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混凝土动态压缩试验及其本构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地震荷载作用的速率范围,利用最新研制和改造的大型混凝土静,动试验系统,进行了4种数量级加载速率下混凝土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混凝土动态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应力-应变关系,根据加载条件和混凝土静,动态试验结果间的关系,建立了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为地震区的混凝土结构,海上混凝土采油平台和核防御壳等结构受动荷载作用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推定混凝土强度,根据《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混凝土强度快速试验(4h压蒸养护法)”,对不同塌落度、水灰比的混凝土进行试验。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连云港地区混凝土强度推定式。并对推定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所建立的推定式能够应用于当地公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讨论热带海岛环境下混凝土在腐蚀介质中的腐蚀机理,探讨腐蚀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混凝土在腐蚀前后各项参数变化的相关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混凝土试样作显微观察分析,从微观上掌握混凝土腐蚀的机理并提出一些反腐蚀方法和措施。试图证明使用抗硫酸盐水泥、珊瑚礁砂屑、海水拌制混凝土在海岛工程建设中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上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跨海地铁2号线的工况,确定跨海区间盾构管片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由各原材料氯离子含量计算推荐配合比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并对推荐配合比混凝土开展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分别使用《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 257-2—20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 220:2007)中的评定方法及多因素耦合评价(MFC)方法,基于钢筋开始锈蚀阶段ti、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阶段tc、混凝土功能明显退化阶段td对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te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以上3种耐久性预测模型预测跨海地铁2号线推荐配合比使用年限的计算结果均大于100年,能够满足使用100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剩余强度衰减的混凝土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疲劳过程中材料静载强度不断退化的本质出发,提出一个混凝土剩余强度衰减模型,模型的参数可简单地由试验S—N曲线确定。将模型应用于复杂多级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剩余疲劳寿命估算时,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把决定混凝土疲劳寿命的应力水平,应力比,加载频率和描述随机性的破坏概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疲劳寿命作为网络的输出,用网络结构描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实验数据样本完成了网络的训练,并对模拟样本进行了估算,实例计算了结果表明,利用已有疲劳试验数据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混凝土疲劳寿命估算,可部分代替冗长,昂贵的疲劳实验。  相似文献   

7.
热带海洋环境与海工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和38015部队提供的条件,论述热带临海和海岛基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物遭受破坏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并根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第89063号项目研究的初步结果,提出在南海用海水和珊瑚砂制作海工混凝土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对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沿海新建混凝土建筑的耐久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沿海混凝土建筑因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破坏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详细说明了影响桥梁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如何通过设计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针对青岛海湾大桥的特定环境条件提出其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案应为合理的保护层厚度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附加混凝土表面保护和阴极保护技术的综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曲艺 《海岸工程》2008,27(3):53-58
通过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得到一系列应力-应变曲线。对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关系、棱柱体抗压强度与峰值应力所对应应变的关系及棱柱体抗压强度与初始弹性模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普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主要力学性能还是相似的。说明在不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对普通强度混凝土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的优化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2.
海洋平台的灌浆卡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钢质近海结构物的修理,加固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丹麦学者N.S.Ottosen提出的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理论Ottosen破坏准则,建立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T型灌浆卡箍管节点的轴向受控,受压和面内弯矩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分级加载计算分析了相应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灌浆卡箍维修后的管节点应力分布,变形和极限承载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结构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混凝土用量大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工程管理角度分析了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通病,并从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对策措施,旨在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石友强  李斌 《海岸工程》2007,26(2):67-71
分析了理论和工程实践两方面引发大体积和大面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和开裂问题,并从技术上提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应对措施,阐述了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对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出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在海洋暴露过程中的氯离子渗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矿粉掺量0%~65%、粉煤灰掺量0%~30%混凝土置于海洋大气区、潮汐区2年,研究海洋不同区域、矿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下暴露2年,氯离子质量分数随着渗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海洋潮汐区腐蚀混凝土氯离子传输受扩散机制控制,而大气区腐蚀混凝土受到扩散和毛细吸附双重机制控制。随着腐蚀龄期的增加,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深度增加,表面层氯离子浓度线性增加。潮汐区腐蚀混凝土的氯离子浓度高于大气区腐蚀混凝土,但其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大气区腐蚀混凝土。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对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而言,其最优值分别为15%、30%。  相似文献   

16.
标准养护和夏季自然养护的内养护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中腐蚀不同龄期,测试其抗压强度及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标准养护还是自然养护,高吸水树脂的掺加均降低了混凝土早期强度,但当高吸水树脂掺量为1kg/m3时可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且提升幅度对低水胶比混凝土更明显。在盐渍土腐蚀环境中,普通混凝土强度先上升后下降,而内养护混凝土强度先下降后上升。高吸水树脂能够延缓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的速率,提升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混凝土裂缝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以上海临港海上风电II期工程为例,优选原材料,开展室内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采用ANSYS软件分别对布置冷却水管和未布置冷却水管的施工工况进行模拟研究,并进行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矿粉、粉煤灰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在混凝土内部布置冷却水管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和内表温差,从而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开裂风险;通过采取现场严格的混凝土原材料、坍落度、振捣工艺控制和保温、保湿养护等技术措施,基本消除了风电高桩承台混凝土的裂缝;形成了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却水管、温度场分布模拟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等裂缝控制成套技术,有效控制了海上风电高桩承台混凝土裂缝。  相似文献   

18.
根据《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II类再生粗骨料,准I类再生粗骨料和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二次颗粒整形再生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一次颗粒整形再生混凝土简单破碎再生混凝土。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和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均呈减小趋势;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南八所港矿砂码头服役近30年的混凝土梁、柱和70年的甬道等结构腐蚀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部分混凝土严重破损。测量了其混凝土梁、柱、甬道等不同位置混凝土和铁锈中氯离子含量,分析了局部环境对氯离子分布的影响。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分析了其破损原因。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氯离子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且铁锈中的氯离子含量远小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20.
珊瑚混凝土和钢-连续纤维筋(Steel-Fiber Composite Bar,SFCB)的结合可以解决岛礁工程建设中建筑材料短缺和筋材腐蚀的问题,研究珊瑚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对完善珊瑚混凝土结构理论、推进珊瑚混凝土应用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本文对5根SFCB珊瑚混凝土梁进行斜截面抗剪试验,详细介绍了不同剪跨比下SFCB珊瑚混凝土梁裂缝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剪跨比对SFCB珊瑚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纵筋应变、内芯钢筋应变和跨中挠度的影响,并与现有不同筋材珊瑚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配筋的梁在不同剪跨比下破坏形态可分为斜压、剪压和斜拉破坏。混凝土梁内部珊瑚骨料均被剪断,混凝土压溃现象不明显,SFCB与珊瑚混凝土粘结良好。纵筋应变与挠度发展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弯剪区中心与跨中纵筋应变变化规律不同。SFCB珊瑚混凝土梁与钢筋、纤维复材筋珊瑚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差异明显,将SFCB应用于珊瑚混凝土梁可以发挥其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