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号称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和残暴的象征,在辽阔的海洋里,有的动物在捕食时好像饿虎一样凶恶,有些动物身上的图案与老虎身上的颜色比较接近,人们在给这些动物命名时,习惯上都加一个“虎”字,下面介绍几种名称中带有“虎”字的海洋动物,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否名符其实。虎鲨虎鲨属于软骨鱼纲,虎鲨科唯一一属鲨类动物的统称。虎鲨长1.4米左右,身体较粗,呈黄褐色,有暗色横纹多条,栖息近海底层,约有10多种。由于其身上的横纹有宽有窄,故又有狭纹虎鲨  相似文献   

2.
莫知 《海洋世界》2010,(11):23-24
世界各大洋中,水深2000米到6000米的。地方,是人类难以到达的“黑暗的深渊”大洋底。这里没有一丝光线,海水几乎不流动,如果不是偶尔出现一两条长棺怪异的深海鱼类,谁都不敢相信在这里也会有一番奇异的光景。那么,除了那些怪模怪样的生物以外,这里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呢?  相似文献   

3.
加布林鲨鱼是一种凶猛的噬人鲨,它那锐利的牙齿,就像一把把直立的三角刮刀,寒光闪烁,特别是它的鼻吻比以凶猛残忍著称的虎鲨还要长还要尖,样子十分可怕狰狞,让人不寒而栗。这种加布林鲨鱼由于只在深海活动,而且尖牙利齿,凶猛异常,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魔鬼鲨”,至于它的本名倒很少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4.
红海滩随想     
红海滩,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妙的海岸奇观。辽宁省盘锦红海滩是被一片如火如荼的红色小草所覆盖着的辽阔滩涂。这种红色的草叫赤碱蓬,它主要生长于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每年的四、五月期间长出地面,颜色初为嫩红,以后逐渐加深,深秋时节则由红变紫,热烈如火,鲜艳欲滴。世人将红海滩誉为罕见的“世界奇观”。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作为我国独创性的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的“利器”,在贯彻“十四五”深入打好渤海攻坚战的要求下,“湾(滩)长制”建构是环渤海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背景之下,环渤海三省一市“湾(滩)长制”的运行表现为各自为政,缺乏立法协同、执法协同和司法协同,缺乏多元利益协同共治主体。由此,环渤海“湾(滩)长制”建构要注重区域内协同立法、协同执法、协同司法的完善,加强区域内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梁斌 《海洋世界》2009,(8):48-50
美国军用直升机迫降在中远“大青河”号上。 1999年11月7日,“大青河”号集装箱船航行在日本日向滩附近海域。近15点时,一架军用直升机在不远处的一艘外轮上空转了两圈后向“大青河”号飞来。船长很奇怪,没有航行通告说附近有军事演习,本船也没有向海中排放污水,军用直升机飞过来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4,(10):2-3
南极科学家解开南极洲怪声之谜 一种被称作“仿鸭叫”的噪音每到冬天和春天就会出现在南极洲,然而它的来源却困扰了研究人员数十年。现在声音记录仪已经揭开了这个秘密,这种声音事实上是南极小须鲸在水下发出的叫声。这种奇怪的声音最早是在50多年前由潜水艇探测到的。那些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对这种鸭子一样的声音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海浪,人们总是想到海面上那波涛汹涌的景象。可是海洋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人们不易发现的波浪,这就是发生在海水某一深处的“波动”,因而有“内波”之称。第一个发现海洋内波现象的人是南森。在1893年,他在北极探险。当船行驶到挪威海上时,他发现海面有一层冰块融化,产生的很淡的海水,他的船航行到这里,就好象被海水“粘住”一样,几乎不能前进。后来人们又在其他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上总共350多种鲨鱼中,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不到10%。其余的都不会攻击人类,有许多是以浮游生物为食。人类对鲨鱼的恐惧更多地是源于对它们的无知。这种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存历史比人类长100倍。虽然我们不能称它们为“人类的朋友”,但约有一半种类的鲨鱼可以用来制作鱼粉或供人食用。鲨鱼是“海中强盗”,它们能够出色地维护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当它们偶尔攻击人类的时候,它们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地盘,就像狗会冲着走近自己家门的陌生人吠叫一样。与人们认为的相反,鲨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研究表明,鲨鱼的大脑比大部分鱼类,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还大。这些海洋中快速而灵巧的捕食者,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是鱼类中最高的。对人类最危险的三种鲨鱼是大白鲨、虎鲨和牛鲨。这三种鲨鱼会主动攻击人类。其中大白鲨可以长得比一辆公共汽车还长,体重超过三辆小汽车在捕食时,大白鲨通常用它锯齿般的牙齿将猎物一下撕成两半。世界上鲨鱼袭击人类事件发生最多的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海岸其他比较频繁的地区是加勒比美国、南非和地中海海岸。这种动物在海洋中用鳍游泳用鳃裂呼吸,但和其他由硬骨组成骨架的鱼类不同,鲨鱼是软骨鱼类...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本研究第一部分建立了一个弱非线性、依赖深度的潮汐模式,这里将要介绍的则是该模式应用到乔治滩南、北两侧的情况。乔治滩位于大西洋西北的缅因湾口,是一个宽约150公里、长约300公里的海底滩,滩峰在水下一般为20—30米。绕此浅滩有一支顺时针方向余环流(见图1)。Loder(1980)使用一维非线性潮汐模式研究了该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他首次指出:因地形等原因使得强潮流出现非线性效应是形成该环流的重要原因之一。Greenberg  相似文献   

11.
范航清  林鹏 《台湾海峡》1992,11(4):310-315
秋茄红树林不同季节落叶分解失重速率研究表明:落叶的干重损失速率是夏>秋>春>冬。就失重过程而言,最高的失重速率和季节间最明显的分解速率差异都出现于分解初期,淋溶作用很可能是引起这一分解特征的重要原因。落叶在林地滩面外滩(中潮带).中滩和内滩(高潮蒂)分解28d时的失重率分别为53.4%、44.8%和48.9%,即外滩>内滩>中滩。中潮带比高潮带具有较高的潮浸频度和滩面潮湿度,使得落叶在中潮带的分解快于高潮带。  相似文献   

12.
鉴明 《海洋世界》2004,(5):40-42
挡不住“海、岛、滩、岩”美景的诱惑,我们慕名从厦门赶到有“翠玉彩蝶”美誉的闽南东山岛,做了几天自然、悠闲的东山人。  相似文献   

13.
屠强 《海洋世界》2008,(6):42-44
1977年的某一天,美国科学家毕肖夫博士等3人一起乘坐“爱尔文”号潜艇下潜到了东太平洋海隆,准备在那里开展海底热泉考察。潜艇下潜到了水深2500~2700米的海底附近,在通过水下观察镜进行环境观察时,毕肖夫意外地发现,在海底的热液溢口周围,“伫立”着许许多多长柱状、短柱状的“烟囱”,乍一看,就像一片“烟囱森林”。这些烟囱,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那样,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8,(7):9-9
产于西非的synsepalum dulcificum乍看起来稀松平常.样子很像红色浆果,比葡萄大不了多少。除了“红色皮肤”有些吸引力外,它的外貌相当平庸。但是,人们称它为“奇迹之果”,它是水果中的精英,厨房里的明星。一切皆源自它的奇异能力——让发酸的食物拥有甜甜的口味。“奇迹之果”含有一种独特的糖蛋白,它可以让你的味蕾暂时体会不到酸味和苦味。当你的嘴经过“奇迹之果”的“洗礼”之后,柠檬瞬间尝起来像加糖柠檬水,醋有一种特殊的甜味,爱尔兰啤酒的味道居然与巧克力奶昔惊人相似!在英国,“奇迹之果”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以至人们不得不耐心等待数周后才能买到。  相似文献   

15.
海潮 《海洋世界》2004,(3):29-30
不知何时起,社会上开始弥漫出一股“无书可读”气息,一些年轻人当中,在扮“酷”之后的“炫”风里,似乎欲求知而空无门。倘若真是如此,倒不如冷一冷那物欲浮躁的心火,静下来读史为宜。这里,就向大家举荐《二十世纪中国海洋要事》,此书不酷不炫,却可以新视觉助读者晓知天下。  相似文献   

16.
鱼礁的作用被偶然发现广岛在日本本土的西端,在它南面有一个不大的海湾,渔民一直在这里撒网捕鱼,收获甚丰。但就在这个海湾里有一片水域,似乎是一个渔民也不去的“禁区”,原因是那里基本捕不到什么鱼。1945年的一天,一位在海上终日辛苦却所获甚微的渔民,  相似文献   

17.
在天之涯、海之角的三亚,近年来搞了海底漫步潜水项目,这里是国家潜水基地,是中国水下运动协会三亚分会和中国国际潜水俱乐部三亚分部所在地,世界跳水冠军高敏就曾在此训练,由这里走向世界体坛,从而拿到70万元的冠军奖金。到三亚旅游的我们,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大东海潜水。当时,散客价是320元一位,团队为280元,我们花的是特价260元。我们到更衣室换上松紧弹力很强的紧身潜水衣,拉链在背后,由同伴相互拉上;然后是选择鞋,裤管要放在鞋子外边。全身武装后,最明显的是我的大肚子凸现出来,看来减肥是势在必行。接下来是在人工游泳池里接受潜水培训。每人戴上自己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1月底,闽南沿海地区集结了我军陆、海、空作战部队。这支部队在临时组成的南京战区指挥部的指挥下,成功地施实一次现代化的登陆演习。(一)战区指挥部下达渡海登陆的命令后,各舰艇船队迅速从分散隐蔽待机海域抵滩,或停靠码头。此时,空中出现“蓝军”,阻止登陆。担任护航编队的各类火力,立即对“蓝军”空中目标实施火力攻击。只见各登陆  相似文献   

19.
虚拟团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围绕虚拟团队的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构建虚拟团队的障碍因素,包括:文化差异、沟通障碍、技术性问题、协调者或管理者问题、工作习惯、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搭便车”的行为、团队的稳定性要求与创新性要求的矛盾;提出了虚拟团队成功构建的关键要素;说明了虚拟团队理论的出现为研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信息革命为虚拟团队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如何研究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下的湿地系统响应过程,进而提出有效的生态完整性维护和管理方案,对关键区域的湿地管理及生态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21年9月“灿都”台风期间在南汇东滩南岸设置水动力观测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测量滩面高程并用无人机获得植被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探讨了台风过程影响下的南汇东滩水动力、滩面沉积变化与植被分布面积响应。结果表明:台风中,观测点近底层平均流速为0.23 m/s,植被边缘平均有效波高和波能是台风前后的1.54倍和2.14倍,近底层1 m的滩面出现“高悬沙浓度层”(>10 g/L)且存在时长为8.13 h。台风后高程低于4 m的稀疏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滩面侵蚀0~4.8 cm,高程高于4 m的茂盛互花米草和芦苇滩面淤积0~14.7 cm;研究区植被分布面积共减少1 827.67 m2,减少量占台风前植被总量的1.63%,其中侵蚀滩面植被分布面积减少31.9%,淤积滩面减少68.1%。对台风过程影响后的湿地管理,可以总结为:(1)湿地在台风过程后滩面基本表现为明显的侵蚀、淤积区域共存的特征;(2)对高程低于4 m的侵蚀滩面,建议确定植被适宜生长的高程,结合台风过程冲淤变化通过“微生物膜”和植被斑块移植的方法消浪、固滩和促淤,加速湿地在台风过程影响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