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2,(9):24-27
采访手记: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8月底于北京召开。期间将会有四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为公众和媒体做精彩的邀请报告,其中凯伦·马斯特斯博士就是一位。她作为“星系动物园”项目的核心研究人员,会在报告中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星系动物园”的种种趣事。在此之前,本刊记者有幸联系到了凯伦·马斯特斯博士本人,并对她进行了采访,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凯伦·马斯特斯博士探秘“星系动物园”吧!  相似文献   

2.
听到卞老师去世的消息,我简直懵了!在冰凉的马路边,任雪花沾满我的衣衫,忘却了冬夜的刺骨严寒,强忍的泪珠儿还是在无声地流着。我的心在哭泣,往事如烟,像奔泻的潮水闯进我的胸怀!  相似文献   

3.
在火车上、飞机上与同行的路人交谈,每当对方得知我所学是天文学专业的时候,看待我的目光基本上和看待外星人的差别不是太大。在一部分公众的眼中.天文学是了解某种极端神秘的、超级形而上的屠龙之术,天文学家是掌握了这项自远古以来就秘密相传的屠龙之术的修道士。往往,天文学家被当做是昼伏夜出的“动物”,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特殊人才”,是不爱和人们打交道、交朋友的geek*与nerd**。其实,更神秘的是天文学家一直以来都有着大量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好朋友、小伙伴。  相似文献   

4.
李鉴澄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地球磁场的专家,开辟了我国地磁研究的先河。他也从事古天文史的研究,特别对我国古代天文仪器的研究方面特有建树。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他又带领我们进行人造天体的观测。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他不顾当时年过五旬,仍然和年轻人一样起早摸黑,不  相似文献   

5.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和天文学家,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的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父亲早亡,家境贫寒。祖父祖母对他管教很严,使他从小养成了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品格。 公元94年,年仅16岁的张衡长途跋涉去当时最繁华的学术文化中心长安(今西安市)求学,他不畏艰辛,考察了沿途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民俗民风,眼界益开,学问大进。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8,(1):90-91
很多小朋友都知道光学望远镜的用途,它像天文学家的“眼睛”,观测来自天体的光。至于射电望远镜,又名无线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就像天文学家的耳朵,能收集来自宇宙深处的无线电波,把这些看不见的讯号,经计算机处理,化成图像,方便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年轻有为的香港天文学家郑广生本刊记者温学诗“真没想到这么年轻!”几年前就听说过香港大学物理系的郑广生教授在中子星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去年8月1日至4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在香港大学召开的“21世纪中华天文学研讨会”,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  相似文献   

8.
波士顿大学John Clarke领导的一个美国和欧洲行星科学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修订了土星磁场和极光产生的理论。前段时间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去土星途中的卡西尼探测器上的仪器共同观测了土星中极区域。Clarke及其小组发  相似文献   

9.
看到这篇文章,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曾经的憧憬、迷茫、困惑又在脑海中一一闪现,心里五味杂陈。现在好了,大家不妨听听邓肯教授的经验,将会有助于开阔视野、规划职业。尽管文中的某些观点或许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但并不影响本文的价值,因为天文学家是最国际化的职业。  相似文献   

10.
勒梅特与沙哈对天文学的贡献──纪念两位诞生100周年的著名天文学家肖萍现代宇宙学的开创者勤梅特1894年7月17日,G.勒梅特生于比利时的沙勒罗瓦。他在故乡完成中学教育后,1911年进入卢万大学学习工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中断学业,应征入伍当上炮兵军...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空间天文观测设备HST、ROSAT、XMM、Chandra、WMAP、Spitzer等发射升空,11架8米以上的地面光学望远镜Keck(2架)、VLT(4架)、Gemini(2架)、Subaru、HET、SALT建成并投入观测,许多更大更先进的设备正在研制或计划中,如ALMA、SKA、Herschel、JWST、TMT、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家又发现一颗褐矮星天文学家在昂星团里又发现了一颗揭矮星。质量小于0.08太阳质量的揭矮星不能积累维持核反应所需的中心温度和压力。但由它们的引力收缩(以及氖聚变的一个短暂阶段)释放的能量使它们发出的光和具有晚型M星光谱特征的暗天体相似。加那利岛天...  相似文献   

13.
访加籍华人天文学家郭新本刊记者温学诗去年8~9月期间,我和我先生、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吴鑫基教授接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和天文系里希教授的邀请,到卡尔加里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访问。在卡尔加里大学逗留期间,得知这里有一位成就杰出的华人天文学家郭新,...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有不少由业余爱好而终成大器者。这主要凭借着他跨学科的广泛兴趣和不懈努力钻研的聪明才智。奥地利业余天文学家拉布,作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和业余天文爱好者,终于以他的天文处理软件ASTROMETRICA及其丰硕的成果而成名,并受到了自己祖国的极高奖赏。19...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1月 2 0日 ,是李鉴澄先生九十五华诞。李鉴澄先生是江苏吴江人 ,1 92 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 93 0年赴南京到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归来的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所长正在创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在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初期 ,李鉴澄先生从土木建设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都亲自参加了工作。当天文台初具规模之后 ,他便利用当时仅有的仪器设备 ,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他对 1 60厘米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作了观测研究 ,又利用 61厘米反射望远镜、2 0厘米赤道仪、太阳分光仪等仪器对天体进…  相似文献   

16.
近日,来自日本国立天文台,由武川俊哉(ShunyaTakekawa)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对星际气体云进行了高分辨率的观测。他们发现了一个周围有气体云围绕的隐藏黑洞。科学家预测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潜伏着超过一亿个寂静的、不为人知的黑洞,这只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道妫(1901.9.16~1991.2.2)是我国现代著名天文学家,他对我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他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我们怀念他,纪念他,更要学习他献身祖国天文事业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紫金山天文台的老管家 1994年紫金山天文台庆祝建台60周年,我应邀参加并在南京《科学大众》7~8月号上发表“紫金山天文台随想曲”长文。在结语中我对4位紫台元老都加上了一顶冠冕,赞颂他们的历史功绩:高鲁是紫台的先驱者,余青松是紫台的建设者,张钰哲是紫台的发展者,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08,(10):14-14
天文学家们通过间接手段迄今已发现了近300颗太阳系外行星,不过,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天文学家利用莫纳克亚山“北双子座”(Gemini North)望远镜,直接拍摄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照片。他们在9月15日对外公布了这项最新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9.
张衡字平子,河南省南阳县人,生于公元78年,逝世于139年;今年是他诞生的1880周年。公元第一世纪末和第二世纪初,是东汉王朝的繁荣时期,那时它是世界上的四大强国之一(另外三个是匈奴、大月氏和罗马帝国),国内在经济上、文化上和交通上都有相当的发展。这样的和平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张衡在学术上得以有辉煌的成就。在他一生的六十二年中,供职于当时朝庭的时间约占37年。37年间调动过八种工作,其中以担任太史令(类似于天文台台长)的时间最长,前后两次共14年,在祖国的天文学史上写下了极其宝贵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天文爱好者》2012,(11):24-27
采访手记: 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非常有意恩,分属于两个研究团组的珀尔马特(Saul Perlmutter)、布莱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扣亚当·里斯(Adam Riess)共同获得这一荣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