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滇东志留、泥盆系的界限,实质上是关于玉龙寺组的归属问题;而玉龙寺组的归属,又是对玉龙寺组的涵义及其所含各门类动物的时代争论问题。玉龙寺组是1937年丁文江、王曰伦创名于曲靖城西约10km面店村东南的玉龙寺,以马龙沧浪铺至黑牛山剖面为准,与下伏妙高层整合接触,同属上志留统:  相似文献   

2.
滇东曲靖志留-泥盆系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首次在曲靖玉龙寺组上易剥页岩中发现Pridolian期的化石证据。对多门类大化石及微体化石的分析研究表明,玉龙寺组属晚志留世晚期,下西山村组属早泥盆世早期,志留一泥盆系界线应从它们之间通过。  相似文献   

3.
首次在曲靖玉龙寺组上易剥页岩中发现Pridolian期的化石证据。对多门类大化石及微体化石的分析研究表明,玉龙寺组属晚志留世晚期,下西山村组属早泥盆世早期,志留一泥盆系界线应从它们之间通过。  相似文献   

4.
王俊卿 《地层学杂志》2000,24(2):144-150
通过对地层层序、生物群组成的分析 ,认为云南曲靖地区玉龙寺组的时代为晚志留世 ,大致与 Pridoli的早中期相当。从岩石地层、生物群分析以及构造运动等因素考虑 ,认为目前志留系 -泥盆系界线划在玉龙寺组顶部黑色页岩与西山村组底部中厚层砂岩之间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简论滇东的志留纪地层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正> 滇东的志留纪地层在曲靖城西南的廖角山以南地区发育最好,自下而上分为关底组、妙高组和玉龙寺组(丁文江、王曰伦,1937)。由于对化石的研究程度不够,关于它们的时代与对比问题,迄今尚未圆满解决。本文拟就上述三组地层的时代隶属和对比方案以及滇东志留纪地层名称的取舍和建阶的问题,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一、地层时代的讨论 滇东的志留纪地层历经许多工作者的研究,认识正在深入。通过对各层位具体时代的讨论,关于将关底组、妙高组和玉龙寺组全部划归上志留统的意见,目前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唯各组的具体时代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关底组和玉龙寺组。  相似文献   

6.
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省页岩发育的地质背景,总结了页岩形成时代和特点,明确了勘探开发的目标层位,研究了潜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志留统玉龙寺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作为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筇竹寺组潜质页岩主要形成于陆棚环境,主要分布在滇西保山地区、滇中北部、滇东、滇东北和滇东南广大地区;由于大规模海退,龙马溪组潜质页岩仅分布在滇西保山地区、滇中北部和滇东北北部地区;因为滇东及滇东北地区继续发生大面积海退,玉龙寺组潜质页岩局限于曲靖、马龙、昆明、澄江一线;须家河组潜质页岩形成于陆相环境,主要分布于滇中分区和滇西兰坪-思茅地区.  相似文献   

7.
四川若尔盖早泥盆世普通沟组的牙形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我国早泥盆世地层及志留、泥盆系的分界,已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国际上,关于志留、泥盆系的分界已作出决议,即以笔石Monograptvsvniformis三叶虫Warburgella rugolosa rugolosa和牙形刺Icrlodus woschmidti的同时出现作为泥盆纪的开始.在欧洲,早泥盆世牙形刺分为7个带,北美分为6个带,牙形刺早已成为洲际间泥盆纪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广西下泥盆统的那高岭组、郁江组、二塘组和四排组均已发现了牙形刺,并已确立了由Eognathodus sulcatus到Polygnathus serotinus的5个牙形刺带.  相似文献   

8.
宜良地区晚志留世地层,属一套典型的浅海台地相沉积,玉龙寺组、妙高组、关底组地层发育齐全,生物门类繁多,以腕足类为主,次为双壳类、介形虫、腹足类,尚有少量珊瑚、三叶虫、苔藓虫类等,属浅海底栖固着生物、底栖爬行及底栖浮游生物群。该区大戈比河及龙潭沟剖面地层特征及生物群组合特征,均可以与曲靖地区剖面对比,从时限来看曲靖地区关底组被认为属中志留世,而本区关底组出现了Aesopomum、Spirinella、Metathyrisina晚志留世分子,相当于Ludlovian早中期层位,因而本文认为关底组应属晚志留世。  相似文献   

9.
广西志留系在桂南、桂东南一带发育完善,下、中、上三统均有出露,由一套厚达7000m的半深海、深海复理石、类复理石碎屑岩组成,富含笔石化石。随着区调工作的深入开展,钦州、玉林一带相继发现早泥盆世含笔石地层,并与上志留统整合接触;岑溪糯洞亦发现含曲靖鱼的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整合接触。该区不但是我国华南唯一海相志留—泥盆系连续出露的地区,也是我国研究中上志留统以及志留系与泥盆系界线比较理想的地  相似文献   

10.
云南页岩气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良好。通过对云南省滇东北、滇东、滇东南、滇中、滇西五个主要页岩气调查分区储层分析,确定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上志留统龙马溪组、下志留统玉龙寺组及上三叠统干海子组和舍资组为主要目标层;利用有机碳含量、X-衍射、压汞等实验技术开展了页岩储层特征研究,对比不同页岩储层的综合发育情况,指出筇竹寺组为云南省首选目的层进行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1.
苏南、浙北、皖南地区志留系与泥盆系的分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苏南、浙北、皖南地区的志留系与泥盆系的分界问题,实质上是讨论坟头群与茅山群(或唐家坞群)的时代归属问题。 坟头群是潘江(1956)从原“高家边页岩”内划分出来的,当时考虑到其中所含的王冠虫、“始石燕”等化石,可与三峡地区的罗惹坪组、纱帽组对比,而定为中、上志留统。后来,顾知微(1956)根据Orthonota perlata列为中志留统。穆恩之(1962)在总结《中国的志留系》  相似文献   

12.
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湘鄂边境地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分界有两种意见:1.以含腕足Yunnanella-Yunnanellina组合的写经寺组之顶为界;2.以含植物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Lepidodendropsis hirmeri组合的梯子口组之顶为泥盆系的顶界,将含腕足Schuchertella geloehoense Yang的金陵组下段之底为石炭系的底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写经寺组之上、金陵组下段以下的  相似文献   

13.
滇东曲靖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和年代地层界线再讨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曲靖地区志留—泥盆纪地层连续沉积,生物门类丰富,长期以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关注。笔者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关底组至翠峰山组西山村段之间确定了3个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这些三级旋回(层序)和旋回边界(层序边界)与Vail等(1977)确定的全球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有很好的可比性。据此,结合生物组合分析曲靖地区志留系的年代界线为:(1)S D界线在玉龙寺组第二段之底(上易剥页岩之底、最大海泛面),但有一枚卢德洛上带化石Ozarkodinacrispa出现在于上易剥页岩的中部;(2)Pridolian Ludlovian界线置于妙高组第二段之底(第三个层序边界);(3)Ludlovian Wenlockian界线置于关底组第一段上部(第二个层序边界)。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泥盆系分布广泛,其中迭部县当多沟、若尔盖县普通沟一带剖面完好,层序清楚,总厚3700余米。由上志留统至下石炭统基本成连续沉积,其岩石地层单位由上而下是:下石炭统益哇组、上泥盆统陡石山组、擦阔合组、中、上泥盆统蒲莱组(新建),中泥盆统下吾那组、鲁热组,下、中泥盆统当多组,下泥盆统尕拉组、上普通沟组、下普通沟组,上志留统羊路沟组(新建)。通过十三个门类的研究,建立了部分门类的生物层序,它们为地层时代的确定和区内外同类地层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部分化石组合带的对比表明,本区生物群与华南象州型泥盆系的生物群有较密切的关系。志留一泥盆系界线位于羊路沟组与下普通沟组之间,以牙形刺Icriodus woschmidti/Ligonodina elegans;腕足类Protathyris praecursor延限带/Molongia-Atrypoidea组合带,四射珊瑚Neomphyma-EmboIophyllum组合带/Denayphyllum-Chavsakia组合带;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部上志留统三叶虫序列兼论志留系—泥盆系界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滇东志留系的三叶虫,除了伍鸿基(1977)描述发表,产于关底组的Acanthopyge orientalis Wu及玉龙寺组下部的Warburgella rugulosa sinensis Wu两种外,曾有一些记载,但未正式描述发表。 孙云铸(1945)报道,滇东中志留统马龙组下部(相当于关底组)页岩中发现Encrinurus rex Grabau(=Coroncephalus rex Grabau),马龙组上部(相当于妙高组)灰色薄层结核状  相似文献   

16.
王伟  赵平 《云南地质》2009,28(3):345-350
对大理洱海东岸及凤仪、宾川、祥云一带志留系和泥盆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及牙形类动物群重新研究后认为:该区传统所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应归属为康廊组、青山组、莲花曲组、长育村组,时代应为早志留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泥盆系/志留系界线应置于青山组上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古生界主要发育三套海相烃源岩,分别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和上二叠系龙潭组泥页岩。通过收集分析前人对于四川盆地这三套烃源岩的厚度、有机质含量(TOC)、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Ro)的综合对比研究,得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乐山-威远-资阳一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纂江-自贡一带;上二叠系龙潭组的有利勘探区域为川东南的纂江-宜宾-自贡一带和川东北的万县-达州一带。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盆地古生界主要发育三套海相烃源岩,分别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和上二叠系龙潭组泥页岩。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前人对四川盆地这三套烃源岩的厚度、有机质含量(TOC)、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Ro)的综合对比研究,得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乐山-威远-资阳一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纂江-自贡一带;上二叠系龙潭组的有利勘探区域为川东南的纂江-宜宾-自贡一带和川东北的万县-达州一带。  相似文献   

19.
选取西秦岭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变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依据CL图像,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探讨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与物源。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锆石U-Pb年龄及与邻近地层的变质变形关系和时代对比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时代为426~420Ma,为晚志留世—末志留世。太阳寺岩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可分为4组:500~420Ma、955~550Ma、1866~1227Ma和3039~2132Ma。早古生代年龄组呈现最强的烈峰值特征,峰值为438Ma,该组锆石物源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主;新元古代年龄组的碎屑锆石物源为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组的碎屑锆石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造山带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基底岩系。综合分析认为,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天水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沉积物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20.
选取西秦岭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变质碎屑岩为研究对象,依据CL图像,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探讨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形成时代与物源。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的锆石U-Pb年龄及与邻近地层的变质变形关系和时代对比表明,太阳寺岩组的沉积时代为426~420Ma,为晚志留世—末志留世。太阳寺岩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可分为4组:500~420Ma、955~550Ma、1866~1227Ma和3039~2132Ma。早古生代年龄组呈现最强的烈峰值特征,峰值为438Ma,该组锆石物源以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主;新元古代年龄组的碎屑锆石物源为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和北祁连造山带;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组的碎屑锆石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造山带和西秦岭北缘构造带基底岩系。综合分析认为,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天水两当地区太阳寺岩组碎屑沉积物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