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关于大风的观测和记录与旧版《规范》中该项的观测记录是有区别的。大风定义为: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m·s^-1的风,而瞬时风速是指3秒钟的平均风速。故在人工观测中大风的观测记录应为:瞬时风速指示器3秒钟平均风速达到17m·s^-1,即开始记录该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作实践并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地面气象操作电码手册》规定,对雷暴的观测以及记录方法作一些分析,以便更准确的观测和记录雷暴。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  秦涛 《山东气象》2006,26(1):79-79
针对2004年开始执行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原规范的不同,总结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缺测的处理方法,以及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制作和观测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稻观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匡昭敏(玉林地区气象局537000)199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执行的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与原来的规范有一定差别,其中有一些技术要求作了改变,另外还增加了一部分新的观测项目,由于对以前观测的习惯性和对新增内容的生疏,故在观测过...  相似文献   

6.
在对云南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记录月报表审核中发现部份台站对A、J文件首部参数中降水要素的标识不清;自动观测项目中气压和相对湿度分钟数据异常时极值的处理及降水、风、地温、蒸发等要素自记读数异常时的处理不正确;人工观测项目中云状与天气现象的记录与配合、电线结冰观测、气候概况等记录上均存在不符合规范规定问题。该文将2014年以前遇到的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业务技术规定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及审核人员在今后的业务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它主要包括观测组织工作、观测场、观测方法、气象观测仪器和记录整理等内容。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到目前为止,共计有十个版本(见附表)。大致分四种类型:最初沿用英国《测候指南》;1946年以后主要参照美国地面气  相似文献   

8.
张海 《贵州气象》1995,19(3):29-30
本文以《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为依据,从实际出发,针对目前云状观测记录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自2004年1月1日正式执行以来,从事地面测报相关工作的同志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掌握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规范地面测报工作,提高地面观测水平,本文对新《规范》的学习谈一些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德鉴  王树廷 《气象》1979,5(11):8-9
从1980年1月1日起,由中央气象局制定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就要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了。这是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气象人员盼望已久的心愿。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建国以来,经历过1950年《气象测报简要》、1954年《气象观测暂行规范(地面部分)》和196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等  相似文献   

12.
1引言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是人工观测能见度必不可少的参照图。利用计算机在一定时间内生成新的参考目标物,对观测能见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随着城市建设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目标物也在发生变化。2004年1月1日执行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当雾、霾、浮尘等现象出现能见度<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应用VB软件绘制目标物分布图,解决以上问题,阐述如下。2目标物情况登记管理功能模块目标物情况的描述数据采用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数据内容、格式参照规范要求,并添加了一些绘图所需的项…  相似文献   

13.
郑少华 《气象》1980,6(10):21-21
中央气象局制定的《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已从1980年起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执行《方法》,首先必须坚持平行观测的原则,观测点距地面观测场不宜过远(3—5公里),这样才能合理地探讨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能在观测记录中充分体现平行观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当风自记仪器有故障时 ,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和目测风向风速时应注意的问题。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 49页规定 :轻便风向风速表观测风速 :“读出风速示值 (米 /秒 )将此值从该仪器订正曲线上查出实际风速 ,取一位小数。”按此规定往往让人觉得这就可以代替自记风的记录了。实际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汇编 2 6页明确指出“在定时观测使用轻便风向风速表时 ,观测记录风速只取整数。”在制作报表时 ,应注意用其代替自记记录输入计算机时需补“0”和加“*”。2 在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时 ,一定要看清它的检定日期 ,如果…  相似文献   

15.
谈谈木本植物芽膨大期的观测记录劳永产(天等县气象局532800)国家气象局制定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已于1994年开始执行。规范对木本植物观测规定比原观测方法增加了“芽膨大”期的观测。而“芽膨大”期的标准,规范只解释为芽的鳞片开始分裂或分离,在实际观测中...  相似文献   

16.
《气象》1979,5(11):10-17
由中央气象局编制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简称“新规范”),从1980年起执行。为便于广大观测人员及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和执行,我们以四川省气象局满在鑫、徐家候、薛民和等同志编写的新旧规范对照表为基础,将新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介绍于下(部分条文加注了旧规定)。  相似文献   

17.
对农作物高度测量的几点建议植株高度是衡量作物生长速度的标志之一,是农作物生长状况测定的一个主要方面,农业气象条件对其影响极其显著;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原《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中高度观测作了较大修订,减少了观测次数,使之更科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观测...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记录报表是气象台站所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自动站在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或本站气象服务的需要,按照统一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台站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中的规定和要求编制,修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文件)。  相似文献   

19.
飑是一种根据风、压、温、湿等要素变化而记录的一种天气现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其定义为: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但是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剧变均是定性描述,没有一个量的标准,相对于其它天气现象较难观测。因此,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在飑及其观测上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对铜川站1984~1994年间所出现的全部26次购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供大家参考。1跑的气候及要素变化特点1.1气候特点铜川站随基本出现在夏半年,其中6~…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结露的天气条件要晴朗少风湿度大,而福建省长汀县气象观测站在一次结露时,地面气象观测中观测到相对湿度在53%~59%,相对湿度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结露的天气条件要晴朗少风湿度大的标准有差异。根据当时形成露时的各种气象要素实况、天气条件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说明此次中等相对湿度结露虽然与《规范》中规定湿度要大和有关文献结露时的相对湿度指标的要求差异显著,但仍属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