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8月10日,《天文爱好者》编辑部里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十位中学生为参加2002年国际天文奥赛培训班,带着一身风尘,准时赶到了这儿。他们都是首届全国中学生天文通讯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他们当中有三位同学即将于今年10月份代表我国的中学生赴俄罗斯北高加索特殊天体物理天文台参加第七届国际天文  相似文献   

2.
为在广大中学生中普及天文知识,促进学天文读书活动,同时从他们中间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我刊从2001年开始开设了“备战奥赛”栏目,聘请天文专家讲授历届竞赛试题及相关天文知识。目前国际天文奥赛每年一届,我们也争取每年都能派出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3.
为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天文知识,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提高辨别伪科学的能力,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联合在2002年3月举办首届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通讯赛暨第七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具体办法如下: 竞赛对象:全国中学生。 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订阅2001年《天文爱好者》杂志。在汇款单附言中写明“参加通讯赛,集体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中小学天文教育和普及,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喜爱天文的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等单位定于2006年5月1日至5日在北京举办2006年北京国际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比赛分低年组和高年组分别举行。低年组选手的出生日期应不早于1991年1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熟知我国中学生参加了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辉煌战绩,实际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还包括天文学科,因为我国从未参加过这个赛项,所以目前鲜为人知。 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是由欧亚天文学会主办,目的在于激发中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促进中学的天文教学。 每个参赛国可派出两名领队和五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参加比赛。两名领队为天文学家或天文教育工作者。学生为低年组(15至16岁)3名,高年组(17至18岁)2名。参赛队要交参赛费。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1年《天文爱好者》发起天文奥赛并组队参加国际奥赛以来,其影响日益扩大,奥赛仿佛一个纽带将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天文爱好者紧紧联结在了一起。六年的竞赛历程中,参赛的同学们经历了多少欢笑与泪水,又收获了多少友情与关爱……值得回味的实在太多太多。杨轶同学于2004、2005年两次参加国际天文奥赛并分别摘得铜牌和金牌,他的参赛经历,对参加过或即将参加奥赛的同学而言都是一笔值得分享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3,(10):95-95
2013年9月6日至14日,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社长李鉴、科普部詹想作为领队,带领来自全国3个省市的5名中学生组成的天文奥赛国家队,赴立陶宛维尔纽斯参加第18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AO)。本届比赛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代表队参加,选手共计89位。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定于2006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根据2006年3月18日预赛成绩,入围决赛名单将在北京天文馆网站(www.bjp.org.cn)发布,并将刊登在2006年第5期《天文爱好者》杂志上。在往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及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并仍然具有中小学学籍的选手可以作为高年组选手直接进入决赛。在2006年全国决赛期间同时举办北京国际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另见通知)。所有参加全国决赛的选手应同时参加北京邀请赛(具体通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中小学天文教育和普及,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喜爱天文的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等单位定于2005年5月2日至6日在北京举办《北京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邀请赛暨2005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比赛分低年组和高年组,低年组选手的出生日期应不早于1990年3月1日。  相似文献   

10.
说明:1.参加第十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由参加2005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按照决赛成绩并根据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对参赛选手的年龄等要求确定。参加第九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银牌的两位选手按照有关规定符合参赛务件,可以不占组队的名额参加比赛。2.由于第一届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活动通知的比较晚,因此按照2005年北京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开幕式上的通知精神,参赛选手由参加北京邀请赛的选手按照邀请赛成绩和有关年龄等方面的要求确定。3.本名单尚需通过参赛选手的本人、家长(监护人)、所在学校三方确认和同意之后再最终生效。4.定于2005年8月中上旬在北京举行为期10天的奥赛集训。具体通知见第7期《天文爱好者》杂志和北京天文馆网站。  相似文献   

11.
“全国首届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决赛”于2003年7月5日在北京四中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34名选手参加了决赛。他们是从近千名参加预赛的中学生中经过筛选获得参赛资格的。通过决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8名(名单附后)。2003年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国代表队已于近日组成,将于今年10月份赴瑞典参加比赛。代表团成员如下:领队:朱进,陆迪笙。高年  相似文献   

12.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1,(11):76-79
概况 一年一度的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IAO),是全世界中学生天文爱好者欢聚、交流、竞赛的盛宴。今年的第16届IAO,于9月22日~30日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举办。  相似文献   

13.
2019年4月22日至26日,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北京天文馆、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承办,贵州省黔南州天文局协办的2019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决赛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举行。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共176名中学生和38名领队参加了今年的决赛。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08,(1):62-62
200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08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形式类似2007年的预赛和决赛。预赛拟于2008年3月8日(星期六)下午在若干城市同时举行,具体考试地点另行通知。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入围决赛的选手,于2008年5月初进行决赛。按照决赛成绩择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依据决赛成绩和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参赛要求(如年龄等限制条件),组成中国国家队参加2008年度各项国际性的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于2004年5月3日下午在北京四中顺利举行。参加决赛的选手中,高年组22人,低年组21人。赛后在北京四中为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家长举行了简短的招待会,并为到场的在去年比赛中获奖的部分同学颁发了2003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和奖状。  相似文献   

16.
与历届国际天文奥赛的试题一样,本试题仍分为理论和实测两部分。关于参赛对象、参赛办法等,请阅读本刊今年第1期第8页“首届全国中学生天文通讯赛通知”,各地参赛者注意按照该通知要求参赛。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2009国际天文年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这项有史以来在全球开展的规模最大的公众科普活动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国际天文年秘书处在2010年宣布进入“后国际天文年时代”。吸取国际天文年成功的经验,传承国际天文年的馈赠,继续在全世界展开一系列的公众天文科普活动。这里,让我们盘点一下2009国际天文年的官方指定产品。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09,(7):88-88
按照2009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和广州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的成绩和相关规定,2009年中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集训队由40位队员组成(名单附后),包括低年组16名和高年组24名。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0月22日~29日,在俄罗斯北高加索特殊天体物理台举行了第7届国际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我国派出3名选手参赛,重庆第八中学曾理同学荣获低年级组银牌和最佳观测奖。上图中立者为曾理。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04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根据报名参赛同学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于三、四月份占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时间,在周边地区报名人数较为集中的若干个省会城市同时举行预赛。根据预赛成绩选出在北京参加决赛的同学,按决赛成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根据决赛成绩在满足国际比赛要求的年龄等条件的同学中组队参加2004年第九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