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星际尘埃遍布太阳系中,是太阳系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来自太阳系小天体(如彗星和小行星)的物质剥离损失,因此对其探测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小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它们在行星际空间因太阳风等离子体的碰撞以及太阳辐射电离而带电,因而会影响周围的等离子体.?行星际尘埃诞生后在万有引力、光压、玻印廷—罗伯逊作用以及洛伦兹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页岩微观结构认识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础.传统的探测手段是基于表面的有损观测方法.本文应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技术对页岩结构进行无损探测获取投影数据,该技术可以避免X射线硬化.我们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进行图像恢复,提出了L1模+TV(全变差)非光滑正则化方法抑制噪声影响,提高图像对比度.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准确重建页岩微观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木星特洛伊小行星(Jupiter-Trojan asteroids)是位于木星稳定拉格朗日点上与木星以相同周期围绕太阳稳定运行的小天体.木星特洛伊小行星作为行星形成过程的活化石记录了行星起源、类地行星有机物与挥发物来源及行星系统整体演化的独特信息.迄今仅通过地基望远镜或空间望远镜对它们进行过远距离光谱观测,它们仍是太阳系最神秘的天体群之一.在物质成分上,细粒硅酸盐被认为是构成特洛伊小行星的重要物质.过去认为特洛伊小行星形成在5 AU附近,新的动力学模型认为特洛伊小行星来自柯伊伯带. NASA的“露西”小行星探测任务(Lucy)将首次近距离探索这些神秘的小天体,有望为解开特洛伊小行星的身世之谜提供重要证据.本文梳理了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的观测历史、物理性质、光谱性质、物质组成以及形成和演化,并介绍了“露西”的探测任务与目标,为未来我国深空探测计划中的小行星探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地球等离子体层和电离层进行了三维建模,并模拟卫星对30.4 nm极紫外线的探测过程,取得圆轨道平行束情况下的投影数据.采用改进的ART算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等离子体层的空间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投影角度覆盖180°的情况下,重建结果很好地再现了模型中空间各点的数值.文章对实验结果从CT重建方法的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5.
探月雷达作为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中最重要的科学载荷之一,其目标是探测月壤及地下结构信息.然而,嫦娥三号探月雷达的第二通道数据受到横向杂波的干扰,使得有用的反射信息被掩盖.这些杂波可以认为是影响数据质量的横向噪声,使得探月雷达数据信噪比低,影响数据解释.本文将利用shearlet变换对探月雷达数据进行信号分析与噪声去除,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的月壤结构进行重建.首先,在shearlet域中,观察横向噪声的分布,并分离出以噪声为主的shearlet分量,并得到重建后的雷达数据.随后,为充分利用嫦娥三号第二通道两套数据的整体优势,对两套经过shearlet变换去噪后的雷达数据进行融合,得到综合探月雷达图像,有效得去除了水平噪声并增强了来自浅月表的有效信号.最后,根据探月雷达处理结果对嫦娥三号着陆点的月壤结构进行重建,重建结构中的溅射物厚度与撞击坑溅射物经验公式结果得到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层析成像简称为CT,是一种利用在物体周边所得到的某种物理量的一维投影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理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和依据一系列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CT探测技术在芭蕉箐隧道中探测应用情况.针对芭蕉箐隧道上、下行线中部均出现坍塌,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勘测,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等阶段的工作,本次勘探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月球是地—月系统乃至整个太阳系演化历史的记录者,自形成之时起其表面就遭受了来自不同类型小天体的持续撞击. 相比于其他类地天体,月球独特的空间环境有利于保存更长时间尺度及更完整的撞击记录. 通过剖析月表不同时期的撞击通量及各类小天体的贡献比例,可以获取诸多关键科学问题的答案或线索. 例如:碳质小行星是小天体中比较富含水及...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小区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分布复杂,特别是老旧小区不同时期建设的管网构成更为复杂,图件资料匮乏,维护非常困难,其中给水管线的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老旧小区给水管线特点及其对探测的影响,结合不同探测技术对不同材质管线探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多方法综合探测的合理方案.最后以某小区的管线探测工程为例,介绍了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流程,阐述了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声学探测法、电磁感应法、地质雷达法对给水管线进行综合探测和分析.该研究对于我国大量城市老旧小区管线的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济南东部城市采空区是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隐患.由于采空区厚度在1 m左右,常规方式难于直接分辨.地震勘探因其具有高分辨率的优势被采用,但是同样因为分辨率问题,需对地震成像数据进行提频处理后进行采空区特征的识别.本文采用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高频重建方法和正演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就该区薄采空区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进行了识别.在高频重建后的地震剖面上,采空区因为低速填充的存在,出现煤层反射下拉的现象.通过钻井验证,该方法在浅层薄煤层采空区识别中效果良好.本文方法直接、稳定,综合应用拓展了浅层地震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的应用领域,对济南东部采空区识别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公园地区隐伏断裂综合探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03年为奥运工程规划、建设开展了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区域中黄庄-高丽营断裂的探测,本项工作另一探索性任务是为随后即将在全国开展的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工作摸索有效方法、积累经验.本次探测先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和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断裂定位,再钻探进行断裂准确定位并探测断裂结构和地层结构,结合对所采集样品进行的14C、红外释光、古地磁、孢粉等多种测年方法进行地层年代划分.通过多种方法并行对比、验证、综合分析,以多方面综合性大量研究工作明确给出了断裂位置、结构、活动性,认为本段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非地震活断层).根据实践经验探讨了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