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转速率变化主要中短周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新的世界时高精度观测资料序列分析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特征,采用最大熵谱分析的方法得到这一运动中主要中短周期的参数,而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发现某些周期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中心日食记载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古代中心日食(全、环食)的观测记载研究近2千余年间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中国古代中心日食和近中心日食观测的记载资料,并利用其中可靠的记载和-26.0″/(100a)2的月球本征加速度值计算得到了表示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T值系列,由此得到表示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日长变化均值约为1.4ms/100a,该平均值相应的历元为A.D.1141。  相似文献   

3.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河道演变及泥沙灾害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沙期及低频率、高强度洪水往往酿成泥沙灾害和洪涝灾害。地球自转变化是影响河道演变与诱发泥沙灾害的重要的自然因素,由长江、黄河及淮河的部分水沙资料及地球自转日长变化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当地球自转由加速转向减速时,黄河下游出现枯水、少沙时期,长江中下游及淮河出现高频率、低强度洪水;而地球自转由减速转向加速时,黄河下游出现丰水期和中、丰沙期,长江与淮河出现低频率、高强度洪水,长江下游处于切滩旺盛期。在地球自转变化的转折点之间,河道处于相对稳定演变阶段,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洪涝与泥沙灾害。  相似文献   

4.
赵铭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03):329-334
本文用窄带滤波器处理了1800年以来的日长变化(△LOD)的年均值序列,得到在十年尺度上的各频率分量的时变过程.结果表明,仅61年、43年和32年三个分量是较稳定的周期变化,比过去所报告的数量少得多.在此基础上,对未来50年中的△LOD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认为从70年代初开始的十年尺度上的自转加速过程,可能将持续到本世纪90年代前期,而后将进入一个减速期.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心日食的观测记载在地球自转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给出了由日本的6例古代中心日食记载得到的表示地球自转变化的△T值,相应的日长变化的均值约为1.6ms/cy(cy为世纪,下同)  相似文献   

6.
韩延本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02):285-288
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心日食的观测记载在地球自转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给出了由日本的6例古代中心日食记载得到的表示地球自转变化的△T值,相应的日长变化的均值约为1.6ms/cy(cy为世纪,下同)  相似文献   

7.
利用古代日食观测记载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方法和已有的结果为基础,研究了日本的古书中记载的可能与古代一次日全食有关的“天门”传说,及朝鲜的古书中与此有关的记载。本文的结果支持一些学者认为这个传说是由发生于公元158年7月13日的日全食引起的观点,并在历书时ET系统下计算分析了该日食的参数,由此得到表示地球自转变化的△T值约为2.22小时。  相似文献   

8.
赵铭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3):329-334
本文用窄带滤波器处理了1800年以来的日长变化(△LOD)的年均值序列,得到在十年尺度上的各频率分量的时变过程.结果表明,仅61年、43年和32年三个分量是较稳定的周期变化,比过去所报告的数量少得多.在此基础上,对未来50年中的△LOD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认为从70年代初开始的十年尺度上的自转加速过程,可能将持续到本世纪90年代前期,而后将进入一个减速期.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古代中心日食记载得到的地球自转速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心日食的观测记载在地球自转变化研究中的意义.给出了由日本的6例古代中心日食记载得到的表示地球自转变化的△T值,相应的日长变化的均值约为1.6ms/cy(cy为世纪,下同)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采用地方时间观测和记录的某些天象的时刻,可用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研究。日本在17-19世纪间许多月球朔和望时刻的观测记录。本文简要介绍了其记载情况,探讨了将这些年代较晚的观测资料用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研究的可能性。试算结果表明他们对研究此期间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可起到积极作用。有必要对他们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中国西部的大地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与中国地震活动强度大的西部地区1900年以来的大地震的关系,所考察的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及陕西的西部。结果表明,该地区M≥7.5的大地震发生的当年及前一年,地球自转速率往往处于相对加快的状态,这个特点在M≥8.0的特大地震的发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结果还显示,当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处于转折期时,该地区大地震的频次明显增加。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大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变化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 -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lobal ionospheric variation during quiet and disturbed geomagnetic conditions from December 2008 to June 2019.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3.
Superimposed on a regional pattern of oroclinal bending in the Aegean and west Anatolian regions, the coastal region of western Anatolia, shows a complex and chaotic pattern of coexisting clockwise and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s. Here, we report new palaeomagnetic data from the eastern Aegean island of Chios, to test whether this fits the regional palaeomagnetic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the Aegean orocline, or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narrow zone of chaotic palaeomagnetic directions. Therefore, a combined palaeomagnetic study of Miocene sediments and volcanic rocks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rmal and AF demagnetization of a 130-m thick Middle Miocene succession from the Michalos claypit allowed a stable component of both polarities to be isolated while rock magnetic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ain magnetic carrier is magnetit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urasian reference, the mean declination of 348 ± 5.1° implies 15° of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since Middle Miocene times. The obtained shallow inclination of 38 ± 6.7° was corrected to 61.8 ± 3.9°, by applying the elongation/inclination correction method for inclination shallowing. This result is similar to the expected inclination of 58° for the latitude of Chios. The palaeomagnetic analysis (demagnetization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rock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he volcanic rocks identify a stable, predominantly normal, ChRM with poorly constrained mean declination of about 290 ± 19.8° based on five successfully resolved components.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alaeomagnetic results obtained from an island as small as Chios (and a very short distance), and the relatively large rotation amounts do not fit the regional palaeomagnetic direction of Lesbos and basins in northwestern Turkey which show little or no significant rotation. We thus prefer to include Chio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chaotic rotations, which may represent a previously inferred tectonic transfer zone that accommodates lateral differences in extensional strain within the Aegean back-arc.  相似文献   

14.
陈学忠  李艳娥 《地震》2019,39(1):126-135
利用川滇地区1962—2016年间发生的MS≥6.0地震资料,在去除余震的情况下,分析了其发生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值点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果:川滇地区MS≥6.0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值点具有显著关系,对于不同震级范围的地震,其与不同周期的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有关。对于MS≥7.0的地震,有90%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极值点前14天至后37天时间段内;对于6.0≤MS≤6.4的地震,有80%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短周期变化极值点前68小时至后30小时的时间段内;对于6.5≤MS≤6.9的地震,有87.5%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短周期变化极值点前36小时至后64小时的时间段内。地震发生在特定时间段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川滇地区MS≥6.0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值点的关系都可以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个结果表明,在地球自转速率发生转折的期间容易触发地震,对川滇地区地震发生时间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云  田韬  冯志生 《华南地震》2011,31(1):92-97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自转数据,分析了两者对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的影响.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活动下降段及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和转折段有利于该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且在太阳黑子活动的下降时间内,每一个地球自转加速度的转折都会使得该地区中小地震频度增高:另外,从幅相法统计以及太阳黑子活动预测数据来看,2012年2月以后江苏及邻区的...  相似文献   

16.
详细讨论了地球自转的天文地球动力学效应,地极移动和日长变化导致地球引力位系数产生时变特性并引起重力的摄动,根据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导出了由于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地球引力位系数变化、重力摄动、垂线偏差和地球形变的表达式,并定量地研究了极移和日长变化对测站重力观测值和地球形变的影响,建议在高精度的空间大地测量中要顾及到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一系列效应。  相似文献   

17.
特征周期是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是建筑抗震设计重要参数.研究6种基于地面运动记录确定特征周期的方法,即ATC3-06方法、ASCE7-16方法、概率法(97%)、峰值法、峰值折减法、平滑法,采用1491条地面运动记录,对比它们的特征周期分布,研究不同方法、不同地震事件对特征周期分布的影响,分析6种计算方法的相...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天山中段最新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通过整理计算平差,绘制该地区半年和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选取横跨北天山中段乌鲁木齐、独山子两条测线,并分别绘制其重力剖面变化图;结合北天山中段地区动力构造环境,剖析该地区重力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北天山中段地区重力异常变化值不大,重力变化等值线图和剖面变化图均能较好地反映重力场随时空变化特征;北天山中段动态重力变化特征基本反映了该地区动力构造运动的外部环境;研究区域内的重力场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较清晰,其重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山体和盆地之间的重力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山体与盆地边缘正负重力变化交替出现,且变化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