_2O_3守恒为限制条件,该剪切带损失了10%土的质量和体积,糜棱岩类有Na_2O,Zr,Sr的获得;SiO_2,TiO_2,FeO,Fe_2O_3,MgO,MnO,CaO,K_2O及Co,Ni,V,Cr,Cu,Y则损失了;(2)从初糜棱岩-糜棱岩,初糜棱岩-超糜棱岩和糜棱岩-超糜棱岩得出的质量等比线显示,糜棱岩类之间没有明显的质量和体积损失。糜棱岩组分的得失主要发生在初糜棱岩阶段,同初糜棱岩相比,糜棱岩、超糜棱岩有CaO的获得,FeO,MgO,TiO_2,Cr,Co,V,Y微弱的获得,Na_2O则有轻微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进而判别剪切带中单剪切组分与纯剪切组分的相对含量。自然界的剪切带一般介于单剪与纯剪之间,运动学涡度Wk介于0~1之间,表明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垂直于剪切带边界(Z轴)方向的韧性减薄。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韧性减薄量可依据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求得,也可依据剪切带内的石香肠(布丁)构造求解,还可依据构建极莫尔圆求解。以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楼子店变质核杂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以及希腊西奈山的Chelmos剪切带为例,介绍估算韧性剪切带韧性减薄的方法,这种韧性减薄是对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定量估算与变质核杂岩相关的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是分析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进而判别剪切带中单剪切组分与纯剪切组分的相对含量。自然界的剪切带一般介于单剪与纯剪之间,运动学涡度Wk介于0~1之间,表明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垂直于剪切带边界(Z轴)方向的韧性减薄。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韧性减薄量可依据有限应变测量与运动学涡度估算求得,也可依据剪切带内的石香肠(布丁)构造求解,还可依据构建极莫尔圆求解。以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楼子店变质核杂岩及其韧性剪切带,以及希腊西奈山的Chelmos剪切带为例,介绍估算韧性剪切带韧性减薄的方法,这种韧性减薄是对大规模岩石圈减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定量估算与变质核杂岩相关的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是分析变质核杂岩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秦岭二郎坪岩群南、北两侧分别被朱夏韧性剪切带和瓦乔韧性剪切带与秦岭岩群和宽坪岩群分开,这两条韧性剪切带对二郎坪弧后盆地的演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两条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运动学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结果指示瓦乔剪切带具有由北向南逆冲剪切的运动学特征,而朱夏剪切带早期具有由南向北逆冲的运动学特征,而后期又发生右行走滑活动。对瓦乔剪切带和朱夏剪切带内的糜棱岩中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法定年,结果指示瓦乔剪切带逆冲活动发生在387±1.7 Ma,朱夏韧性剪切早期逆冲发生在晚古生代,后期右行走滑的年龄为146±2.8 Ma。综合两条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年代学数据,结合前人的地质资料,本文认为二郎坪弧后盆地曾沿着瓦乔剪切带和朱夏剪切带发生双向式俯冲。 相似文献
6.
杜国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6,20(3):276-282
对发育在西大别地区的韧性剪切带的卫星影像分析表明:异常色带及均匀的线状影像纹理是其突出的影像特征。色调异常带可区分为浅色、暗色与明暗界面三种异常类型。通过多地段、多地质体和不同构造部位的线状体方位的统计对比,叠加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之上的后期岩石破裂被有效地分离。自相似性统计获得剪切带上的分维值D为1.05~1.3(>1),非剪切带上D为0.8~0.99(<1),D=1基本可作为韧性剪切带与非韧性剪切带之间界定的统计标尺。 相似文献
7.
8.
桐柏造山带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多条韧性剪切带, 本文选取其中大河-固县剪切带和殷店-马垅剪切带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构造变形特征, 并利用数学法和图解法, 分别计算出两条韧性剪切带的位移量; 对殷店-马垅剪切带尝试用同构造变形石英脉的ESR测年来确定剪切带的活动年龄, 其结果与前人在该地区所获得的年龄十分吻合。大河-固县剪切带具右旋剪切的运动学特征, 运动学涡度Wk明显大于0.75, 指示以简单剪切为主, 位移量为857~867 m。殷店-马垅剪切带同样为右行剪切, 其位移量为1 081~1 113 m, 石英ESR测年结果140.6~131.5 Ma, 表明桐柏造山带碰撞后的构造变形以剪切活动为主, 活动年龄在早白垩世时期。 相似文献
9.
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分域现象——以辽东的丹东韧性剪切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东韧性剪切带的实例表明:韧性剪切带的持续变形包含了共轴与非共轴两种应变线路或状态,由于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变形分域现象,形成平面的变形岩石分区。持续变形过程中,又存在应变线路的转换和叠加。微构造是确定变形体制的主要依据。野外观测与应变分析证实,变形分域存在于不同尺度,在总体剪切(非共轴)变形条件下,初始糜棱岩往往表现以共轴变形占优势,而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则以非共轴变形为主。持续变形导致从共轴向非共轴转变,最后形成后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关于造山带花岗岩类填图方法的讨论——以西秦岭天水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I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I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造山带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造山带花岗岩类填图方法应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 客观、真实地反映造山带花岗岩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与剪切带有关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类型的金矿床,矿床产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碰撞造山带中压性或压扭性的构造环境,赋矿围岩岩性复杂,且普遍遭受了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成矿时代从太古代到第三系。矿床强烈受剪切带控制,以富集Au、Ag、As、Sb、W、Bi、Te等为特征,围岩蚀变以富集CO 2、S、K、H 2 O、SiO 2为特征。成矿流体为低盐度(质量百分含量为 3%~10%的NaCl)的富含CO2(≥5mol%)近中性流体,δ 18 O H 2 O=5‰~12‰,成矿流体来源有岩浆源、幔源、天水源、变质源及混合源等多种来源,对这类矿床进行深入研究对成矿理论及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工程项目中逐渐崭露头角的一项新型技术, 以其全分布、准实时、抗干扰、高耐久性等优点, 成为目前岩土体监测研究中的一项热点技术。将传感光缆埋设在土体中, 对土体的剪切变形进行分布式测量, 依据传感光缆的应变分布与土体变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基于圆弧曲线和Logistic生长曲线的两种传感光缆应变分布土体剪切变形转换模型, 并初步探讨了模型的适用性, 设计了土体室内剪切试验, 依据试验数据对转换模型进行了验证, 最后将两种该模型用于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现场分布式光纤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本文提出的转换模型, 可以根据传感光缆的应变分布计算得到土体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14.
养麦冲金矿位于湖北随州南东秦岭造山带南缘。该区剪切带较发育,剪切带走向290°-320°,倾向南西,长50km,宽100-1500m,并具有S-C组构,a型褶皱,剪切褶皱糜棱岩,型构造等。据构造特征可确定两种剪切带类型:1.早期韧性剪切带,该类剪切带为NW向,为右行运动,表现为顺层剪切,常出现于先存构造面或岩系与岩性界面附近。这类剪切带常为多层次韧性滑脱面。2.中、晚期韧一脆性和脆性剪切带。这类剪切带以线性剪切形式产出,NW向,斜冲性质,属左行运动样式。金矿床伴有As、Hg异常,与剪切带有明显关系。成矿作用是从韧脆性阶段至脆性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种高边坡岩体卸荷分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岩体卸荷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高边坡岩体卸荷的背景条件、作用机理、卸荷岩体特征以及常见的卸荷带划分方法。针对河谷斜坡岩体从表部到深部 ,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张开程度逐渐降低的特征 ,以黄河上游某水电站高边坡印支期花岗岩体的现场调查资料为依托 ,应用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张开程度量化指标对斜坡岩体卸荷进行分带 ,较好地将岩体卸荷分带与岩体结构、岩体工程特性紧密结合起来 ,为以后其它边坡岩体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论韧性剪切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研究韧性剪切带变形岩在天然强剪切应力作用条件下常量元素迁移机制及活化转移的应力排序、微量元素迁移的动力控制、稀土元素配分变化和变形矿物晶体化学变异的应力制约等构成了当代韧性剪切带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当前糜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难点和精华所在。其研究成果将对动力成岩(成矿)机理的认识有重要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对韧性剪切带及其变形岩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进行系统的综述,提出了未来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①系统研究糜棱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组合及其变形特征,计算剪切变形岩石的应力—应变参数,搞清韧性剪切带所处的应力应变环境;②系统研究韧性剪切带岩石在天然分强剪切应力作用条件下常量元素迁移机制及活化转移的应力排序问题;③系统研究剪切变形作用过程中岩石化学组成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变化,讨论强变形条件下岩石中微量元素活化和迁移规律,深入探讨微量元素迁移的动力控制,包括稀土元素配分变化的应力制约以及应变矿物晶格化学变化行为及其对其寄主的变形岩石元素(组分)在应变过程中迁移变化的制约和影响;④从理论上探讨天然强剪切应变条件下岩石中组分活化、转移与应力(应变)的因果联系,为深入探讨韧性剪切带动力成岩(成矿)作用提供理论的科学依据,为探讨中、下地壳中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科学依据(如韧性剪切带金的富集),同时为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条件下成岩、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⑤现代分析技术如激光同位素原位分析以及激光ICP MASS分析技术对研究变形域内的岩石(矿物)的元素和同位素的活化迁移规律,对深刻揭示糜棱岩化过程中的元素活化迁移机制提供更高质量的地球化学证据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近地裂缝处场地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本文在传统剪切梁法的基础上假设地裂缝上下盘水平位移连续,推倒了地裂缝上下盘处单层及任意多层场地自振频率的递推公式和隐式解答,并且与正常场地剪切梁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近地裂缝处上盘场地基频比正常场地偏低、下盘场地基频则偏高,并且随着计算范围的扩大上下盘场地的基频越来越接近正常场地解。另外,随着自振频率阶数的提高,本文解也逐渐接近正常场地解。上述结论表明,本文得出的近地裂缝处场地自振频率的隐式解答还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条分法的滑坡位移非线性动力学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滑坡的位移变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过程,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表现出各种动力学特征。本文在传统的条分法的基础上,采用离散无模型的思想,提出一种滑坡位移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几种合理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论吉林省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较深层次的变形产物,具有特殊的构造特征,吉林省韧性剪切带主要分布于前寒纪和古生代变质岩系中,本文论述了吉林省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讨论了韧性剪切带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